全世界唯一存在奴隸制的國家,至今仍有70萬奴隸,為何從沒反抗

2021-02-23 出來混遲早要還

奴隸制眾所周知,然而到底何為奴隸制卻鮮有人知。奴隸制是生產力極度不發達社會下的奴隸主擁有奴隸的一種社會制度。這個定義中的三個關鍵詞是生產力、奴隸主和奴隸。

在生產力極度不發達的社會中,社會物質資料總和不足以提供給全社會中所有人必要的生活資料,同時,一小部分社會精英又佔有大量的社會物質資料。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沒有辦法生存的人,就不得不和那些能夠生存的人產生一種人身依附關係。這種關係下,後者保證前者的基本生存權,前者則出賣自己的人權,淪為後者的工具。

奴隸制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中一個特定階段的產物,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後,奴隸制便逐漸消亡了,雖然奴隸制的消亡有著漫長的過程,但到了20世紀初期後,擁有這種制度的國家基本已經徹底消失了,頂多在世界一些角落,還殘存有這種制度的影子。

然而,位於非洲西北部的茅利塔尼亞,卻是這個世界的另類。因為這個國家至今依然有大量的奴隸制殘餘,雖然這個國家的名字掛著共和國的美麗後綴。

十五世紀之前,茅利塔尼亞一直是一個徹底的奴隸制國家。茅利塔尼亞的主體民族是柏柏爾人,在長達幾千年的時間裡,柏柏爾人的奴隸主一直統治著本土的奴隸。十五世紀後,西班牙人來到茅利塔尼亞,將這裡徵服。由於當時西方大多數國家早已進入了封建社會,因此茅利塔尼亞的奴隸制度,填補了西班牙人的好奇心。

西班牙人並沒有嘗試改變這裡的社會制度,而是讓茅利塔尼亞的奴隸制固化,西班牙人則從中取利。在整個十五世紀末期到十六世紀初期,西班牙從這裡進口了數量龐大的黑人奴隸,從奴隸貿易中賺取了巨大利益。

西班牙衰落後,茅利塔尼亞又依次被葡萄牙和法國統治,直到1960年才宣告獨立。然而,由於茅利塔尼亞的奴隸制度已經深深紮根在這塊土壤之下,加之當地一直沒有湧現出一位強人,能夠對社會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因此西方許多學者都稱,茅利塔尼亞的共和國,是花架子共和國,沒有血肉。

至今,茅利塔尼亞的奴隸制依然給這個國家的國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現在茅利塔尼亞總共有將近70多萬奴隸,這些奴隸大多依附在本國奴隸主的家中,不受法律保護,卻受到法律的許多制約,他們沒有財產權,如果被主人鞭打,也不能報案或起訴,因為法律只保護他們的奴隸主。

同時,這些奴隸也不可能反抗,因為法律將他們的一言一行約束和限定得非常嚴格,如果有任何試圖反抗的苗頭,立刻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懲罰,久而久之,所有奴隸都默認了他們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此國被美列為禁止旅遊國家,「奴隸市場」仍存在,女人僅需幾千元
    事實上利比亞是非洲第四大國家,在全世界來說也能排在第十六位,並且石油儲量達到了全球第十位。然而利比亞也是經歷了許多磨難,西班牙,義大利都曾在此殖民,進行奴隸貿易。獨立之後的利比亞,也沒有安生多久便開始變得局勢動蕩。這也就導致了這個國家雖然歷史文化悠久卻無人敢去旅遊,甚至還被美國列為了禁止旅遊國家之一。
  • 賠償奴隸後裔 加州研擬方案
    該法律將建立一個由9人組成的工作小組,提出有關加州如何向美國黑人提供賠償、可能採取何種形式以及誰有資格獲得賠償的建議。紐森在其YouTube頻道播出籤署法案儀式不久後表示:「這不僅僅關乎加州,還涉及在整個美國各地產生的效應。」法律並沒有規定賠償僅限於奴隸,但要求工作小組給予作為奴隸後裔的黑人特殊考慮。加州從未有過政府認可的奴隸制。在內華達山脈發現金礦後,於1850年以自由州的身份加入聯邦。
  • 全世界唯一退出聯合國的國家名單一覽
    如果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同時歡迎廣大用戶關注本微信公眾號。一定讀有所得,。謝謝大家 凌遲 和,隨時歡迎大家 訪問和原物毫不誇張地說,世界上超過一半的領土爭端和國家分裂,都是因為近代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造成的。而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故事,也和其脫不了干係。
  • 世界人種最複雜國家:2億人口中,有8600萬人是混血,不是美國
    不論是戰亂時期,還是和平年代,美國一直貫徹著移民政策,通過綠卡吸收他國培養出的精英,來增強自身實力,以至於美國現代化發展一直領先全世界國家。因為移民政策,美國人種繁多,不過世界上人種最複雜的國家卻不是美國,而是南美洲最大國家——巴西。巴西全境大概有2億合法公民,裡面有白種人、混血種人、黑人、亞洲人和印第安人等。
  • 國歌作詞人是奴隸主,歌詞中含種族主義
    幾天後,抗議者發起一項請願活動,呼籲將現在的美國國歌換掉,理由是美國國歌《星條旗》的作詞者是一名奴隸主,並且該曲的歌詞包含種族主義內容。《星條旗》於1931年由美國國會正式定為美國國歌,至今已有快100年的歷史。根據史料,1814年,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國律師目擊了英軍炮轟麥克亨利堡及美軍英勇抵抗的悽慘場面,對此感到憂傷難過。
  • 英國政府宣揚航運史竟包含奴隸船遭學術界抨擊丨碼頭網
    由於其在宣傳圖片中出現奴隸船,該活動受到了學術界的抨擊。據《衛報》報導,宣傳廣告中出現的一些船隻,「在16世紀到19世紀之間被用來建立大英帝國,運送奴隸和契約勞工橫渡大西洋,並將大量有價值的貨物運送到英國」。隨後,英國交通部的一名發言人為這一宣傳活動的推特道歉,稱奴隸貿易是「令人髮指的行為」。
  • 韓國警方逮捕《與奴隸的生活》遊戲玩家
    每個國家對於色情的態度都不一樣,有的國家很開放很包容,認為這是人之常情,我們都是色情的動物,遵循自然法則。另一些國家,例如中東地區,則認為色情是汙穢不堪的,所有觸犯色情戒律的人都會遭到極其嚴重的法律制裁。  大多數時候,現代文明都是比較包容的,雖然具體法律不同,但很少有誰會因為私底下看黃片被逮捕的。但作為一個發達國家,韓國最近成為了獨樹一幟的反色情國家。
  • 土耳其有1500萬庫德人,為何他們不鬧獨立或建國呢?
    在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家,庫德人長期鬧獨立,現在基本上建立了高度自治的政權,伊拉克庫德人甚至事實上獨立了。但是庫德人在土耳其最多,多達1500萬人,而他們為何卻不直接獨立建國呢?從民族成分上來看,庫德人佔比土耳其人口20%,多達1500萬,主要分布在土耳其東南部區域,佔了土耳其面積的四分之一了。按照這個體量,這1500萬人完全可以成立一個完整的庫德人國家了。
  • 全世界都在用E-mail了,為何日本企業卻還熱衷於用傳真機?
    即便到現在,傳真機在日本社會還是充滿著強烈的存在感。有很多日本的大型企業,社內愛用傳真機,勝過用電子郵件。在臺灣做貿易的大姐曾告訴過我,公司裡接到來自各國的E-mail訂單,就只有日本還是習慣在用FAX下單。而我在日本的公司裡,也曾經發生過幾次邀約參加活動的廠商,用電子郵件跟我聯繫。
  • 唯一感染可能超過7億的國家誕生,疫情嚴重到極點
    從世界歷史來看,無論什麼國家,強大弱小與否,貧困富裕也罷,作為國家而言,最為核心的任務,就是保障國內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如此,才是國家的根本任務
  • 老外:為何四大古國只有中國延續至今?網友的回答很犀利
    眾所周知,這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除了咱們中國之外,還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但是咱們中國也是非常特殊的,因為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延續至今也沒有出現過文化斷層的
  • 大洋洲第二大國,唯一自治省還在鬧獨立,國家窮的叮噹響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從人的角度來說,窮困會產生很多悲劇。
  • 騙局:美國南北戰爭是為了解放黑人奴隸?別扯淡了
    他唯一的女兒多德夫人由於女人特有的細膩,她更加能體會到父親的不易,於是她就希望能有一個特殊的日子,來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這一想法受到了廣泛的支持,最終把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的星期日定為父親節。說起南北戰爭大家會想到幾個關鍵詞,林肯,廢除奴隸制,等等。那麼美國南北戰爭真的是一場解放黑奴而發起的戰爭麼?
  • 全世界最富有的10個國家
    卡達:是一個在世界地圖上很難找到的一個國家。在20世紀初,大多數歐洲旅行者對是否存在這個彈丸半島國家都持懷疑態度。
  • 因涉奴隸制含義,美國州名最長一州要把名字砍掉一半
    日前,因涉及奴隸制含義,美國名字最長的州要把州名砍掉一半。▲(美媒報導截圖)據《紐約郵報》報導,羅得島與普羅維登斯莊園州(常被簡稱為羅得島州)是美國最小的州,也是州名最長的州。多年來,該州就因名稱涉及奴隸制含義而備受爭議。弗洛伊德事件讓人們再把目光聚焦於此。
  • 「營口墜龍」事件:有圖有真相,70年後龍骨現身,揭開真龍面紗
    起因是這樣的,一位遼寧的老人來到當地博物館,說自己是在70多年前見過營口的墜龍,還撿到了好幾節龍骨。當時工作人員只當是老人開玩笑,並沒有將這些所謂的龍骨放在心上。不過幾個月後,博物館館長偶然發現了關於「營口墜龍」的報紙,這才想起來當時的那位老人,於是經過多方聯繫,找到了這位有龍骨的老大爺。想揭開當年的神秘面紗。
  • 最絕望國家,國土大部分是沙漠,唯一湖泊快乾枯,國家窮的叮噹響
    如中東、北非,同樣是滿地黃沙、沙漠,沙特、卡達、阿聯等地下都是石油,而其他國家,沙子底下還是沙子。最典型的是下面這個國家,被稱為「死亡之心」,最絕望的國家,國土大部分是沙漠,唯一的一條湖還快要乾枯了,國家窮的叮噹響,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
  • 唯一建國後就閉關鎖國的國家,關起國門搞伊斯蘭教,國家一貧如洗
    所以正是因為如此,現在國家建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爭取其他國家的承認和支持,盡力的開放國家,開放貿易,不能閉關鎖國。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大部分國家,邦交國都在100個以上,而且邦交國越多,那是國家越開放,越強大的體現。但是這個也有例外,下面這個國家,國家一獨立,就閉關鎖國,也是世界上唯一建國後就閉關鎖國的國家,關起門來搞伊斯蘭教,國家一貧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