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像這樣的事情,也引出了一個話題,叫寵物殯葬業,比方說有的人說,我家小狗子養了十幾年了,也是我家庭的一份子了,它前幾天病死了,我肯定給他做個善終,做個墓碑。但有的不養狗子的人也說了,你這個叫大題小做,一隻小狗子,畢竟是個動物,現在弄得跟人一樣,有點過了吧。你看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想法自然也不同,為此,我們記者也針對這個話題,做了個街頭採訪。
街頭採訪:我覺得善始善終吧 可以理解 埋了之後搭個墓碑 都是可以理解的
街頭採訪:養狗的人肯定覺得值得 寵物畢竟作為家庭的一份子
街頭採訪:狗子死了就埋了吧 再養一隻 有什麼說項呢 畢竟是寵物哎 還弄得跟人一樣呢
寵物是人類生活中一個忠實的陪伴,但它畢竟是一個活物,也會面臨生老病死,那麼寵物死後又該如何處理?根據我國2008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2013年農業部制定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範》,寵物狗如果病死,則應該用焚燒、化制、掩埋等方法無害化處理,但在實際過程中,如果寵物主人隨意丟棄或草草掩埋,也幾乎不會收到懲罰。
揚大動物醫院 院長 :現在目前有三種方法:一種是無公害化處理 生物降解 一種是火葬 一種是深度掩埋 如果不採取科學的手段處理 寵物的屍體通過雨水啊 流動啊 很可能會造成細菌的傳播
據了解,我國寵物狗數量已經超過1億,如果按照百分之八的死亡率計算,每年死亡的寵物狗數量也超過800萬,假如任由人們隨意丟棄或是自行選擇公墓,造成的汙染浪費實在不容忽視。在國外,寵物殯葬業相對成熟,但反觀國內,這一方面仍是空白,有很多自稱是寵物火化場的單位,其實連經營資格都沒有,處理手段也沒有相應的行業規範。
通過調查,記者了解到,像這種關於寵物殯葬業的公司和機構,在我們揚州,目前還沒有。如果揚州的寵物主人有需求,也是請的外地的公司來處理。同時,因為殯葬屬於民政部門管理,動物則屬於農業部門管理,目前成立寵物殯葬公司、寵物陵園等,幾乎都存在於灰色地帶上,對此新聞評論員胡剛認為,加強相關的立法,尤其重要。
新聞評論員 胡剛:我們希望國家是否可以制定相應的規章,政策,規範這些灰色地帶上的產業,讓他們合法化,並制定相應的行業規範,同時從環保方面、情感方面對寵物主人來做引導,讓每個寵物主人都能陪這個不是人類的家庭成員,走好最後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