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草鴞

2021-03-01 觀觀雎鳩

一.

今天,成都鳥友發現一隻疑似撞擊玻璃幕牆而死的短耳鴞。 提到貓頭鷹,我突然想到大約一年前的冬季,成都也是冷冷清清的!我和叫獸曾「救助」過一隻未成年的草鴞。希望我們當時的義舉,沒有造成惡果。

17年春,和朋友們一起救助的短耳鴞 

二.

某單位因工作原因,誤捕了兩隻草鴞,讓我們去看看怎麼處理。我們做了兩手準備,如果鳥的狀態好,就放了,如果狀態差,則轉到當地動物園等有救助能力的機構。

到現場,發現是一隻成年雌鳥和一隻幼鳥(當時並不知道是幼鳥)。雌鳥翅膀受傷,但並不嚴重,有人靠近則表現兇悍,而幼鳥則一臉懵逼,除了偶爾發出幾聲沙啞的「吼聲」,便沒多少動作。據工作人員說,發現時,雌鳥已經無法逃脫,而幼鳥則乖乖蹲在旁邊。

因為一些特別奇怪的原因,我們最終帶走了幼鳥,離開救助地的路上,我本準備聯繫某合法的有救助能力的機構,但仔細檢查後,發現幼鳥狀態良好,雖然給買了肉沒吃。我們當時覺得,送到救助機構,可能它這輩子也就在裡面了,於是決定放歸荒野。

三.

1月4日,我和叫獸帶著草鴞來到成都平原向山區過度的地帶,找了個有適宜草鴞生存的地方放歸。小傢伙蹦出紙箱後,並沒有飛,而是邁著鴨步往林子最黑暗的地方慢慢走。我當時想,是不是有內傷,飛不起來。那時,想把它抓回來也已經不可能了,只能看著他慢慢躲進密林裡。

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發現,這樣大的小傢伙已經基本接近成年了,基本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從放生時它的狀態看,我想,也許還差那麼一點,就差母親最後傳授點生存技能,他就能徹底完全獨立。而我最擔心的是,它不是不能獨立,而是真的有內傷,無法獨自生活,我們這一放,估計也得掛。

所以,後來我想再遇到這樣的事,必須得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再決定該如何救助。當然,我更希望的是不再遇到這樣的事,希望野鳥都能自由生活。

成年的那隻沒能從發現地救下,也不知命運將若何,甚是惋惜!救助地附近連續幾年都發現草鴞,希望還有活下來的,且不要再被抓住。

四.

草鴞(Tyto longimembris),又名東方草鴞,屬於鴞形目草鴞科,我國分布有兩個亞種,T.l.chinensis和T.I.pithecops。草鶚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南、華南及臺灣(pithecops)。以往在長江以北,其分布與繁殖的報告極少。至於大蜀國境內,近年在南充、都江堰、羅江、廣漢和邛崍等地都有發現。都江堰和南充的繁殖記錄已有正式期刊發表。

這次救助的正主——草鴞

實際上,除了都江堰和南充,其他地方發現草鴞時,都經歷同樣的場景。即村民聽到草地裡鬼鬼祟祟的聲音,或者割草割到,或者草地裡瞎逛不小心一腳踢到什麼東西,結果發現一窩毛沒長齊的「猴面鷹」。覺得太可憐了,或者怎麼滴,就把別個一窩端回家。然後事主不知道怎麼處理,或心理害怕等原因,最終貓頭鷹被救助,然後媒體報導後公告天下。最終,我們看到,報導的草鴞基本都是幼鳥或雛鳥,這說明它們在川內繁殖,分布範圍寬廣。然而至今成鳥極少見,可以說,至今在川內的野外看到成年草鴞的觀鳥者並不多,足見其活動之隱蔽。

五.

每一次成都平原的田間調查,我都會找老鄉瞎扯,其中一條就是問老鄉關於平原上是否有貓頭鷹。有些年紀大的老鄉見過,而且有見過大傢伙,按描述,估計是林鴞、雕鴞之類的大傢伙。但本著對老鄉「大小」概念的不完全信任,我猜長耳鴞和短耳鴞的可能性更大。

如今,我們在平原及周邊丘陵還能偶爾看到的貓頭鷹,還有如長耳鴞、短耳鴞、東方角鴞、草鴞、斑頭鵂鶹和領鵂鶹等。


版權說明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轉載,註明來源,請勿刪改;

謝絕商用。




觀花、觀鳥、觀自然,就來橫斷山脈。不定期推出各種遊山玩水、沾花惹鳥信息。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兒童先心病救助基金會
    寧夏瑞信瑞信安琪愛心基金會的業務範圍是助學和助老,如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樹立自信;關愛農民工子女,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關注「空巢老人」,關注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等。基金會工作人員通過查找、搜集,現將兒童先心病救助的公益慈善機構提供給大家,希望可以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 移除心臟器械可申請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萬元
    8日召開的江蘇省第十二屆心臟節律管理論壇現場,南京鼓樓醫院相關專家介紹,「中國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公益項目」成立一年來已累計救助30多名患者,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萬元。這一公益項目還將繼續面向全國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發揮作用。今年32歲的張玲(化名)2015年突然在家中暈倒,送醫後被確診為心源性暈厥、長QT間期症候群,需儘快植入心律轉復除顫器,以防猝死。那次手術,張玲共計花費近10萬元。
  • 百鳥園*聞啼鳥 || 貓頭鷹寶寶救助計劃
    同時小貓頭鷹目前完全沒有自主捕食能力,一旦放生這些寶寶也很難存活,因此只能進行人工救助。但是,目前安徽省內還沒有任何一家救助站能夠對進行貓頭鷹幼鳥的野化救助工作中來。一旦接受人工救助,他們很可能再也無法回歸野外,貓頭鷹寶寶的救助工作任重而道遠!!!
  • 我救助的貓,被一個虐貓者領養了...
    因為誰也無法接受,自己辛苦救助了貓,又親手送給惡魔。這個叫李然的人,從17年6月至今,在不同救助人手中領養不下8隻貓,目前已經確認有7隻或死或失蹤。圖片來源:@黃O倩HyQ 目前此人謊話連篇,已經問不清貓咪都是怎麼死的,所以博主極力發聲希望眾多救助人不要把貓咪給這個人,阻止他的惡行。
  • 心臟病突發,緊急救助!
    2021年1月25日,一位六旬老人突發心臟病,暈倒在路邊,桐柏縣公安局新集派出所民警迅速進行緊急救助,終於使老人脫離危險。當日上午11時許,新集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一位六旬老人心臟病復發,暈倒在路邊。情況十分緊急,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老人在路邊群眾的幫助下,坐在板凳上捂著胸口,臉色鐵青,嘴唇微紫,低頭喘氣。
  • Covid-19 緬甸急難救助計畫
    因此,他們急需我們的救助,需要有基本的食物及飲水。基督教宣教機構 普世豐盛生命中心 (Global Life Enrichment Center, 以下簡稱 GLEC) 在仰光有三個福音聚點,在北部臘戌有五個福音聚點,幫助孤兒、家庭破碎的兒童、青少年及貧困家庭。我們發起急難的救助,每戶每個月40美元,可以買五十斤白米、一罐油、一包麵條、三十個蛋及一盒口罩。
  • 科普|作為第一救助人,我們遇到受傷的流浪貓怎麼做?
    發現不等於救助,發現情況的同學雖然樂意施以援手,但是因為發現人可能從未救助過流浪動物,甚至從未飼養過寵物,所以對如何施救不知所措。協會的幹事參考了權威的救助平臺的救助指南為大家提供一些小建議。    首先我們要確認他是不是真的無主的流浪動物。因為居民區有時會採用散養的形式飼養動物。流浪貓一般很瘦,脖子上沒有貓圈,大多數比較警惕。
  • 母女連肝,重生在望 愛️救助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進行愛心救助↓↓↓ 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成立於2013年12月26日,專門為0-18歲貧困患兒開展醫療救助的專業救助機構。天使媽媽曾於2008、2012年兩次榮獲「中華慈善獎」。主要救助項目包括「新肝寶貝計劃」、「烙印天使項目」、「限量天使項目」、「21885」及「事實孤兒救助」。截止至2015年底,救助大病患兒5000餘名,捐款人遍及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受益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聯繫我們:40006-21885
  • 18名被救助人員滯留黔江救助站 請幫助他們回家
    黔江救助01自稱老岸,雲南人,弟弟楊士軍、楊士維,其他什麼者不知。2010年3月我站救助入院黔江救助02問不出任何信息。2010年12月我站救助入院。黔江救助03沒有任何信息。2011年2月我站救助入院。
  • 雲南昌寧救助一隻黑頂蟆口鴟
    雲南昌寧救助一隻黑頂蟆口鴟 2019-10-12 11:00: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 朋友圈瘋傳人工耳蝸救助項目,是真是假?
    今天,朋友圈轉發的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的信息。對於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省殘聯、省衛生健康委在今年4月份制定印發了《山東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管理實施細則》。根據細則,救助對象為具有山東省戶籍的年齡18周歲以下,經評估適合人工耳蝸植入條件的重度以上聽力殘疾兒童。
  • 合肥廬陽:聯動救助讓90後女孩家庭「止困」
    11月18日,安徽合肥90後女孩小麗(化名)在該市廬陽區檢察院檢務大廳辦完司法救助全部手續後,忍不住向辦案檢察官劉佳梅訴說著自己的「心事」。小麗是一起放火案受害人。2019年6月17日凌晨,被告人彭某酒後回家,路過一家店面時,想到之前與老闆發生過矛盾,遂用打火機將店面旁的防雨布點燃洩憤,從而引發大火。小麗新開業不久的茶葉店緊挨著這家店面,也被付之一炬。
  • 救助受傷野鳥,是救助站專業還是寵物醫院靠譜
    對此,相信很多有愛心的朋友都會認為,就是小貓小狗,家畜家禽遇到危險,人都要救助,何況是「三有動物」呢,眾生平等啊。 但這個問題開始困擾我。事情還要從今年4月10日說起: 那天,我和連雲港幾位當地的愛鳥志願者在溼地做鳥類調研。在水邊發現了一隻黑尾塍鷸耷拉著翅膀。它幾次掙扎向起飛,但都不成功。
  • 【特別關注】重大疾病人道救助項目第一期評審會召開了!
    經過5名社會監督評審員討論,最終意見為:申請人楊書琴提交的房產、車產及家庭收入等申請資料與《武漢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結果報告》不一致,不符合救助條件,未通過評審。石文迪等其他5名申請人提交的資料真實、齊全,符合救助條件,一致通過評審。
  • 湛江鯨豚救助:中國第一長灘發現受傷鯨魚擱淺
    王一鳴及時跟硇洲島海龜救助站的梁愛洲老總溝通回復,若果能及時拉到某養殖場,救助站可以派人過來救助和治療!但是現場的救助工作因志願者人員和設備設施條件困難,無法進一步解決有效解決救助問題!      又經過報告湛江農業農村管理局有關科室,爭取硇洲島海龜城的救助團隊開快艇過來龍好灣救助鯨魚。
  • 石棉縣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鵟
    「我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老鷹,需要送到你們這裡救助!」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仔細察看後確認,村民救助的動物學名叫普通鵟(kuáng),形似老鷹,為中型猛禽,以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為主食,是農田益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我國分布較廣的普通鵟,而它的左翅受了傷,我們已對它進行了及時救治。」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由於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限,保護區管理局準備將受傷的普通鵟送到雅安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接受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