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野保志願者,遇到身處困境、受傷的國家「三有動物」(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簡稱),該不該救助?
對此,相信很多有愛心的朋友都會認為,就是小貓小狗,家畜家禽遇到危險,人都要救助,何況是「三有動物」呢,眾生平等啊。
但這個問題開始困擾我。事情還要從今年4月10日說起:
那天,我和連雲港幾位當地的愛鳥志願者在溼地做鳥類調研。在水邊發現了一隻黑尾塍鷸耷拉著翅膀。它幾次掙扎向起飛,但都不成功。經觀察,我們確定它受傷了,便展開施救,發現翅膀正在流血。
經查詢,聯繫到連雲港的野生動物救助站。在電話裡,對方詢問一些具體情況,並表示要先確定是什麼鳥種才能決定是否救助。而黑尾塍鷸只是「三有動物」,沒有救助的必要。救助站的條件簡陋,無法救助。
經過與救助站一番電話交涉,對方先是以「今天是周日,救助站沒有人值班」拒絕,繼而又稱「把鳥交給新浦公園門衛就行,救助站會派人來取」。但我們強調,黑尾塍鷸翅膀依舊在出血,門衛大叔是否可以救助鳥?
對方火了,聲言表示他們周六也需休息,「一隻小鳥,不是什麼大事!」
一番折騰交涉,終於到了新浦公園。門衛是一位將近60歲的老人。他勸我們把鳥留下來,等救助站派人來救助。但我們實在無法放心,救助站是否會時趕到,黑尾塍鷸還能堅持幾小時嗎,救助站有多少救治能力?
實在沒有辦法,我們決定先找一家寵物醫院做簡單的包紮。一家醫院的徐醫生在接到電話後,很快就從家裡趕過來,並立即對黑尾塍鷸的翅膀進行檢查。
他告訴我們,黑尾塍鷸翅膀折斷。若包紮好了,7天左右就可以恢復。但若在野外,救治不及時很快就會死亡。隨後展開手術,最後成功了。他還弄了一個箱子,讓黑尾塍鷸待在裡面,以防受到二次傷害。
當我們準備付錢時,徐醫生拒絕了,他說救助動物是應該的。
前面的事讓我們無法信任野生動物救助站,他們收到這隻傷鳥會怎樣對它。從發現這隻傷鳥,到最後做完手術,還不到3個小時,而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和救助站電話不斷交涉。時間就是生命,你不敢想像,若是再拖延一刻鐘,這隻傷鳥結果會如何。
作為一名非專業人士,在第一時間發現傷鳥,並採取施救,對鳥來說是幸運的。但畢竟不是獸醫,也沒有經過系統的救助培訓,只能第一時間求助官方救助站這些政府機構。
但若這些機構無人值班,或者以各種理由推脫,又會如何?難道只有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才入他們的法眼,值得他們救助?但如此接應能力和態度,真若送來了一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又能否順利接收、救治呢?
難道關鍵時刻,只有求助寵物醫院,難道只有求助民間力量嗎?
編者按:客觀上也存在救助站因為資金設備、救助專業人員比較少等原因,在接到民眾發現傷鳥的信息時不能及時到位。可否探討一下,國家管理部門購買民間寵物醫院的救助服務。只要有助於及時救助,都可以集思廣益,多種方式來達成目標。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讓候鳥飛」,本文略有編輯。
為大自然代言!
微信公眾號:ziranguancha
投稿郵箱:ziranguanch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