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受傷野鳥,是救助站專業還是寵物醫院靠譜

2021-02-23 大自然野趣

 做為一名野保志願者,遇到身處困境、受傷的國家「三有動物」(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簡稱),該不該救助?

 

對此,相信很多有愛心的朋友都會認為,就是小貓小狗,家畜家禽遇到危險,人都要救助,何況是「三有動物」呢,眾生平等啊。

 

但這個問題開始困擾我。事情還要從今年4月10日說起:

 

那天,我和連雲港幾位當地的愛鳥志願者在溼地做鳥類調研。在水邊發現了一隻黑尾塍鷸耷拉著翅膀。它幾次掙扎向起飛,但都不成功。經觀察,我們確定它受傷了,便展開施救,發現翅膀正在流血。

 

經查詢,聯繫到連雲港的野生動物救助站。在電話裡,對方詢問一些具體情況,並表示要先確定是什麼鳥種才能決定是否救助。而黑尾塍鷸只是「三有動物」,沒有救助的必要。救助站的條件簡陋,無法救助。

 

經過與救助站一番電話交涉,對方先是以「今天是周日,救助站沒有人值班」拒絕,繼而又稱「把鳥交給新浦公園門衛就行,救助站會派人來取」。但我們強調,黑尾塍鷸翅膀依舊在出血,門衛大叔是否可以救助鳥?

 

對方火了,聲言表示他們周六也需休息,「一隻小鳥,不是什麼大事!」


一番折騰交涉,終於到了新浦公園。門衛是一位將近60歲的老人。他勸我們把鳥留下來,等救助站派人來救助。但我們實在無法放心,救助站是否會時趕到,黑尾塍鷸還能堅持幾小時嗎,救助站有多少救治能力?

 

實在沒有辦法,我們決定先找一家寵物醫院做簡單的包紮。一家醫院的徐醫生在接到電話後,很快就從家裡趕過來,並立即對黑尾塍鷸的翅膀進行檢查。

 

他告訴我們,黑尾塍鷸翅膀折斷。若包紮好了,7天左右就可以恢復。但若在野外,救治不及時很快就會死亡。隨後展開手術,最後成功了。他還弄了一個箱子,讓黑尾塍鷸待在裡面,以防受到二次傷害。

 

當我們準備付錢時,徐醫生拒絕了,他說救助動物是應該的。

  

前面的事讓我們無法信任野生動物救助站,他們收到這隻傷鳥會怎樣對它。從發現這隻傷鳥,到最後做完手術,還不到3個小時,而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和救助站電話不斷交涉。時間就是生命,你不敢想像,若是再拖延一刻鐘,這隻傷鳥結果會如何。

 

作為一名非專業人士,在第一時間發現傷鳥,並採取施救,對鳥來說是幸運的。但畢竟不是獸醫,也沒有經過系統的救助培訓,只能第一時間求助官方救助站這些政府機構。

 

但若這些機構無人值班,或者以各種理由推脫,又會如何?難道只有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才入他們的法眼,值得他們救助?但如此接應能力和態度,真若送來了一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又能否順利接收、救治呢?

 

難道關鍵時刻,只有求助寵物醫院,難道只有求助民間力量嗎?

編者按:客觀上也存在救助站因為資金設備、救助專業人員比較少等原因,在接到民眾發現傷鳥的信息時不能及時到位。可否探討一下,國家管理部門購買民間寵物醫院的救助服務。只要有助於及時救助,都可以集思廣益,多種方式來達成目標。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讓候鳥飛」,本文略有編輯。


為大自然代言!

微信公眾號:ziranguancha

投稿郵箱:ziranguancha@163.com

相關焦點

  • 為受傷野鳥建起一處「療養院」 山城野鳥保護志願者自籌資金利用自家宅基地建野鳥護生基地
    這也是以曹大宇為首的一批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們在基地建成後,救助成功並放飛的第一隻野鳥。當天是曹大宇利用自家老宅建起的救鳥護生基地正式落成並掛牌的日子。山城志願者騰出老宅自建折翅野鳥救助站曹大宇是我市乃至全省非常有名的野鳥保護志願者,6年來他忙碌在山林與田間地頭,拆鳥網、救助各類受傷的野鳥。巡護路程達50萬餘公裡,在他手下救助的野鳥數不勝數。
  • 【緊急救助】嶗山林場、太清處愛心接力,救援受傷野鳥
    經工作人員初步判斷,該鳥類腿部受傷,腹部粘有油汙。     林場接到情況後,立即請示市、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並告知太清處工作人員將該鳥妥善安置,並投放了食物。    3月17日上午9:30,林場工作人員按照市動植物保護站要求,將受傷野鳥送到區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救治,經專家鑑定,該鳥學名潛鳥,因拉白痢落入太清灣。
  • 科普|作為第一救助人,我們遇到受傷的流浪貓怎麼做?
    會員群和公眾號後臺有時會收到貓咪受傷生病的信息。發現不等於救助,發現情況的同學雖然樂意施以援手,但是因為發現人可能從未救助過流浪動物,甚至從未飼養過寵物,所以對如何施救不知所措。協會的幹事參考了權威的救助平臺的救助指南為大家提供一些小建議。    首先我們要確認他是不是真的無主的流浪動物。因為居民區有時會採用散養的形式飼養動物。
  • 陪你義賣·第一期【杭州流浪動物救助基地 X 小佩Petkit】
    陪你義賣 · 第一期  小佩Petkit 專場1月14日至1月15日 24:00 <活動時間過後購買不計入義賣銷售額,不享受公益價>淘口令:複製¥NkcObJlI86i¥後到👉淘♂寳♀👈打開手機淘寶即可查看
  • 候鳥受傷,警民聯合救助!
    經保護站專業技術人員辯認,這隻大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鶴(幼鶴),翅膀受了外傷,精神不佳,疑似傷病,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為了不貽誤時機妥善救護,吳城保護站與水上派出所及吳城醫院人員顧不上吃午飯,立即與永修縣中醫院取得聯繫,驅車將這隻灰鶴護送到永修縣中醫院對其身體進一步檢查。經醫生檢查,灰鶴無骨折和內傷,由於飢餓營養不足無法飛翔。
  • 湛江鯨豚救助:中國第一長灘發現受傷鯨魚擱淺
    王一鳴及時跟硇洲島海龜救助站的梁愛洲老總溝通回復,若果能及時拉到某養殖場,救助站可以派人過來救助和治療!但是現場的救助工作因志願者人員和設備設施條件困難,無法進一步解決有效解決救助問題!      又經過報告湛江農業農村管理局有關科室,爭取硇洲島海龜城的救助團隊開快艇過來龍好灣救助鯨魚。
  • 18名被救助人員滯留黔江救助站 請幫助他們回家
    黔江救助01自稱老岸,雲南人,弟弟楊士軍、楊士維,其他什麼者不知。2010年3月我站救助入院黔江救助03沒有任何信息。2011年2月我站救助入院。黔江救助05啞巴2012年3月我站救助入院黔江救助09一直不說話。2014年3月我站救助入院。
  • 活動展架倒塌多人受傷!做廣告還得找專業靠譜的!
    不料現場發生展架和拱門坍塌事件,在場多人受傷,至少三輛救護車前來救助,慘叫聲、嘈雜聲、鳴笛聲混雜,現場一片混亂。這裡就不說疫情管控期間公然違背政府建議舉辦大規模人群聚集的問題,光是疏忽安全管理,造成安全事故這一點就夠廣大商家警醒了。
  • 傴僂老人多次走失,救助站聯動社工全心服務~
    2020年6月4日早上,泉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到警方消息,在大洋百匯附近的交警崗亭附近有一名流浪老人,身形傴僂,因無法從老人口中得到更多有效信息,遂聯繫泉州市救助管理站,希望泉州市救助管理站能夠協助處理。  接到消息後,救助站工作人員和海西社工立即驅車到現場。第一眼看到老人時,他低著頭,呆愣地坐在崗亭旁的花崗巖上。
  • 老人路邊撿到一團插刺的物體,看清後立馬送去救助站!
    請和我們一起幫助流浪動物,您的關注和廣而告之也是一種救助。
  • 一家24小時在線免費諮詢,給你省了去寵物醫院急診掛號費300元!
    一女子凌晨1點帶貓去人的醫院看病,原因竟然是:寵物醫院急診掛號費要300元,而人的醫院掛號費只要6元...這不是給醫院醫務人員徒添麻煩嗎?關鍵是還解決不了問題。半夜寵物醫院關門,是固然原因之一,24小時的寵物醫院實在太少了!另外,有些寵物醫院收費就非常不合理,單憑一個急診掛號費就要幾百元,是不是有點過分?!
  • 這隻受傷的「大鵝」,竟是二級保護動物
    派出所民警查看後,判斷這隻「大鵝」是天鵝幼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檢查發現其腿部受傷,疑似棲息過程中被蘆葦劃傷。民警立即聯繫崇明區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救助站,並與救助站工作人員一起將受傷天鵝護送至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照顧,待其傷口痊癒後放歸自然。據了解,天鵝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之規定,國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義務,禁止違法獵捕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
  • 【追蹤】馬峪口坡無名老人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11月30日上午,記者跟隨市民政局和救助站的相關負責同志來到醫院,在活動室,看到了正在和其他病友一起吃飯、看電視的老人。主治大夫馬志龍告訴記者,住院6天以來,老人情緒穩定,吃飯睡覺等日常行為也很正常,其他病人也都比較友善,有時候還會主動幫助他,老人融入集體生活後的總體狀況還算不錯。
  • 爆料:浙江嘉興無良寵物醫院,南秀寵物醫院
    一切都是由醫院說了算一隻寵物生一點小病進了寵物醫院之後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上萬很多網友直呼傷不起最近接到浙江嘉興網友爆料,狗狗由於感冒發燒帶去南秀寵物醫院卻被診斷為細小,各種檢查加輸液花了1000塊,但是最後自己檢測狗狗並沒有細小。
  • 小主安康-寵物醫院2:良心推薦 猛男必入!!
    去年在播出的《寵物醫院》讓多少觀眾老淚縱橫,節目完結時許多觀眾催更第二季。近期,《小主安康-寵物醫院2》在觀眾們的萬分期待下終於暖心回歸啦!《小主安康-寵物醫院2》依舊是熟悉的配方,節目將視角聚焦於寵物醫院,真實記錄發生在寵物醫院內外的故事,後期剪輯的可愛與綜藝風格也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 安次碼頭鎮楊官屯華仔的兩個孩子,竟被從救助站接回來了!
    微友爆料:安次區碼頭鎮楊官屯村華仔的兩個孩子回家了,可是竟然是在救助站接回來的
  • 百鳥園*聞啼鳥 || 貓頭鷹寶寶救助計劃
    同時小貓頭鷹目前完全沒有自主捕食能力,一旦放生這些寶寶也很難存活,因此只能進行人工救助。但是,目前安徽省內還沒有任何一家救助站能夠對進行貓頭鷹幼鳥的野化救助工作中來。一旦接受人工救助,他們很可能再也無法回歸野外,貓頭鷹寶寶的救助工作任重而道遠!!!
  • 一隻受傷雕鴞在密雲得到救治
    「您好,我是陽坡地村林務員,我們村裡發現一隻翅膀受傷的大鳥,不能飛了,請問是不是可以送到密雲區不老屯鎮林業站」。近日,密雲區不老屯鎮陽坡地村林務員彭興國接到村民電話後,及時與不老屯鎮林業站聯繫,並第一時間驅車將受傷的大鳥送到鎮裡。經工作人員初步檢查,這隻受傷大鳥學名雕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多以小型嚙齒類動物為食,屬於夜間活動類的猛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