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戶,64號王奶奶拉著我說,之前常要去藥店買藥,現在一下子要戴口罩出門,家裡沒有,外面也買不到,咋整呵,愁死了。我趕緊把自個帶去的口罩拿給老人了。」
「我也是,前天信息登記,樓上劉師一家四口人,口罩也沒有,門也出不了,吃飯都成問題了,我也拿了兩個給他。」
「這樣也不是辦法,我們三送兩送,社區也鬧口罩荒了。」
這是明通路社區王雁書記和陳萍主任在午休時的對話,自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那天,全體社區工作人員便「舍小家,為大家」,從除夕一直堅守在基層抗疫陣地,每天忙忙碌碌,走街串巷,宣傳政策,排查人員,只有午飯時間,兩個社區幹部才有時間聚在一起,交流工作心得,交換社情民意。
不久,社區各網格長也向她們反映,老百姓太需要口罩了,有的只有棉布的,有的上街實在沒有,也硬著頭皮出來,在這個疫情蔓延,病毒傳播的時刻,這隻小小的口罩就是阻隔病菌的有效利器,沒有了防護,別說老百姓焦慮,我們更擔心,維護居民的生命安全就是我們社區幹部的職責和使命。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擴使這個春寒料峭的春天格外漫長,難熬,居民群眾的困難,深深牽動著社區幹部的心。再苦也不能苦了老百姓,再難也不能讓老百姓為難,社區幹部積極行動起來,拉開了一場「送一隻口罩,為一方百姓」的愛心活動。
但是,到哪裡去找這隻口罩呢?藥店沒有,超市沒有,家裡沒有,單位也沒有。正在一籌莫展,社區掛鈎聯繫單位昆明市社科院將單位黨員幹部和職工捐贈的60隻口罩送到社區,為社區居民「雪中送炭」,街道辦事處也及時將400隻口罩發放給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立即將一隻只口罩送到了最需要的老百姓手上,詳細講解如何佩戴。大爺大媽們高興極了,紛紛說:「這下我們可以安心到超市買菜了,去藥店買藥了,太好了,謝謝你們!」社區書記王雁同志說:「我們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只是我們的居民,他們特別缺口罩,我們急在心裡,卻幫不了他們,街道和掛鈎聯繫單位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我們心裡也踏實了。」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轄區樓院長和熱心居民總是主動承擔起社區「觀察眼」和「 瞭望哨」的角色,積極配合社區宣傳和入戶排查,調解心理,穩定情緒,不僅提高了轄區居民的安全感,讓居民生活更加安心,也給其他居民做出了「處鄰為親,守望相助」的榜樣作用,帶動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在疫情面前,明通路社區與群眾心手相牽,並肩互助,爭取早日取得戰「疫」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