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Google在中國市場可謂動態不斷:先是Google掌門人施密特的《重新定義公司》9月份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上市,這是Google第一本引進中國的作品;隨後,Google logo進行了十幾年來最大的一次變動,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昨天,Google迎來了自己的十七周歲生日。今天,更有消息稱,谷歌將於九月末全面回歸中國市場,重返在即。
據 The Information 消息 ,Google 最快將於今年秋季推出專為中國大陸定製的【妥協版 Google Play 商店】,目前正在等待中國政府部門的審核。據熟悉該計劃的人士稱,Google 為建設和運營這個本土化應用商店做了全方位的規劃,包括與一些中國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來共推此事。
據悉,這個「妥協版」 Google Play 商店並不會銷售電影和書籍,並且會要求用戶系統為 Android 6.0【Marshmallow】及以上版本;使用中國本地的 IT 基礎設施資源,用戶數據保存在國內並遵循中國政府的審查要求。這一舉動意味著Google將以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的身份重回中國。
2010 年,Google 因特殊原因,關閉中國版搜尋服務轉而用香港域名為中國使用者提供簡體中文搜尋服務。2014 年5月29日起,Google 所有服務(包括 Gmail)在中國大陸也被暫停服務。
在這段時間裡,Google 主導的 Android 系統開始在中國手機市場普及。然而,很多在中國銷售的 Android 設備並不會預載 Google 服務,當然也不會內建 Google Play 商店。因為中國本土的手機廠商更樂於自行開發基於 Android 的分支版本,而不是如一些國際廠商那樣僅僅使用一個替代使用者介面。這樣就直接導致:Android 設備在中國賣很火,而 Google 卻沒有從中賺到錢。
Google 試圖在中國挽回局面,收回他們自己的作業系統的控制權。去年的11月20 日,Google 宣布中國開發者可以向全球 130 個國家的 Google Play 商店售賣自己的應用,所得收入可匯入中國本地的銀行帳戶,而在此之前則必須擁有海外的銀行帳戶和帳單地址才行;今年 6 月 1 日,又有消息指 Google 為鼓勵國內手機廠商預裝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開出了每部手機補貼 1 美元的價碼;而後,有網友發現 Google 疑似註冊了多個與 Google Play China 相關的域名,如【googleplaychina.com】,【googleplaychinaedition.com】等(透過 MarkMonitor)。這些看似都是為了 Google Play 最終進入中國而做的鋪墊,而 Google Play 卻又承載著 Google 對於 Android Wear 在中國未來發展的期盼。
與蘋果iOS的封閉系統不同,Google一直嘗試將安卓打造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關於這一點,谷歌掌門人施密特也在《重新定義公司》一書中做了詳細的解釋:
「開放」這個詞帶有些「羅生門」的意味,不同的企業會為不同的目的而對這個詞做出不同的定義。從總體上來說,開放的意思是,推進軟體編碼或搜索結果等智慧財產權信息的共享,遵守通用標準而非自己訂立標準,讓消費者享有隨時退出你的平臺的自由。
開放無關道德,開放往往是激發創意和降低成本的最好方式。因此,我們可以將開放當作一種戰略措施,問問自己:開放能否幫助擴張業務和賺取收入?開放可以為企業帶來道德光環,從而吸引創意精英的到來。沒有什麼比全球平臺更能改變世界。
除了幾種例外,谷歌一般採取開放模式。在這些例外情況下,我們常常會背上「虛偽」的指責。因為有人會認為,谷歌雖然在某些領域大力推崇開放模式,卻偶爾連自己也做不到言行一致。其實,這並不算虛偽,而是務實的表現。谷歌通常最推崇開放,但在有些情況下,封閉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你的產品有明顯的優勢(通常是因為產品背後有強大的技術洞見做支持),而你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那麼你無須公開你的平臺,也可以快速成長。起初,谷歌的搜索和廣告引擎就是這樣發展壯大起來的,但是,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另外,開放的平臺有時對用戶和創意無益。多數封閉平臺的既有企業都會說,開放會對品質造成打擊,因此,封閉平臺是為消費者利益著想,充分表現了他們的行業良心。對於上面所舉的谷歌的例子而言,這樣的說法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如果開放我們的搜索和廣告算法,就會使質量遭到重創,因為在搜索領域,許多人都不惜以降低用戶體驗的代價來增加收入,他們不希望讓用戶找到與搜索請求最相關的結果和廣告,而希望用戶瀏覽他們給出的結果和廣告,即便為用戶添亂添堵也在所不惜。因此我們認為,谷歌對用戶搜索請求與搜索結果進行匹配的演算法進行保密,對搜尋引擎的大環境最有好處。
2005年,谷歌收購了安卓手機作業系統公司。當時的安卓規模尚小,有關是否開放安卓系統的問題,谷歌的高管們各執己見。安迪·魯賓以及安卓團隊原本打算封閉系統,但謝爾蓋的意見卻完全相反。他認為,開放又有何妨呢?安卓系統的開放,可以幫助谷歌在四分五裂的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中快速實現擴張。因此,谷歌選擇將安卓做成了開源系統。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推出了iPhone手機。蘋果選擇了控制,因此他們採用了封閉式的iOS系統。而安卓則繼續保持開放,實現了驚人的發展。安卓系統的平臺對谷歌搜尋引擎的使用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人越多,就意味著使用搜索的人數與頻率都在上漲),從而幫助谷歌順利實現了從個人電腦到個人手機的轉變。iOS系統雖然保持封閉狀態,也實現了規模和利潤雙豐收。對於一家新成立的企業而言,谷歌與蘋果的兩條路都是康莊大道。但請注意:蘋果iPhone的成功與谷歌搜尋引擎的成功一樣,都有一套非同尋常的技術洞見做支持,兩家企業之所以能在如此急速發展的市場中製造出卓越的產品,靠的都是技術洞見。如果你能像蘋果一樣通過封閉系統大獲全勝,那麼當然可以選擇封閉。如果不能,那就選擇開放吧。
-自我爆料-內訓與公開課:021-58307717 周老師
1、4PS認證協調員公開課(10月28日-11月1日,上海),著名老師顏曉濱等主講),2萬/人;3人以上,18000/人;
2、第七種服務公開課(2015年11月6-7日,上海,許乃威);
3、 "金音獎」2015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與CRM評選:
http://51callcenter.com/2015award/
點本文最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金音獎」2015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與CRM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