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無解的老化之謎」節選
沒有人因年老而死亡。每年1月,當酷寒的嚴冬肆虐之時,美國政府都會公布每年的《死亡統計報告書》。無論是在前15大死因,或是在整個無情的報告中,我們都找不到剛從我們中間離開的那些人的死因。
在那客觀的敘述中,這份報告在整齊的表格中給每個80 多歲和90 多歲的死者冠上了一個特別的病理死因。即使那些年齡已達三位數的死者,還是逃不過被制表者置入那整齊表格中的命運。不只是因為衛生和公眾服務部的命令,世界衛生組織也指示每個死者都必須有一個死因。
在我35 年的行醫生涯中,從來不敢在死亡證明上寫上「死因:年老」,因為我知道,這個證明一定會被退回來,並且上面會有政府部門統計員簡短的附註:「你破壞了我們的規定。」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死於年老,都是不合法的。
統計員似乎很難接受自然死亡,除非它被清楚地定義,然後可以置入那清楚且易於敘述的分類中。美國的年度死亡統計報告是非常有序的,但不怎麼有想像力,而且我認為,它並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人生(與真實的死亡)。
我一直相信,非常多的人是死於年老。然而,我還是會在死亡證明上隨手寫上科學的診斷,以符合統計局的需要。
在任何一個時刻,美國都有5% 的老人躺在長期安養機構裡。如果他們留在養老院的時間大於6 個月的話,那麼他們多半無法活著離開,除了死前在醫院短暫逗留,再由年輕醫生在死亡證明上給予一個恰當的診斷。雖然他們的醫生因職責之故,將死因記錄為腦卒中、心臟衰竭、肺炎等明確的死因,但這些老人真正的死因是:身體器官因年久而損耗。1814 年7 月5 日,71歲的開國元老託馬斯·傑斐遜寫信給78歲的老約翰·亞當斯:「我們的機器(指身體)已經運轉了七八十年了,我們可以預料它將會損壞。這裡一個輪軸,那裡一個輪子,現在一個齒輪,下次一個彈簧,都將會出現故障,雖然我們能暫時將其修理好,但終究都是會停止運轉的。」
無論明顯的生理情況改變是表現在大腦還是免疫系統的退化,真正在損耗的,其實是生命力。我不會和那些堅持實驗室顯微病理觀點以滿足生物醫學世界觀的人爭執—我只是簡單地認為,他們沒有注意到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