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 魚燈點亮小城時

2021-03-01 今昔印象互動平臺

逛燈會賞魚燈,是新會人過元宵的傳統節目。過去元宵節又稱「大燈晚」,明代有「元宵燈燭簫鼓徹夜為樂」,清代時以會城翰祿橋魚燈最為著名。翰祿橋大概在今惠民東路的位置,學宮文溪水從今迎賓館旁穿過翰祿橋(今橋蓋為路面),進入「水關頭」(今蓋菱東花街)。過去元宵節前後,翰祿橋上會搭起龐大的燈棚,掛出各式花燈,有大鯉魚燈、大煎堆燈、大粉印餅燈等等,以歡慶節日。

抗戰前,會城元宵燈飾更加多樣,多了鱲魚燈、鯽魚燈、走馬燈等新品種。上世紀40年代,還有「蠟魚燈」、「竹絲雞」、「火輪船」等新款。2007年開始,會堂一側每年春節都會舉辦魚燈展,各式各樣的魚燈連同廣告牌幾行排開高掛半空,成為會城每年春節一景。後來,學宮文溪水、艇仔湖每年春節也搭起了魚燈展。

當天色漸沉,其他街燈、裝飾燈還沒開的時候,魚燈就率先亮起來了。

搭在水面上的魚燈,因為有了潺潺流水的襯託,更加栩栩如生。

仔細觀察,「魚」在水中或下潛、或上翹、或轉身、或跳躍,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倘若配合上「荷葉」、「蓮花」等小景物,則更加有趣,你會發現有的「魚」在盯著「荷葉」,有的「魚」在「荷葉」、「蓮花」間穿行。

雖然魚燈展年年都有,款式大同小異,但每年依然吸引許多過路人駐足觀賞、拍照。

特別是小孩子,一看到魚燈就興高採烈、活蹦亂跳,他們或貼著護欄踮起腳尖看,或在大人的保護下站上護欄看。看魚燈的小孩子大多是目不轉睛,眼神裡寫滿了好奇。

夜晚八點,到了魚燈展最為熱鬧的時段,群燈之下人影交織。

長者喜歡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談論時事,談論人生。

不少攝影愛好者喜歡架上長槍短炮攝影。

也有路人會細緻觀賞每一盞魚燈,特別是從鄉鎮出來城裡遊玩的,會更加留意掛著自己鄉鎮名字的魚燈。

小孩子一看到漂亮的燈,便是歡天喜地、滿滿的攝影熱情。

步入現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已是多種多樣、十分豐富了,元宵之夜逛燈會賞魚燈,似乎已變得沒那麼重要、沒那麼期待,甚至可有可無。前去賞燈的人,絕大多數都被手機相機所佔據,幾乎由頭到尾都舉著手機在拍照,當然,我們自己也是由頭到尾拿著相機。

也許,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年齡,賞魚燈會有不同的心境和方式。至少,魚燈展還在,辦燈會的傳統還在,每天依然有這麼多過路人駐足觀賞、感受這份熱鬧和喜悅,足矣。

今日元宵,今昔印象在這裡祝大家元宵快樂,如意吉祥,年年有餘!

參考文案 |

攝影 | 今昔印象團隊、Seatoo

文案、排版 | Seatoo

責任編輯 | 今昔印象團隊、Seatoo

轉載請註明來源:新會今昔印象;請勿去除作品上的水印,平臺展示圖片為攝影師原創作品,不得盜用作為其它展示或商業用途,如需使用圖片,請聯繫客服進行正版授權。

官網地址  /  www.0750my.com

客服熱線  /  0750-6198844

郵箱  /  3323741755@qq.com

客服QQ  /  3323741755

客服微信  /  jinxiyinxiang

相關焦點

  • 一年又一年,元宵鬧花燈
    寂寞,孤獨,懷念故鄉元宵的花燈,懷念燈火闌珊的輝煌,懷念人山人海的嘈雜……  少時,除夕,十五,一路峰迴路轉,玩得愜意至極。雞鴨魚肉,門神年畫,壓歲錢,花炮,走親戚……興奮點,一個個接踵而至,高峰迭起,心裡滿滿當當,快樂溢出眼底爬上眉梢。正月十五鬧元宵,因為有了璀璨絢爛的花燈,更如登臨絕頂一覽群山,將年味兒烘焙得濃鬱醇厚。
  • 王志強:美輪美奐的元宵燈會【3123】
    元宵節是過年的最後一個節日,亦稱上元節、元夕節、燈節,時在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日古稱上元夜謂之「宵」,或稱元宵或元夜。此俗成於東漢,至唐演變為元宵節。上元原為道教上元天官誕辰,舉行慶典並出現觀燈習俗。唐玄宗時規定觀燈為三夜,北宋延至五夜,南宋至六夜,到了明代,朱元璋下令天下富商上燈十夜。
  • 【和煦小城】過年時的蛋餃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和煦小城這是我攤的蛋餃,還是挺完美的吧。我們家過年必備。
  • 員林市首度自辦元宵燈會 小區學校全動員彩繪燈籠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為活絡年節熱鬧氣氛,臺灣員林市公所將於除夕夜起至元宵節期間,首度自辦牛年元宵燈會,還將號召全市各級學校
  • 每日熱詞:元宵佳節逛燈會,「燈會」英語怎麼說?
    在燈會期間,為了慶祝元宵節,各式各樣的花燈被點亮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慶祝。元宵節的到來也標誌著春節的結束。    元宵節主要的活動就是看燈。在這一天,路上會懸掛出各式各樣的花燈,供遊客觀賞。
  • 經典老歌:鄧麗君《小城故事》
    鄧麗君《小城故事》1979年,導演李行把鍾鎮濤、林鳳嬌帶到三義這個木雕聞名的小城來拍攝電影《小城故事》,想為這部電影配上主題曲,於是找到翁清溪負責主題曲的配樂,作詞人莊奴寫下歌詞《小城故事》同時也寄予了天國鄧麗君對人間的最後一次回望。小城是指鹿港 鹿港原名鹿仔港,隸屬臺灣彰化縣。
  • 滾元宵,鬧元宵
    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過元宵節少不了一家人一起吃元宵。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 小城符號:三元街
    每一條巷道,都藏著一些小城舊事每一條巷道,都藏著一些小城舊事每一條巷道,都藏著一些小城舊事每一條巷道,都藏著一些小城舊事每一條巷道,都藏著一些小城舊事
  • 元宵節|自製元宵 守護團圓
    宅在家中已有數日,恰逢元宵佳節,如果家裡沒有提前買好元宵,不妨與家人一起動手製作。疫情原因,不建議大家出門購買食材,用家裡現有的就好。     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水果什錦等;鹹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在此我們以黑芝麻為例,製作一款大家最常吃的元宵吧。
  • 【小城偵探】解密鶴山公廁「烏蠅奇案」
    最近小城聽講有大量烏蠅出沒系各大公廁,究竟系點回事?好奇心爆表嘅小城,為你一探究竟!其實這裡面的原理是很簡單的,男人嘛,尿尿時總是不自覺的把尿柱指向一個目標。當他看到便池裡有蒼蠅時,更是如此,想一下,白白淨淨的便池裡有個黑色的小動物,多傷大雅,於是無意識的把尿柱噴射到那裡,若是能把它衝走了,一股本能的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如果沒衝走也無所謂,那我就一直衝,我衝,我衝衝衝,衝不走,算了下次再說吧。
  • 【元宵時間】元宵「燈節」:張燈結彩「鬧」元宵 火樹銀花「賞」花燈
    民俗專家表示,元宵節又稱燈節,「燈」成為節日最大特色,人們張燈結彩「鬧」元宵,火樹銀花「賞」花燈。「鬧」表示熱鬧、熱烈,用「鬧」表達燈節,最為生動、形象。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正月十五元宵節源於漢代。道教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節。
  • 原來元宵和湯圓區別竟然是......
    元宵煮團圓,一家圍成圈,鞭炮燃歡笑,老少樂陶陶……        正月十五元宵節,北吃元宵
  • 元宵節裡滾元宵!
    第一天元宵的皮兒磊磊叔叔說:元宵的皮兒是由糯米粉做成的,可是,糯米是一粒粒的,怎麼才能變成糯米粉呢?石磨磨出了糯米漿,粉碎機打出了糯米粉,大家看一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為什麼會這樣呢?石磨和粉碎機這兩種工具有什麼共同之處呢?第二天元宵餡兒今年元宵採用紅豆餡和綠豆餡。一粒粒的豆子怎樣才能變成細膩香甜的元宵餡兒呢?
  • 一個芝麻元宵熱量=一兩米飯?!
    正月十五鬧元宵,在這個喜慶的日子,少不了一碗熱騰騰的元宵。元宵雖然好吃,但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要吃的健康才可以。
  • 兩個元宵=一碗米飯?元宵的熱量到底多高?
    元宵節到了,按照習俗應該要吃湯圓或者元宵的,但不少妹紙表示不敢吃啦,因為湯圓熱量太高,聽說兩個湯圓的熱量就相當於一碗米飯了,春節期間已經胖了好幾斤
  • 2016年元宵燈展2月1日起亮燈,邀您共賞
    春節進入倒計時,今年的元宵燈展依然將如約與各位市民朋友見面今年,春節、元宵期間燈展從2月1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三)起亮燈,至2月23日(農曆正月十六)結束,期間,每晚19點至21點30分,蕭山城區和各鎮街都將被齊齊「點亮」,烘託節日的濃烈氣氛。
  • 全國首發元宵姑娘微表情,元宵姑娘萌萌噠!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 竹溪小城的雪景、美哭了!【美圖】
    竹溪小城2016年的第一場雪,美哭了!一夜之間小城銀裝素裹,朋友圈被雪景刷爆了,小圈整理了一些,不想說只想分享給你們!
  • 香港元宵彩燈會2015
    香港元宵彩燈會2015又準備開催喇!小編為你匯總2015香港元宵彩燈會時間及睇元宵彩燈會好去處。
  •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是什麼,你知道嗎?
    是湯圓還是元宵?這兩種東西到底是一樣還是不一樣?下邊看祝福君來給大家區分元宵與湯圓吧!元宵吃起來是硬的。湯圓吃起來是軟的。元宵獨有口味:玫瑰、巧克力。湯圓獨有口味:肉、火腿。兩者都有的口味:豆沙、芝麻、水果。元宵煮的時間長,要10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