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異鄉沉浮,尤覺過年格外冷清,心中空落落無所憑依。寂寞,孤獨,懷念故鄉元宵的花燈,懷念燈火闌珊的輝煌,懷念人山人海的嘈雜……
少時,除夕,十五,一路峰迴路轉,玩得愜意至極。雞鴨魚肉,門神年畫,壓歲錢,花炮,走親戚……興奮點,一個個接踵而至,高峰迭起,心裡滿滿當當,快樂溢出眼底爬上眉梢。正月十五鬧元宵,因為有了璀璨絢爛的花燈,更如登臨絕頂一覽群山,將年味兒烘焙得濃鬱醇厚。
十三十四白天,上街閒逛遊走之餘,驚喜自會撲面而來。東西橫貫小城的主幹道上,已陸陸續續繁忙於搭臺。素麵朝天的花燈,猶抱琵琶半遮面。
路過,看見,樂煞了大人,喜翻了小孩。好消息,不脛而走——十五又要鬧花燈了!
十四晚間,主幹道提前熙熙攘攘,各個路口全部封鎖,只允許行人通過,車輛一律繞道而行。零零散散的花燈,沿著沿江路逐次點亮,在為十五晚上排演。心急火燎的人們,眼巴巴地擠來擠去,花燈下圍得密不透風。人人臉上眉飛色舞,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顧自品評花燈優劣,未酒醉而陶陶然。
熬到十五,暮色漸濃,元宵燈展即將開場。
天還沒黑透,各家各戶已匆匆吃過晚飯,人們肚子裡裝著元宵,急不可待地舉家出門。扶老攜幼,呼朋喚友,從四面八方匯聚湧向主幹道。隔老遠,向路口眺望,只見密密麻麻,全是賞燈人,擁塞滿滿一街。「嗡嗡」的嘈雜聲,也像馬蜂炸窩,遠遠地傳來。
擠進人流,旋即被裹挾著向前挪動,一路踮起腳四下張望,心中早已樂開花。主幹道兩側,長長地列著花燈,流光溢彩,炫目非常。街道中,黑壓壓的人群,擠擠挨挨地緩慢流動。頭回亮相的大型花燈,格外受人們青睞追捧,花燈下不知砌了多少道人牆。
每年,構思新奇的花燈,似乎都會湧現出幾臺,吊足了賞燈人的胃口,予人以最熱切的期盼。記得有一年,那臺名為「孔雀開屏」的花燈,造型酷似公園圈養的綠孔雀,伴隨悠揚的音樂慢慢轉動,綴了無數小燈的「孔雀翎」,也在緩緩地一張一合,讓全城老少賞燈人過足了癮,彌補了平日的心理不平衡——要知道,恭候公園那隻驕傲的綠孔雀開屏,可真是折磨耐性的極大挑戰。
多年下來,花燈式樣繁多,不可勝記。最常見的幾大類:神話的,如「八仙過海」、「哪吒鬧海」、「三打白骨精」、「嫦娥奔月」等;傳說的,如「武松打虎」、「三英戰呂布」、「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生肖的,如「老鼠娶親」、「三羊開泰」、「金猴獻桃」等;其餘,各種取材於歷史、人物、科技、童話等等的花燈,更是洋洋大觀。
一年又一年,元宵鬧花燈,懷著不同的閱歷和心情,體驗著相似的喜悅與快樂,令人樂此不疲。驀然回首,遠離故鄉已達七個年頭了。異鄉,一個喧囂的城市,竟令人十分奇怪地,並未延續下鬧花燈的民俗,也因而少了無限樂趣,就讓我格外惦念老家。過年,我為無法回故鄉小城懊惱,思念也恰如一街花燈,於寒夜之中愈行愈長,不知何處才是闌珊盡頭。
筆名:李聲波,安徽安慶人,創作來源於思考,只有不斷思考的人,才會擦出創作的火花和靈感。-更多熱門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