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江河再現桃花水母群 對人無害說明水質不錯2016-10-10 10: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國今報 瀏覽量: 2046 次 我要評論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黃顯巧
    柳江河又現桃花水母,而且還是一群。據介紹,桃花水母這個時節出現,說明柳江河目前的水質適合它們活動,它對人體沒有什麼傷害。
    夜間潛水偶遇精靈
    發現桃花水母的是柳州市悅潛潛水俱樂部的成員,他們是在夜間開展潛水訓練時偶遇這群小精靈的。該俱樂部潛水教練沈鵬介紹,7日晚上10時許,他們在河東大橋與鷓鴣江大橋間的柳江河水域訓練,水下電筒聚光時看到了一隻正在遊弋的水母。
    沈鵬和隊友對這個發現都很激動,仔細辨認後,他們覺得這個很可能是桃花水母。上岸後,他們多方查證和詢問,柳州潛水領域上千人,都沒有聽說過柳江河發現桃花水母。沈說,若干年前他們曾到發現桃花水母的河池都安縣參觀過,當地的桃花水母是粉紅色的,他還有印象。
    8日晚上,沈鵬和隊友們又再次返回該水域,用空瓶子想方設法捕捉到了一隻,並用專業相機在水下拍攝了水母遊弋的優美圖片。據介紹,當晚發現的桃花水母有10多隻、成群,都處在水下3-7米深的水體中,但是密度並不大,每隔幾米能發現一隻,它們並不怕人的接近。
    柳江河早就發現過水母
    昨日中午,記者在該俱樂部看到了被捕捉到的一隻桃花水母。它的主體部分是白色的,其他都是無色透明,呈傘狀,大約有1元硬幣大小,觸鬚有1釐米左右長,被裝在一個透明玻璃瓶內,小精靈上下遊弋,似乎很開心。
    當天下午,這隻水母經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漁業科鑑定,確實屬於桃花水母,但具體屬於哪個種不詳。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柳江河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桃花水母了,2006年10月,他曾在柳江大橋至鐵橋的柳江河段水面上,看到了很多桃花水母,當時用小桶一撈就能撈到好多隻。此外,他在柳州市區學校水池中,也曾見過一兩次桃花水母。
    記者查詢歷史資料發現,本報在2006年11月份也曾報導過,市民在柳江河陽和開發區段釣魚的時候,在河面上發現有桃花水母。
    漁業專家介紹,這種水母被叫做桃花水母,並不是它外觀和桃花有啥聯繫,而是在古代,它們總是在桃花盛開的時節繁殖,是我國內陸水域常見的一種淡水水母。桃花水母這個時節出現在柳江河,說明該季節的河水適合它們活動,它們以水體的藻類為食,群居。
    對人身體沒有傷害
    專家進一步解釋,如果水質惡劣,桃花水母會變成孢子狀態,進入休眠期;現在現身活動,也一定程度上說明現在的水質不錯。這些被發現的桃花水母個體都較小,對人身體不會有什麼傷害,市民不需擔心。
    具有6年潛水經驗的沈鵬說,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份,柳江河的水質都是很不錯的,能見度也很高。這隻桃花水母等專家鑑定完後,將放生到原來的水域。他們希望柳江河的生物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現在柳江河的水質是比原來好了,但因為人員活動和工程建設影響,還出現有區域性的渾濁。
    說到水質,柳州市環境保護局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柳州市對城鎮汙水的處理能力大幅提升,未來還將進一步升級,處理後的廢水更加乾淨。同時,環保部門還建立了自動水質檢測體系,對柳江河水質實時監控;強化監管,企業排汙都必須達到排放標準,下一步還將加強農村面源汙染的整治,柳江河水質有望穩步提升。這些年,柳江河飲用水保護河段,長期保持國家地表水Ⅲ類以上水質標準。
    新聞連結
    桃花水母: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直徑1.5-2釐米,鐘形身體的邊緣有數百根短觸手。它是生活在淡水的小型水母,已記錄的有11種,其中9種在中國有產,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因棲於淡水,又名淡水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資訊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