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貌似很忙,書桌上堆滿了資料和列印紙,我家小學生放學回家後推門進來,看到書桌上左邊一堆右邊一疊地擁擠不堪,便輕言細語地開口了:
「媽媽,你的書桌該進行整理整頓了!」
「整理整頓」——這是我家小學生從幼兒園時代就學會的一個詞。幼兒園小朋友不太認識漢字,這幾個字就寫成日文假名「せいりせいとん」貼在幼兒園的牆上,而現在,在小學生學校的走廊上,則白紙黑字地貼著「整理整頓」四個大大的漢字。
關於「整理整頓」,擁有日企工作經驗或是擁有企業管理經驗的人一看便能知它的出處——它源自日本企業現場管理的「5S法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質。這幾個詞在日文羅馬字中都以「S」起頭,因此簡稱為「5S」。
「5S」的大致含義是:
整理(せいり、Seiri)——整理:整理出需要的和不需要的,需要的妥善保管,不需要的果斷廢棄;
整頓(せいとん、Seiton)——整頓:分類保管,固定存放,物歸原處,無論是物品還是資料信息,都要保持著在需要時便可馬上「隨手拿來」的狀態;
清掃(せいそう、Seisou)——清掃:掃除灰塵汙垢,時刻保持乾淨明快的作業環境;
清潔(せいけつ、Seiketsu)——清潔:就是保持和徹底維持上述的「整理— 整頓—清掃」這3S;
躾(しつけ、Shitsuke)——素質:「整理、整頓、清掃」是行為,徹底的保持和維護。「清潔」是過程,令這些行為與過程成為一種良性循環的習慣,便是「5S」的素質。
「5S管理」不僅可以減少經營成本,避免浪費,而且還能保證產品品質,提升企業形象。
記得曾經去過一家生產服裝的日企參觀,脫鞋進入車間一看,車間內窗明几淨,地板一塵不染,這還不算什麼,更讓人驚嘆的是,打開機器的油箱來看,連裝滿油的油箱內,都是清澈透明見底的,看不到一絲汙染。可見日本產品質量好,背後的細節管理功不可沒。
其實,「5S管理」不僅適用於企業,也適用於日常生活。去日本的書店,隨手拿起一本告訴主婦們如何打理家務的書,一定會看到這一類的句子:「整理整頓上手」,「目標——做整理整頓的達人。」不久前讀過一篇日本小學生寫的作文,寫到自己的媽媽,那孩子這麼寫:「我的媽媽最拿手的事,是整理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