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班將建衛星跟蹤機制 ,好處是啥?

2021-02-13 永康電臺

  近日,國際電信聯盟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取得一項共識,將分配一個特定的無線電頻譜用於太空飛行器發射信號給衛星。這一共識與馬航MH370事故引發的有關全球航班跟蹤的大討論有關,也意味著今後全球的航空空管將更早地實現更新,藉助衛星實時跟蹤航班位置。

  

  空管現狀是什麼?

  目前多依靠雷達和無線電,

  衛星鮮少介入跟蹤

  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公布,就民航航班跟蹤所需無線電頻譜劃分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大會宣布,1087.7~1092.3MHz頻段已專門劃分給地對空的衛星航空移動業務,使得衛星能夠接收飛機發出的「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系統的發射信號。

  目前,航空空管機制依然多依靠地面雷達監控和無線電通信,很少有飛機接入到衛星跟蹤的服務中。被稱為ADS-B的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是新一代的空管系統。

  《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南介紹,ADS-B系統相當於在飛機和飛機之間,飛機和地面基地之間構成一個網絡,互相能接收到其他飛機的信息,這些信息在一個空間裡傳輸,如同放在一個「雲」裡。衛星也能接入進來,參與到這個大網裡,從而實現多層的自動監控。

  

  何時實施?

  「早晚問題,且不會給

  航空公司增加太多成本」

  該大會確認新舉措與馬航MH370失聯事故有關。這一事件在全球航空業引發衛星介入實時跟蹤航班的大討論。

  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局主任弗朗索瓦·朗西表示,為空間電臺接收航空器信號而劃分特定無線電頻率,將可以實時跟蹤全世界任何位置的航空器,加強航空安全。

  今年2月,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民航組織在加拿大的一次大會上發布一個指南,要求民用飛機到明年11月份前讓飛機實現一定程度的「實時跟蹤」,至少要每15分鐘匯報一下位置。截止時間被公開後引發很大爭議,可能會延後。

  王亞南表示,接入衛星的ADS-B系統是目前全球航空業內主流認可的設備。目前之所以沒有大規模推廣,是涉及成本、可靠性、適用性等問題,但這一系統不會給航空公司增加太多成本,而對空管來說則是革命性的,被實施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好處是啥?

  飛機將能向衛星傳輸信號,

  大洋不再是盲區

  此外,大會方面解釋稱,此次給予的衛星專用頻段,目前用於航空器的ADS-B信號在視距範圍內向地面電臺傳輸,今後將被允許劃分給地對空方向,即允許用於航空器到衛星的傳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黃智剛指出,目前大部分飛機與衛星間並沒有通信。飛機上裝有通信模塊,會收集相關信息,通過ADS-B系統定期發給地面的導航臺站,導航臺站最後再匯總到民航中心,這才掌握飛機的行程。問題是大洋、沙漠等地沒有導航臺站,飛行到其上空時這種方式的通信就會中斷,同時,大洋上空也往往沒有雷達。因此,即使飛機是按照航線正確飛行,飛越大洋等上空時,航線中就有可能有一段是通信的盲區。

  黃智剛表示,藉助衛星就可填補這樣的盲區,避免再現馬航MH370事故中「飛機找不到了」這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國際電聯:全球民航航班跟蹤所需無線電頻譜劃分達成一致
    聯合國下屬的國際電信聯盟11日發表聲明稱,正在日內瓦舉行的2015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已就全球民航航班跟蹤所需無線電頻譜劃分事宜達成一致
  • 抗議管用了:SDA飛彈跟蹤衛星招標允許重提方案
    SDA飛彈跟蹤層方案示意圖    【《航天新聞》12月12日報導】在相關廠家幾次提出抗議後,美軍航天發展局(SDA)
  • 暗殺將變得越來越容易?馬斯克的低成本衛星網絡,正將此變為現實
    可以說,現代化進程已經被運用到暗殺領域,這並不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代表著暗殺將變得越來越容易。最開始,暗殺一個人需要在近距離內實施,不僅容易被抓獲而且失敗率很大。之後人類研發出狙擊槍,能在稍遠的距離進行暗殺,但同樣有被發現的風險。直到現在,暗殺也使用上了高科技網絡,完成一場暗殺只需點一個按鈕,而在未來則更加簡單,馬斯克的低成本衛星網絡,正將此變為現實。
  • 實時衛星地圖:足不出戶看全球
    通過拼接超過10億張衛星圖像、航空圖像、與全球用戶上傳的圖片與視頻,完全覆蓋整個地球,全球地形和建築逼真展示,並記錄我們的歷史建築地形變化信息。這款地圖有哪些強大功能?各國城市農村、小區、旅遊景點皆可360°自由查看,足不出戶全球旅遊。南北極、可可西裡、51區、格陵蘭島、中印邊境、西伯利亞自由遊覽。想家時看看家鄉,農村、縣城均可查看。
  • 行李識別跟蹤!南航廣州出港航班全面使用射頻識別(RFID)行李條
    9月1日起,南航在廣州出港的所有航班全面投入使用射頻識別(RFID)行李條,進一步推進行李運輸的全流程「可知可控」。這是繼去年7月,南航率先在廣州樞紐中轉行李上使用RFID標籤以來,再次升級行李服務。  在白雲機場搭乘南航廣州出港航班,您的託運行李可識別跟蹤啦!
  • 「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將於今年12月中旬發射
    「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技術指標與歐洲Meteosat衛星、美國GOES-R衛星(將於今年11月發射)等國際最新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的技術水平相當。該星通過獲取地球表面和雲的多光譜、高精度、定量觀測數據和圖像,能夠有效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水平,增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
  • 飛機將實時定位 飛行員15分鐘報告一次位置
  • 中國驕傲: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量子衛星最近簡直要搶了奧運風頭,可是你知道它飛上去想幹嘛?看看這個就知道了。量子衛星上天后,中國衛星就可以與潛艇進行通訊,再也不需要潛艇浮出水面或發射無線電來暴露位置,中國的潛艇將可以在全球神出鬼沒,外軍再高明的密碼專家也只能望而興嘆……
  • 易捷航空將成為全球首家實現淨零碳排放的航空公司
    從2021年開始,塞內加爾航空預計每年將接收兩架。  2.南非航空將通過重新談判合同節省1.22億美元  據Ch-aviation報導,南非航空已制定計劃,按照計劃,通過重新談判合同,可以幫助它節省18億南非蘭特(1.22億美元)。南非航空一些現有合同未能讓其獲得價值與好處的最大化。南非航空與一個GDS之間的合同已經重新談判過了,並取得了省錢的效果。
  • 【衛星工廠介紹】新亞衛星工廠簡介
    為方便鄉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公司已經在淇縣周邊鄉鎮成立12個衛星工廠,來增加大家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型加工廠的成立,解決了不少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的難題
  • 航班信息丨 韓國航空公司將重啟部分國際航班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正在趨緩,韓國大型航空公司重啟部分國際航班。
  • 全球衛星同時發現:地球突然變得乾淨異常!地球難道在自我拯救?
    全球衛星同時發現:地球突然變得乾淨異常!地球難道在自我拯救?
  • 失控衛星墜落引擔憂 專家稱將控制天宮一號墜海
    曾經引發全球公眾擔憂的「失控衛星撞地球」事件最終以無人員傷亡、未造成財產損失而告終。但人們對於報廢衛星等太空垃圾可能帶來危險的顧慮並沒有停止。  儘管衛星碎片砸中人的概率僅為70億分之一,不少人仍擔心某一天某一片失控的碎片會「砸」到自己頭上。
  • 多架航班GPS信號遭幹擾 60名警察緊急排查 在一私企找到「兇手」
    據央視11月8日報導稱,近日,哈爾濱機場起飛的多架航班在某縣附近空域,多次發生民航飛機GPS信號丟失的現象,甚至有部分航班客機上出現了ADS-B
  • 阿聯航空10月1日起恢復杜拜-羅安達航班
    阿聯航空公司在其Facebook頁面上發布公告,至此,阿聯航空的非洲復航城市已達15個,全球航線已復航至87個城市。截止10月25日,葡萄牙航空(TAP)和安哥拉航空(TAAG)將執飛7次羅安達-裡斯本航線。葡萄牙駐羅安達領事館官網消息,TAP9月18日將執飛羅安達-裡斯本,TAAG計劃9月20日至27日,10月4日,11月18日和25日安排航班。
  • 頭條 | 美媒:中國發射的陸地勘查衛星為軍用
    美媒稱,12月23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陸地勘查衛星送入大約310英裡高(1英裡約合1.6公裡
  • 衛星地圖:有沒有實時高清衛星地圖?
    第一,從應用上來說,需要實時衛星監控可能僅僅是個別需求,在科學研究領域對這個功能的需求並不大;第二,從技術上說,想要實時的全球高清衛星影像,需要大量的衛星,大量的數據存儲空間,在運營和成本上開支肯定是巨大的,對於一個並不急切的需求,這種花費不科學……其實大多數衛星拍攝的地球影像並不是實時的
  • 中國衛星公司已派十顆衛星去拍了,不過…
    MH370安全調查報告稱,雷達和衛星分析表明,MH370航班在飛回馬來西亞半島後,又飛往印度洋。然後,他們得出結論,因為燃料耗盡,這架飛機墜入了澳大利亞西部的水域。其實,自MH370失聯後,就不斷有網友試圖使用谷歌地圖上的衛星圖像來尋找MH370。2014年,一位臺灣南開科技大學的學生號稱找到了失事馬航,結果是飛經此地的一條航線的航班。由於擔心這種情況,谷歌2014年3月就回應過:用戶不應該依賴其衛星圖像,因為圖像不是實時的。
  • 震驚:馬斯克又放了一個大衛星,將影響我們所有人上網!
    SpaceX計劃建設名為Starlink的衛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實現全球覆蓋。此次發射是該項目邁出的重要一步。SpaceX計劃先發射兩顆網際網路接入衛星Microsat-2a和Microsat-2b。用來測試和地球聯網的新計劃。此次發射將繼續使用「獵鷹9號」火箭,SpaceX將使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發射架來發射。
  • 中國衛星移動通信智慧型手機亮相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6日報導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新款智慧型手機預計兩三個月後上市,即將打入由英國國際移動衛星公司主導的全球市場。▲總部位於倫敦的國際移動衛星公司有衛星專家認為,新推出的智慧型手機是「太空絲綢之路」這一長期戰略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