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南航在廣州出港的所有航班全面投入使用射頻識別(RFID)行李條,進一步推進行李運輸的全流程「可知可控」。這是繼去年7月,南航率先在廣州樞紐中轉行李上使用RFID標籤以來,再次升級行李服務。
在白雲機場搭乘南航廣州出港航班,您的託運行李可識別跟蹤啦!據南航工作人員介紹,早在2018年7月,南航就率先在廣州樞紐中轉行李上全面使用RFID標籤。今年9月1日起,這項「看不見」的託運行李服務再次升級——南航在廣州出港的所有航班全面投入使用射頻識別(RFID)行李條,進一步推進了託運行李全流程跟蹤服務水平,讓旅客感受到更實時、更便捷的智慧出行體驗。
射頻識別(RFI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縮寫,具有RFID行李標籤的中轉行李在分揀系統中的讀碼成功率達98%以上,較以往的純光學行李條提高18%。以南航在廣州樞紐每日中轉行李約1.3萬件計算,去年使用RFID行李標籤以來,平均每日可減少2340件需人工再次識別的行李,節約人力成本的同時,提升中轉行李運輸質量。
這次升級,南航聯合白雲機場已經將行李條的RFID識別功能,覆蓋到南航在廣州T2航站樓的值機行李收運、行李分揀、經廣州中轉等關鍵節點。未來還會推進到廣州外站的設施設備中。目前,南航已在廣州、深圳、烏魯木齊、重慶、武漢、哈爾濱、西安、北京、瀋陽、大連、南寧、桂林、長沙、虹橋、浦東、鄭州、珠海、貴陽、洛杉磯、倫敦20個國內外航站開通託運行李全流程跟蹤服務,累計82條航線、每日超500個航班覆蓋該功能。
未來,南航還將聯合白雲機場等航站,穩步推進託運行李全流程跟蹤服務,利用RFID識別技術增加託運行李在行李分揀槽口跟蹤、行李裝載、機下裝卸、行李到達等關鍵節點,進一步豐富「行李大數據」採集及應用,推進行李運輸的「可知可控」,為更多旅客提供優質的行李運輸服務體驗。
射頻識別(RFI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縮寫,RFID行李條的原理是運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無線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無需識別系統和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相比目前普遍使用的光學行李條,其具有高效讀取、穩定識別、可重複寫入信息等明顯優勢,尤其是在分揀系統高速運轉時,RFID技術能同時自動識別多個電子標籤,即使行李條存在汙損等情況下也不影響數據的正常讀取。
文/ 陳振羽、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