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老頭兒說事兒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江永12月10日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安倍一直和臺灣當局保持著較為緊密的聯繫,臺灣當局也希望通過安倍對日本政界和在國際上施加影響,所以安倍要訪問臺灣的可能性較大。
有臺灣民進黨「立委」透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有意願訪臺。對此,劉江永認為,此行成行的可能性較大。首先,安倍在任期間一直和臺灣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比如在李 登輝病亡時後,親自指示前首相森喜朗率團訪臺表達慰問。第二,安倍晉三的整個家族和臺灣都保持了密切的關係,也是日本政界中與臺灣關係最密切的家族,他的弟弟岸信夫現在還出任防務大臣,所以臺灣也希望通過安倍或岸信夫對日本政界施加影響。第三,臺灣當局一直希望找到代理人,在國際社會上替他們發聲,呼籲讓臺灣加入國際組織。
劉江永指出,安倍晉三在位時不可能訪問臺灣,但他在今年9月因病辭職,辭職後仍然很活躍,活動能力沒受到影響。所以臺灣邀請他訪臺的可能性很大,安倍本人也有這種意願。他卸任後兩次參拜靖國神社,表明其歷史觀和戰爭觀沒有改變,在位期間只是作為策略調整,改變了參拜方式。過去,蔡英文未執政時也曾訪問日本,受到安倍的不公開接待。由此來看,安倍要訪問臺灣,和蔡英文「重敘舊情」是有可能的。
安倍晉三與臺灣關係密切,那麼他離任後,在日臺關係上會否有所作為?對此,劉江永表示,從安倍晉三和岸信夫的立場和心願來看,他們都是日本政界「臺灣幫」的核心人物。由於岸信夫出任防務大臣,行動上受到牽制,他本人目前也保持著謹言慎行,但這對臺灣來說相當於「風箏斷線」。這根線要續起來,就要靠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雖然已經辭職,但仍然是日本國會議員和資深政治家,必定會和臺灣「再續舊情」,即便他不主動,臺灣也非常重視他,認為他是一位能夠繼續保持聯繫的岸信介家族後代。回顧過去,安倍晉三在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後會致賀,臺灣給日本口罩後,他會讓時任官房長官的菅義偉表示祝賀和感謝,這都是凸顯了對臺灣的重視。今後,安倍晉三也還會繼續這種行為,也不排除他會在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和臺灣開展公開活動。
談及安倍若訪臺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劉江永表示,這只會對安倍造成影響。因為很多中國人對安倍缺少深入的認識,誤把安倍在位期間的「破冰之旅」和在2018年訪問中國,當成日本的戰略調整,對安倍產生好感。但安倍在退任後兩次參拜靖國神社,並且還會繼續,證明了他不是中國人民的真朋友,這對他形象的影響是巨大的。菅義偉首相曾表示,穩定的中日關係是十分重要的。但若安倍赴臺則可能給中日關係帶來不穩定因素。
同時,劉江永強調,中國和日本是搬不走的鄰居,歷史潮流滾滾向前,海峽兩岸終歸會走向統一,海峽兩岸也要和日本打交道。所以從歷史的長河來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波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