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 劉步 馬玲楓 報導)在盤州市石橋鎮有這麼一位老人,從小雙腿殘疾,靠著自己做的不足5釐米高的小凳子,用一雙手修了路,蓋了房,砌了梯,如今,又用這雙手建起了自家的小菜園,這個老人就是張粉香。
「我家平房上的水太多了,拿木梯子爬不上去,怕滑了摔著,還是這個把穩,上的時候扶著這個就爬上去了。」 張粉香 說。
兩歲時傷了股骨頭的張粉香,只有雙手能使上力,多年來,就靠著自己用木板訂做的小板凳行走,隨著年紀的增大,她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借著木梯爬上屋頂,於是想到了修石梯,這一修就是半年。「水泥要自己買,買了要用小車自己拉回來,我在這裡砌石頭,我家老伴幫我搬石頭、拌沙。」 張粉香 說。
59歲的張粉香40年前從雲南省富源縣來到石橋鎮梓木嘎村嫁給了比自己大十一歲的丁保川。2009年,村裡還沒有串戶路項目,張粉香和老伴用一個月時間修通了到家門口這段30多米的串戶路。2016年,因為擔心下雨時門口的泥土會有安全隱患,老兩口一個搬石頭一個砌牆,在家門口砌起了兩米多高的擋牆。當記者問起苦不苦時,張粉香笑著說:「苦是肯定苦啊,但都是值得的。」 從修路到修擋牆,到平整菜園,張粉香拒絕了鄰居們的幫忙,她說只要她想做到,她能做的,都會自己做。「人家的東西,吃的也好,自己用的也好,不能拿別人的,我從小就知道不要人家一顆針一根線,就是要靠自己苦來的才踏實。」 張粉香 說。
「我們都是比較佩服她的,心裡覺得她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她所有的事情都是儘量自己做,不讓任何人幫忙,包括砌她家的堡坎,我欽佩她這鐵一般的精神。」 村主任 李樹凡 說。
隨著兒女們相繼成家或外出務工,張粉香和老伴在家打理自己的小菜園,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並於2017年脫了貧。每次幫扶人員來看她,還幫她幹活時,她總是將幫扶人員攔下,請他們坐一坐。現在張粉香的孩子們大了,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幫助下,生活也漸漸好了起來。
幸福的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的,在張粉香老人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一位殘疾老人,而是一位擁有自力更生品質的「鐵巨人」。她頑強又樂觀,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打造著自己的幸福家園。近期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