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課,晚上7點左右到人民電影院旁的火鍋店駐唱,每天一個小時,結束後再到酒吧駐唱,有時候一個晚上會到三四個地方演唱……成名前的蔣敦豪與許多普通大學生一樣,學習、兼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上大學那會兒,我覺得自己已經成年了,不應該再伸手向家裡要錢。但玩音樂經常需要購買一些音樂設備,所以我開始找一些不會影響學習的音樂兼職工作。雖然我是音樂專業的學生,但平時也沒有很多演出的機會,做駐唱既能夠賺到生活費,還能鍛鍊自己的能力。」蔣敦豪告訴《新民周刊》。
但就像所有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一樣,蔣敦豪也渴望著有一天能夠站在更大的舞臺上演唱,向更多的觀眾展示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不久後,這樣的機會出現了。《中國新歌聲》導演組在新疆的一家酒吧聽歌時,發現了當時正在兼職駐唱的蔣敦豪,他的歌聲讓導演眼前一亮,雙方當即互留了聯繫方式。今年1月初,導演組正式邀請蔣敦豪參加在新疆的棚內錄音。一個月後,導演組再次通知蔣敦豪——準備新的歌曲小樣。
2月20日,蔣敦豪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這一天,他受邀前往上海參加棚內試音,但是在這次錄製結束後,他卻沒有接到任何回應。在上海多呆了4天後,蔣敦豪便帶著忐忑的心情回家了。
回憶起年初的這段經歷,蔣敦豪有些感慨,他用「五味雜陳」來形容:「雖然當時還不知道導演組要不要我,但心情還是很激動的,因為我居然能夠從一個小酒吧唱到做《中國新歌聲》的公司去。」
正所謂好事多磨。就這樣,蔣敦豪在等待中度過了兩個多月。4月底的某天中午,剛剛睡醒的蔣敦豪拿起手機,還有些睡眼惺忪的他突然從床上蹦了起來——他聽到了來自《中國新歌聲》導演的微信語音,節目組將盲選時演唱的歌曲發給了他,並通知他再次前往上海參加排練,而這首歌正是李志的《天空之城》。
在蔣敦豪看來,每到一個階段都會有人被淘汰,「說實話走到盲選排練的時候我就已經很滿足了。因為,能夠與中國最好的現場樂隊——劉卓老師的樂隊一起進行排練,我覺得已經達到了我目前人生階段的一個新高度。」
蔣敦豪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排練,然後盡情地享受中國最好的音響和最好的樂隊帶給他的感覺,而不要考慮太多其他的東西,「我都沒想過能夠拿到最後的冠軍」。
但對於自己的表現,蔣敦豪還是頗為在意的。在盲選結束後,他立刻翻看了網友們的評論,許多人對於他閉著眼睛唱完了整首歌曲感到不解。
對此,蔣敦豪直言當時太緊張了,「因為新歌聲的舞臺是下凹式的,導師就坐在我上面,只要一睜開眼睛,四位老師的名字全在我眼前,就會不由自主地緊張,連腿都在抖。」
不過,還有一個令蔣敦豪有幾分無奈的原因。在他看來,全程閉著眼唱歌和自己在酒吧和火鍋店的駐場經歷有關。「當時,唱自己的歌一般反響都會很弱,所以我需要唱一些經典歌曲或者改編歌曲來吸引觀眾。但那裡的顧客,認真聽歌的人很少。很多時候,他們不是來聽音樂的,而是在忙自己的事情,划拳、喝酒、聊天等等。」蔣敦豪坦言,在嘈雜的環境中,他不想破壞自己唱歌的意境,所以總會閉著眼睛唱。
除了閉眼唱歌,蔣敦豪在《天空之城》中加入的口哨更是引發了觀眾的熱議。自此後,蔣敦豪的口哨變成了他的個人特點,並獲得了一個新的稱呼——「哨」年。
而這其實也是一個由緊張引發的小靈感。「試音的時候學員和導演組的人在不同的房間,參評的房間裡有十幾個人。當時,我一個人在另一個房間裡唱歌,心裡有一種儀式感就很緊張。」蔣敦豪解釋道,「副歌唱完後有一段間奏,我彈著吉他感覺這裡的伴奏特別幹,於是就吹了那段口哨,後來導演告訴我效果還不錯,於是就決定插在歌曲裡面了。」
而在日常生活中,蔣敦豪還有很多這類音樂創作的小靈感,例如,他會將瓶子裡的水發出的晃動聲也加入新的編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