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情境中」是社會工作經常用的一個理論;事有輕重緩急,特別是在這次「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中,這點更顯得尤為重要。
回顧在」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發生的這幾天,響水人民在政府的統一協調下,救災工作有序開展。在黃金救援72小時的時間裡,大家心在一起,努力地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很多人看來,這次的事故前面有太多太多的輔墊,但是在這幾天,是救幾千幾百人重要,還是盯著這些陳年的往事追究某一小部分人的責任重要?
事故發生後,在響水乃至在鹽城這片土地上,只要大家能做的,大家都在盡力的做著。在政府的統一指揮下,政府有政府的工作體系,民間有民間的配合,救災工作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由省委、省政府相應調整成立了現場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處置組、醫療救治組、新聞宣傳組、事故善後組、環境檢測組、維穩保障組、後勤保障組等8個專項工作組,全面做好現場處置、傷員救治、善後處置、配合事故調查等工作。
在民間,通過朋友們發來的照片,可以看到響水的志願者團隊們在災情發生之後,立馬組織大家去醫院進行秩序的維護,物品的分發,餐食的準備和分配;而在獻血車旁,人們不顧夜黑風冷,大家集中在車旁,等待著獻血。這些感人的事情,外面的媒體朋友們怎麼不去寫寫了;
在醫院外,在我們的志願服務的聯絡點的服務情況,外面的媒體朋友怎麼不去寫寫了;
在這裡,我們的鹽城媒體朋友通過「滾動新聞」的方式向我們呈現了很多,這種方式也是一個新的嘗試,也讓我們較能全面的了解救災情況的動向。
在心理方面,也從對傷員的心理幹預擴展到對醫務工作人員、消防官兵等人員的幹預。
而這些工作看似很是微小的,卻是最人性的。
從2008汶川地震開始到2014年的雅安地震到2016年阜寧龍風卷再到這次的響水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救災行動也從最初的無序、混亂,全國發動到現在區域化的自我服務,從物資的分配不均,物資的浪費到現在的合理對接,這些進步,我們的媒體朋友是否可以去寫寫呢。
其實可寫的內容太多太多了,而每一次的這些總結,都會在未來的工作中發揮著作用。
從阜寧風災到響水這次事故,從當時作為中慈聯臨時安排的駐地協調志願者到這次我們在網上搭建的臨時對接平臺。我有著很多的體會,人也變得相對理智。
這次雖然看似我沒有在現場,但是從大家傳來的照片中,我們看到了有序,物資的合理配置,內外配合,暫沒有出現大量物資的過剩,我們也一步步地見證著救災的進步。
很希望外面的媒體朋友能多關注一些這方面的信息,而不僅僅是就著爆炸現場去一味的去探究事情的真相,而事情的真相,我想這麼大的事情,國家肯定會有國家的決策。
反觀這次媒體朋友的挫折,我回想起阜寧風災時有一個老人竟被某一媒體用200元收買說假話的視頻所引起一些反映。而在災難面前,政府本身的工作就已經很複雜,還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應付各種無謂的質疑,請問還有多少精力用在救災上?孰輕孰重,我想大家心理多少有些感受吧。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人生無常,各位保重,也希望媒體朋友們能多從這些事情上看到社會的進步。
最後再給大家來些溫情的!
最後,我想說「因為我是鹽城人」,雖然它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愛它!(最後的配圖由鹽城摩度空間王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