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要是乘客的話
我要是那15個乘客之一,估計我就是跟著跳江的人,我老娘白髮人送黑髮人,我老婆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我孩子先是呆呆的傻兩天,然後如喪考妣,不是「如」喪,而是就喪。
因為,我設身處地想了想,我幾乎很難在公交車裡勸阻那個婦女。
而且不光是我,其實我們都想想,換做你,你可能會阻攔那個腦抽的48歲婦女嗎?
一般來說都很難。
為什麼?
我們分析一下正常邏輯。每天擠地鐵會經常看到這種吵架,兩人互相看膈應,先嚇唬一下,然後升個級,問候一下對方的祖輩,然後兩個人互相橫眉冷對,一個到站,氣哼哼的下車,另一個白了對方一眼。這種吵架,你勸架?你一勸,兩邊都開始懟你。
好,下面嚴重一點,兩人越說越急,開始動手了。我真見過這場面。當時是在一家中式快餐店,一個送外賣的小哥催快餐店裡的小廚,結果那個小廚嘴裡嘟囔了一下,那個小哥很著急,被那個嘟囔給惹急了,先是兩邊懟了兩嘴,類似「你罵誰?」「我罵狗呢」「你再說一遍」「誰傻B誰聽得見」之類
然後那個外賣小哥就說「有本事出來,咱們外邊解決」,那個小廚也跟著急了。一個碟子就扔過去了。外賣小哥一個箭步衝上去,倆人眼瞅著就扭打起來。這時,其他幫廚和服務員馬上把他倆拉開,還有另一個外賣小哥把他們一起的外賣拉開。拉了幾分鐘,控制住了,小廚被拉進後廚,外賣小哥被拖到自己的電單車。這事就了了。
所以,大家肯定會拉架。但是要看打架的是誰。如果是倆大男人,拉架的好人還是不少。
但是這不是「好男不跟女鬥」嗎?一個40多歲的婦女,從來沒遇到過。車裡的男人會想,我去拉個女的,她沒準還對我撒潑,我犯不著呀。而車裡的女人都有誰,一個83歲的老太太,還有幾個小盆友,她們拉架?兩下就骨折。其他的女人即使成年,心裡都會想,男人們幹嘛去了。所以,拉架很難會出現,不是因為大家都冷漠,而是因為社會常識。誰見過,女人撒潑,被男人拉架的?
再說,那婦女先是罵司機5分鐘,此時不會有人說啥,因為還沒到動手的地步。而從動手,到司機把車開江裡,統共十幾秒,想拉都來不及。
所以,網友們說,這就是小社會,乘客都很冷漠,這個社會戾氣重。你這麼說,難道不是增加戾氣嗎?
所有乘客都是無辜的。
他們以前沒經歷過這個事,不知道有這個悲劇。所以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 2
那婦女腦抽了嗎?
來,我們再看看這段視頻。我看了好多遍。
首先,那個48歲中年婦女腦抽。這是鐵定了。
你想想她在幹什麼。
她已經坐過兩站,但是卻不趕緊下車,非要吵個5分鐘,這點很莫名其妙。你趕緊下車哪怕走回去呢?
但是仔細想想,這種心理狀態其實很正常。一些人腦子一急,就不會想著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了,而是會幹一件事,叫做:
「證明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人們會為了對錯,而忘了自己當初的目的。因為一旦她們早點下車,她們就會自責,畢竟是做錯了,只能內疚懊悔。
但其實,內疚和自責是最負面的能量,是很多人都不願意幹的事。
有個成語叫「惱羞成怒」,特別貼切,就是對自己的內疚很懊惱,化成了對外界的憤怒。
憤怒總好過內疚。
這48歲的婦女就是這樣,她各種辱罵司機,其實就是「惱羞成怒」,內投射變外投射:都是你的錯,我是對的。
人們會為了「自己是對的」,忘了自己的目標,忘了自己的初衷,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次是生命的代價。
我想說的是,這是很多人的常情。
網友們會說這劉某婦女是「巨嬰」,也對也不對。對,是因為」惱羞成怒「確實是小孩最愛幹的事,有個金句叫: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不就說的這種現象?
不對,是因為即便成熟如大人,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在那個當下的應激,都很可能是」惱羞成怒「,都是你的錯,我是對的。
而且,我說句實話,在中國,對」巨嬰「,文化裡甚至有種」喜愛「的。
比如:李逵,賭錢賭輸了想吃白食,店家管他要錢,上來就打,典型的「巨嬰」。但是金聖歎說李逵「一片天真爛漫到底」,李卓吾說李逵: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為善為惡,彼俱無意。連太祖都說:……(我不敢說,自己查就能查出來)
好在金庸先生好好的設計了個「巨嬰」讓人民群眾唾罵了一下,你們猜是誰?
BINGO!就是「郭芙」郭大小姐。
所以,內婦女惱羞成怒,腦抽,巨嬰,我這麼分析。但是,也許換作你我,到了那個場合,也很可能會「惱羞成怒」。烏鴉落在豬背上,誰也別說誰。
避免「惱羞成怒」,有個練習方法,就是這句話:
「你對了,那又怎樣?」
對著鏡子每天說20遍。慢慢會變得更「成人」。
■. 3
那司機腦抽了嗎?
你看那司機的動作,特別是最後那一把方向盤,應該不是下意識打的。。
如果僅僅是嚇唬一下那婦女。一般會來個急剎車,摔全車人一下。要知道,公交司機腳下的活還是很利落的,一個急剎車能讓一個乘客從車尾翻著跟頭滾到車頭。
但不至於多嚴重,那婦女進拘留所。
但他似乎不是,雖然猜動機是不對的,但是我還是憋不住猜一下那司機的動機。
一個動機就是
「賭氣」
你賭氣過嗎?一生中總有過那麼幾次吧。
還記得那個賭氣的服務員嗎?一客人去火鍋店吃飯,服務員一點點服務不周,她對服務員一陣辱罵,然後服務員一賭氣,直接拎一壺開水,從頭到腳,嚴重燒傷。
有一次我孩子玩ipad,她玩過點,怎麼說怎麼不聽,就賭氣差點沒把ipad砸了。
你有沒有跟你另一半吵架,賭氣「不過了」的?
有沒有跟你下屬吵架,賭氣「我開了你」的?
賭氣,其實是一種「比誰先服軟」的博弈。而且,賭氣有一種消極的放縱成分。所以那個司機就在那十幾秒,跟女乘客槓上了:
你想死,方向盤在老子手裡,玩死你,看誰先服軟?
結果都玩完了。
還可能一個動機,就是真的嚇唬一下,但是那司機「託大」了。
我開車帶孩子,她已經大了,安全座椅不坐了,我讓她坐好,她非要鬧。我跟她說,一個急剎車,你會滾到前邊來的。她還不信。然後我就想在空馬路上真的踩一腳嚇唬她一下,以示懲戒。
我都這麼想,估計那司機心裡也這麼想。這女的太噁心,我得嚇唬她一下,打個彎,甚至讓車來點損失,然後她就傻了。
但是司機託大了,他一樣腦抽了,沒想到是在橋上。畢竟,公交車一路上在橋上走的時間很短。
結果一個轉彎,把大家送進了鬼門關。
但我想說的是,換你我是司機,是不是也有可能賭個氣,甚至「託大」了呢?
我們當然知道,有很多司機遇到這樣情況,會急剎車,停路邊,然後再跟那乘客計較。
但是,你真的沒有過腦抽的那一刻嗎?就是那幾秒鐘,你腦子一片空白,心想老子(老娘)玩死你。然後就動了手?
我現在回想我曾經的賭氣,曾經的惱羞成怒,深深的覺得,我TM就是一動物。
■. 4
所以怎麼破?
首先,這輛公交車不是小社會:一群冷漠的乘客,一個巨嬰般的婦女和一個胡亂使用權力的司機。
不要這麼想。
這就是兩個腦抽的人,一沒留神,玩大了,把自己和十幾個人的命給毀了的慘劇。
換你我,幾乎都很難避免。
大家肯定會喊,要理性,要冷靜,要守規矩。這點,大家肯定會儘量做到啦,但是你還是會腦抽的。人是個動物,理性是很動物晚期才發育出來的功能。
有人甚至還上綱到,中國人就是巨嬰,就是不守規矩。哪個國都有腦抽的,都有賭氣的,都有惱羞成怒的,中國14億人口,貧富不均,全民焦慮,遇到兩個正好腦抽的人太正常了。
所以,沒必要上綱上線。
那該怎麼辦?
哎,我只能說,血的教訓會讓大家改變。
因為,作為乘客,你過去沒意識到,跟司機懟會嚴重到這個程度;作為司機,你過去也沒意識到,賭氣,會嚴重到這個程度。
現在這個事發生了,你以後遇到事了,內心就多了一根弦。大腦裡會印刻上一道溝。
過去在飛機上,我看到有人還打開手機,會直接跟他說:不要開手機,會影響飛行的。我不會害怕他會懟我,無論男女。因為,我知道這是在跟生命比價值。(當然現在飛機上可以開手機,必須是飛行模式)
所以,當以後遇到這類事,相信更多人會直接跳出來。因為相比自己的生命,「好男不跟女鬥」、「玩死你」、「好好嚇唬你一下」就會變的不重要。你的大腦裡新印刻的那道溝就會起作用。
其次,我特別期待自動駕駛能快點來。
你再惱羞成怒,總不能跟機器較勁。而同時,機器是最理性的。我們說一個人超級理性,會把他比喻成機器。既然機器是理性的,那腦抽的概率就會很低。
美國那邊的一些城市已經普及自動駕駛了,咱們祖國,啥時候能啟動呀。
那如果機器也腦抽呢?
那我就認了。寧可被機器玩死,也不被人玩死呀。
再次,還是那句咒語:
「你對了,又怎樣」
每天對鏡子說20遍。
■. 5
祝願
這個秋天格外冷。
老天爺收去了不少人。
把李子勳老師收去做心理諮詢。
把李詠老師收去看綜藝節目。
把金庸大俠收去看武俠小說。
而今又收去了一車人,有80多歲的老人,有幾歲的娃娃,有那個一直很正直、突然一賭氣的司機,那個惱羞成怒的女士。
祝願他們在那邊能看到李詠老師的綜藝節目,金庸大俠的武俠小說,如果煩惱了可以找李子勳老師諮詢。
死者已矣,生者無憾。
Photo by Chris Liveran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