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經濟」為主題的德國CeBIT 2015於日前召開,展現了信息技術在未來世界經濟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和發展前景,但是無論「網際網路+」還是「工業4.0」都離不開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支撐。中國如果想要實現信息技術產業「自主、安全、可控」的發展目標,就必須建設強大的集成電路產業。
在本屆CeBIT 2015上,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力微」)展示了基於55納米及40納米工藝平臺及其衍生特色工藝晶片樣品引起廣泛關注。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舒奇表示,CeBIT 2015是華力微第一次在海外展會亮相,通過此次歐洲之行,尤其作為CeBIT 2015中央展區參展商,華力微的整體企業知名度及影響力在歐洲及全球得以提升,同時也對提升中國半導體代工企業的海外影響力起到促進作用。
特色晶圓工藝廣受關注
CeBIT是ICT頂級盛會,中國科技力量成為這次展會的最大亮點,超過760家中國企業參展,展示了「中國創造」的最新水平,涵蓋敏捷網絡、業務驅動的分布式雲數據中心、工業互聯、敏捷協作、智慧城市、全媒體、企業ICT服務等領域。但是,這些產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核心晶片的支撐,作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集成電路也成為本次中國軍團海外展示的重點。
「本屆CeBIT 2015展會,我們帶來了基於55納米及40納米工藝平臺及其衍生特色工藝晶片樣品,其中基礎工藝平臺包括55納米及40納米低功耗工藝,特色工藝包括55納米高壓工藝,55納米CIS工藝等。」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舒奇介紹,「55納米高壓工藝可以廣泛應用到手機、平板電腦等中小尺寸面板的驅動晶片中,在這一應用領域55納米工藝屬於全球領先水平。未來成長空間大小取決於手機、平板電腦等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成長速度。」
由於移動通信和物聯網發展前景看好,低功耗晶片、MEMS傳感器等需求擴大,低功耗工藝和特色工藝受到重視。華力微的技術展示順應市場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的工藝平臺開發除了追隨業界主流發展方向,還緊隨整個代工市場乃至ICT市場的應用變化。舉例來說,時下應用最為廣泛的移動互聯終端,諸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我們都有相關的特色工藝與之匹配。例如我們的55納米CIS(圖像傳感器晶片)廣泛應用於高端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之中,隨著小到移動互聯終端,大到汽車電子乃至整個未來物聯網時代,對圖像傳感都有廣泛應用,我們的CIS晶片產品將迎來爆發式的市場要求。」舒奇說。
立足高端,打造龍頭企業
儘管CeBIT的展示十分成功,同時從需求層面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並且全球比例還在不斷提升。但是當前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還存在小、散等問題,在許多集成電路細分領域,尤其是高端領域,我們仍然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甚至在某些高端領域還是空白,這些都是中國的從業者應去關注、去做工作的地方。而要想彌補這些不足,一方面需要抓好半導體製造這個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同時還要立足高端,打造龍頭企業,改變存在的「小、散」的產業面貌。
華力微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集成電路企業,聚焦於產業鏈中的高端製造部分,對當前我國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舒奇表示:「當前,中國IC產業每年還需要大量依靠進口,眾多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的成長需要有像華力微電子這樣國資背景的可靠的集成電路代工企業予以支持,只有可靠的集成電路製造工藝才能將更多的IC設計轉換為產品在ICT市場中搶佔商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集成電路代工環節就好比國家的基礎建設,其作用深遠而不可缺失。」
華力微自2010年成立,根據當時的市場應用情況,考慮到主流工藝趨勢及成本,從55納米工藝平臺起步,至今已成功推進到40納米工藝平臺,28納米工藝亦已投入研發。
(《中國電子報》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