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基尼環礁的核武測試CASTLE BRAVO(產生相當於1,500萬噸黃色炸藥效果)
海洋科學家證實,60多年前,美國在比基尼島(Bikini Atoll)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核試驗,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個曾經的核試驗所正在反擊,昔日的彈坑中如今珊瑚叢生。
比基尼環礁位於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可以在夏威夷和東南亞之間的火山島鏈和珊瑚環礁找到。1954年3月1日,美國在南太平洋試驗了一枚核彈,比基尼環礁的彈坑就是那次核試驗造成的。
那次核試驗中所使用的氫彈當量為15兆噸(megatonne),威力是美國轟炸日本廣島使用的原子彈威力的1000倍。爆炸使溫度達到5.5萬攝氏度(9.9萬華氏度),導致馬紹爾群島一些島嶼蒸發,留下了一個直徑2200碼,深約80碼的彈坑,120英裡外的島嶼都有震感。
核爆炸產生的火球直徑達5英裡,蘑菇雲籠罩於南太平洋100公裡的範圍,放射性塵埃物質甚至飄散到澳大利亞和日本。
澳大利亞生物學家理查茲女士與調查小組的其他成員潛入水下對遭核彈爆炸造成的彈坑進行了觀測。他們發現彈坑中有大量的魚類和珊瑚,儘管有些物種似乎已在該地區絕跡。理查茲說:「我不清楚自己會看到什麼,或許是像月球表面一樣荒涼的景象。但眼前的一幕令人難以置信。我們在珊瑚礁周圍看到了大量的魚類、珊瑚和其他生物,一切都在茁壯地成長,有些種群的確給人印象深刻。」
這些科學家的研究工作,還被列為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有關於太平洋海洋生物的電視系列《廣闊太平洋》(Big Pacific)的一部分。
為了做基因檢測,一名科學家在比基尼環礁收集樣本。Stephen Palumbi
Stephen Palumbi,史丹福大學海洋科學系Harold A. Miller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對於可能有助於民眾活得更久的研究,比基尼環礁的可怕歷史是一個很諷刺背景。透過了解珊瑚如何可以重新繁殖於充滿輻射的炸彈坑,也許我們能夠發現關於保持DNA完整無缺的新事物。」
然而,假設沒有感覺到輻射的影響是錯誤的。考察是以一尾突變鯊魚的報告開始。在潛到水下的氫彈坑附近後,這些研究人員認為他們追蹤到一尾缺少第二個背鰭的鯊魚,或許是輻射造成突變的結果。雖然生態系統似乎在「表面上」恢復,但是礁石依然受到它過去影響。
協助Palumbi的生物學研究生Elora López補充:「我們應該永遠不要忘記我們對比基尼環礁及島上居民所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從中學習一切,甚至是我們過去從未想過的事情。」
聲明:本文由優潛整合編寫自網絡,圖片來自網絡,視頻來自贊新聞。
更多潛水旅遊信息,課程安排,裝備購買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