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三歲小難民艾蘭孤獨地伏身海灘的畫面,也許你會重新思考家的意義。歐洲,是多年來難民嚮往的「天堂」,為避戰火和貧窮,一撥又一撥的難民背井離鄉,冒險來到歐洲。然而,一貫的文化衝突、湧入難民陷入的安全質疑、福利保障壓力,歐洲似乎正在失去耐心。加之巴黎暴恐襲擊和德國多發性血腥衝突,歐洲捲入了一個緊繃的非傳統安全怪圈,內部反難民的聲音越來越強。但在義大利小城裡亞切(Riace),這好像不是一個永恆無解的問題,由市長Domenico Lucano推動的收容計劃,讓難民融入歐洲,露出更多曙光。
裡亞切正在成為難民的「第二故鄉」。
十五年前,歐洲經濟正繁榮,這個位於義大利南部的中世紀小鎮,幾乎成了一個鬼城。鎮上大部分人一路北上、或是到國外尋找工作機會。裡亞切的房屋被廢棄了,學校瀕臨關閉。
時任裡亞切市長Domenico Lucano決定作出一些改變,他提出:由義大利政府出資,將被遺棄的房屋提供給難民,並對難民提供就業培訓,幫助他們融入新生活。圖為市長Domenico Lucano(最右)和移民在一起。
眼光長遠的Lucano有卓越的領導力,不僅為難民再造了新家,更為他們提供了融入新社會的能力。在裡亞切,移民們學習當地語言,與當地人互動並且獲得幫助生活的新技能。而這些移民也拯救了當地很多瀕臨消失的手工業。
從阿富汗逃到裡亞切後,Tahira在一家刺繡工坊做學徒,和當地人學習技藝的同時,她也學會了一些義大利語。
「在裡亞切,我不覺得自己是個外國人或者陌生人」。五年前,Rawda和丈夫以及女兒從索馬利亞移民到裡亞切,「在索馬利亞,我的女兒不能上學。現在我覺得很幸運,我給我的孩子創造了新的未來,他們將成為世界公民」。圖為Rawda在製作賣給遊客的手工工藝品。
如今,裡亞切也有了「二代移民」。很多孩子在這裡長大,說著流利的義大利語。
裡亞切走出「鬼城」,成為「難民天堂」,離不開市長Domenico Lucano的努力。
今年,Lucano被財富雜誌評為「50位世界最偉大的領導者」,這項榮譽,可以比肩教皇方濟各、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以及加拿大人氣總理賈斯廷·特魯多。「我的父母總是告訴我:要歡迎陌生人」,Lucano說。
如今,裡亞切吸引了來自20個歐洲以外國家的450名移民,佔了這個小城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當然,裡亞切不是天堂。並不是所有的難民都能在這裡輕易安家,從甘比亞來的難民Sheriffo (上圖、右)10個月前被義大利海岸警衛隊救出後,和妻子一起搬到了裡亞切。他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他抱怨說「政府的補貼是不夠的」。
不過,對於難民來說,天堂可能就是沒有戰火、可以平靜生活的地方。
願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