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越南政府舉辦某活動時播放我國愛國歌曲《歌唱祖國》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另一件相似的事是2014年9月上海某幼兒園老師在舉行學生活動時,播放日本歌曲《軍艦進行曲》。在體制相似的中越兩國發生同樣相似的事件,中國既是「當事者」,又是「旁觀者」,兩起事件放在一起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越南對中國的看法。
《歌唱祖國》是我國著名愛國歌曲,往往在國家會議、節日慶祝等重大場合播放或者歌唱,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曲。這首歌慷慨激昂、歌詞向上,是鼓舞鬥志、凝聚人心的佳作。《軍艦進行曲》是日本軍隊歌曲,伴隨著日本對外侵略,這首歌也成為日本軍國主義和軍事擴張的代表,一如日本對中國的舊稱「支那」,本是英語China的音譯翻譯,本身並無歧視或侮辱意思,但後來具有了強烈的感情色彩。
探究兩起事件的本源,無非是活動舉辦者上網搜索歌曲作為背景音樂,無意間搜到一首旋律振奮、磅礴大氣的無名歌曲,於是予以採用,不同的是中國幼兒老師搜到的是日本的《軍艦進行曲》,越南人搜到的是中國的《歌唱祖國》。在中國播放日本軍國主義歌曲,著實不應該,但無知者無罪,誤播歌曲事件本身不是有意為之,涉事者也不應受到處罰,只是在「漢賊不兩立」的傳統思想影響下,在今日民族主義抬頭的社會背景下,有意無意已經不重要,無意也可能受到處罰。最後的結果是越南播放《歌唱祖國》的人員受到處分,而中國事件中的幼兒園園長事發當時已被撤職。
越南事件是國防部舉辦「榮軍烈士節」晚會,《歌唱祖國》是作為越南國家主席阮晉勇上臺講話時的背景音樂使用,聲音畫面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同步播出,雖然後來被刪除,但已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可謂「事態嚴重」。若無法理解越南人的不滿,可以對比自身的感受,就會明白這絕不是一首歌的事。越南看中國,猶如中國看「仇敵」日本,中國人對播放日本侵略歌曲的容忍程度,就是越南人對中國歌曲的態度。窺一豹而見全身,透過兩起事件的對比,對我們來說應當警醒的是,越南已然把中國作為「國家世仇」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