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同行業賦能、跨行業賦能,但雙星的「野心」不止於此。
今年年初,國家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以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等為重點,實現源頭大幅減量、充分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路客貨車及家用汽車保有量急劇攀升,廢舊輪胎數量隨之大幅增長,成為工業固體廢物一大來源。
作為輪胎生產商的雙星,一直以來同樣深耕廢舊橡膠循環利用智能裝備的研發與製造。雙星聯合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解決了全球廢舊輪胎循環利用領域的17大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在河南省汝南縣建成了全球廢舊橡膠綠色生態循環利用「工業4.0」智能化工廠。
據介紹,在雙星的廢舊橡膠綠色生態循環利用工廠裡,一條廢舊輪胎通過裂解,可回收約45%的初級油、35%的炭黑、12%的鋼絲,8%變成可燃氣。裂解生產的初級油經過精煉,可以直接作為汽油或柴油使用;裂解生產的炭黑經深加工後,可用於輪胎、輸送帶等橡膠製品製造;裂解產生的鋼絲重新冶煉後可用於再生產;裂解產生的不凝氣經環保處理後可用於自身燃料,做到了對廢舊輪胎的「吃幹榨淨」。同時,工廠採用雙星自主研發、國內領先的除塵、除味裝備,對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處理,徹底解決廢舊橡膠產生二次汙染的問題,真正實現了「零排放、零殘留、零汙染、全利用」的目標。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雙星對廢舊橡膠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的方案,為全球廢舊輪胎裂解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模式,形成的模式經驗可以向更多城市推廣,為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化、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提供了重要思路,對推進「無廢城市」的落地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