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赫山區日安生態綠化有限公司生態養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

2021-02-08 湖南24小時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的規定,徵求公眾對「益陽市赫山區日安生態綠化有限公司生態養殖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一、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查閱途徑「益陽市赫山區日安生態綠化有限公司生態養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編制完成,公眾需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可登陸網站(連結:https://pan.baidu.com/s/1Kx3f2JPta8zmY6WXG2prbg提取碼:ge47)或通過電話、來訪等方式與環評單位聯繫。二、徵求意見的公眾範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範圍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三、公眾意見表的網絡連結公眾可登陸網站()下載並填寫公眾意見表。四、公眾提交意見的起止時間和主要方式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眾可通過電話、信函、郵件、來訪等方式與建設單位聯繫,發表對該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提交公眾意見表。二、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繫方式建設單位:益陽市赫山區日安生態綠化有限公司聯 系 人:晏喜紅聯繫電話:15197714161地址:益陽市赫山區泉交河鎮宮保第村毛家塘組三、環境影響報告編制單位的名稱評價單位:湖南知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聯 系 人:閔工聯繫電話:18692210584郵箱:215900625@qq.com地址:益陽市高新區鹿角園路123號益陽市赫山區日安生態綠化有限公司2021年1月8日 【來源:益陽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
    第二條 根據建設項目特徵和所在區域的環境敏感程度,綜合考慮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本名錄的規定,分別組織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 彭澤生態環境局開展對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
    為進一步壓實對轄區企業的監管責任,探索對企業監管的新模式,提升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落實企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彭澤生態環境局積極做好磯山工業園區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
  • 協會動態 | 走訪會員單位--深圳康雅生態環境有限公司
    近日,深圳市立體綠化行業協會秘書處走訪了副會長單位深圳康雅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康雅股份秘書長楊正洪向康雅常務副總經理謝勇介紹了協會的宗旨,並從國家及深圳市層面介紹了立體綠化的政策導向及發展趨勢。龍光——玖龍臺項目雙方深入探討了目前立體綠化遇到的技術問題及發展方向,謝總表示深受鼓舞,十分看好立體綠化的前景,要加強與協會合作,加大科研投入。
  • 《環境影響評價》雜誌 | 「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改革形勢分析和展望
    3.2.1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整合集成「三線一單」成果,形成全國「一張圖、一個清單、一套平臺」。完善細化分區管控要求,加強重點區域、流域成果銜接。建立健全成果應用與跟蹤評估機制,動態優化「三線一單」成果,研究推動「三線一單」入法。
  • 生態環境部部長信箱:關於項目是否涉及環境敏感區諮詢的回覆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來信: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及其2018年修改單中「四十九、交通運輸業、管道運輸業和倉儲業-176石油、天然氣、頁巖氣、成品油管線(不含城市天然氣管線):環境敏感區是指第三條(一)中的全部區域;第三條(二)中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地質公園、重要溼地、天然林;第三條(三)中的全部區域。
  • 華麗公司助力江蘇正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打造精品工程
    11月20日,華麗公司承接的江蘇正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項目順利驗收交付。
  • 寧夏金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成品活性炭環保技改項目
    寧夏金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成品活性炭環保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4號,生態環境部)的相關要求,現將本項目相關情況向公眾進行告知,公示內容如下:⑴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寧夏金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
  • 【項目案例】北京華夏綠洲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境內,羅九公路西側。擬修復坡面為土石混合坡面,坡度約45-60°。原坡面水土流失嚴重,土壤侵蝕劇烈,土壤乾旱貧瘠,土壤鹼性較大。邊坡中上部表層礫石較多,邊坡中上部流失的黃土堆積在坡面下部,下部黃土較厚。
  • 光汙染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的探討
    3 構建光汙染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的建議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明確寫入憲法。環境影響評價是踐行環境保護國策的重要途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從長遠來看,必須解決光汙染評價的問題。1、加強基礎研究。
  • 中鋼集團成立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1日,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中鋼大廈成立並揭牌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圖左: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夏;圖右:中鋼冶金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勝君)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中鋼集團在國家環保戰略指導下
  • 《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提請人大審議
    2021-01-06 09:05 來源:珠江環境報本報訊 日前,《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提請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該項立法是對1994年頒布實施的深圳市生態環境「基本法」《深圳經濟特區環境保護條例》的「大修」,以適應「雙區」建設需求,進一步突出對生態的保護與完善。為更好協同區域環境管理和具體建設項目環境管控,《條例(草案)》創設了區域生態環境評價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聯動機制:由深圳市政府根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等劃定生態環境管控區域,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 《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2020年版)包含的法律法規目錄
    《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指導目錄》)是落實統一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要求、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職能的重要文件
  • 【喜報】杭州綠亞成為省綠建協會生態立體綠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副主任委員單位!
    2020年6月13日,浙江省綠色建築與建築工業化行業協會生態立體綠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浙江偉達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隆重召開。領導給生態立體綠化專委會授牌朱鴻寅宣布了省綠建協會關於批准成立生態立體綠化專委會決定,杭州綠亞市政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偉擔任首屆副主任委員、秘書長。胡丹姿擔任副秘書長。會議表決通過了生態立體專業委員會的管理辦法。
  • 歡迎關注《環境影響評價》2021年第1期
    「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改革形勢分析和展望劉磊,韓力強,李繼文,王佔朝「十四五」時期我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優化探討汪自書,謝丹,李洋陽,呂春英,劉毅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成效與突出問題研析夏青,尤洋,馮亞玲,敬紅,邱立莉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大數據支撐體系發展與建議
  • 植物綠牆打造您的生態微環境
    城市環境的清潔系統牆面上的花園建築物的自然空調富有生命的藝術品 隨著城市人群工作壓力的不斷加大,城市空氣汙染的不斷加劇,人們開始追求「生態、自然、環保、低碳、個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公司打造的植物綠牆正是針對城市亞健康人群推出的產品,不僅能夠利用植物搭配美化室內空間環境,同時能夠降低PM2.5和甲醛等有害氣體對於人體的危害,提高綠視率,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通過科學的灌溉系統,且在無承重的空間運用多彩的植物搭配綠化,植物綠牆在越來越多的場所得到了廣泛應用。室內——綠色公共空間大阪國際機場航站樓
  • 寧夏坤輝氣化有限公司矽錳爐尾氣製造7萬噸合成氨項目
    寧夏坤輝氣化有限公司矽錳爐尾氣製造7萬噸合成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徵求意見稿公示我單位委託中衛市眾旺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編制的《寧夏坤輝氣化有限公司矽錳爐尾氣製造7萬噸合成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完成徵求意見稿,現根據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4號)第10條的有關規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形成後
  • 關注|四川宏洲森茂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分別完成了中國中鐵二院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裝配式生態擋牆項目的科學技術成果評審,並獲得科學技術成果評審證書。評審結論分別為: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加快產品推廣,結合現場應用 進一步深化產品設計。通過這兩項科技成果評審,意味著裝配式生態擋牆有著廣泛應用於中國鐵路支擋設計領域的能力。
  • 【動態】生態立體綠化專委會行業發展方向專題會議
    【第006期】   近日,生態立體綠化專委會就行業發展方向展開了專題會議。參與會議的有生態立體綠化專委會的各會員單位。
  • 【案例分享】蜂巢格室柔性生態擋牆護坡技術在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中的應用
    在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中的應用省道S103線西寧至甘禪口公路病害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項目(以下簡稱「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接帶。由於修建期間生態環保理念淡薄,加上氣候、地質條件複雜等因素,大部分公路邊坡呈裸露狀態,出現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和坡面垮塌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公路沿線的路域環境。西甘公路生態修復工程邊坡高陡、地質情況複雜、海拔高、植物生長季短和水熱條件差等特點,為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帶來很大的困難。
  • 生態公園 | 「生態湖濱,城市耕讀」雲南昭通省耕文化公園
    省耕公園以「生態湖濱,城市耕讀」為主題,利用天然地勢環境,因地制宜地將建築與自然融合,利用了中式造園手法,很大程度上還原了中國山水園林的建造精髓。省耕文化公園於2015年9月開工建設,公園以「生態湖濱,城市耕讀」為主題,以大師級作品「省耕賦」統領國學文化公園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