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村民看好病,我很高興,這是任何都不能比的。」——張利先
沙溪鎮甸頭村衛生室內,擠滿了前來就診的村民。「張大夫我有點咳嗽,已經好幾天了」,「我有些頭痛、胸悶」.「血壓高不高,吃過藥沒有?不要著急。」在衛生室,張利先笑著和患者一一親切交流,像家人一樣。
鄉村醫生張利先與另一位同事共同負責一千六百多位村民的醫療衛生工作。從醫23年來,張利先嚴謹的態度、精湛的醫術,受到遠近鄉鄰的交口稱讚。「村民有腰痛、腹瀉什麼的毛病,在我手上很快就好了,給村民看好病,我很高興,這是任何都不能比的。「從最初只懂得簡單醫療技術到可以嫻熟地診斷病情、對症施治,張利先的成長離不開村民的信任和感激,這是她堅定走下去的力量源泉。工作中只要有培訓的機會,她總是搶先報名,對於學習她有著無限的熱情與渴望。
提起參加善小的培訓,張利先表示感謝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善小公益基金會以及雲南省劍川縣的各級領導給予的支持與關懷,這次學習對她的行醫之路產生了深遠影響,面對病人更加得心應手,對於病症的識別有了更多更準確的判斷,治療上更有信心有把握。
「沒來上海學習之前,看病宗旨是把病快速治好,只治標不治本。遇到病人多用西藥、打針治療,回來後開始推行中醫適宜技術,村民們都能接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遇到感冒腹瀉的孩子,熱敷、推拿相應穴位就能治好。遇到關節炎、腰肌勞損的病人,會幫他們做理療。遇到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用耳穴壓籽療法,長期下來效果很好。
張利先與劉旭梅現場演示《婦女特殊時期常見病的中西醫康復治療》課程裡的的滾法,她們說通過參加培訓,一些手法得到了糾正,有很大的提升。
聽聞善小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來回訪,一期、二期參訓的學員紛紛趕來,小小衛生室擠滿了人,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團聚的喜悅,探討工作中遇到的病例。
學員楊華靜說:「上海學習回來以後,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認識了防未病理念,我告訴村民有些病吃點中成藥就行,平時要作息規律,加強鍛鍊,提高免疫力。」
學員王潤祉每天堅持練習中醫導引,村民們看到了紛紛跟著一起打,已經收了十幾個徒弟。「我患有腎結石,在輸尿管上半段,特別難排出,以前做過手術後又復發,我每天早晚堅持打導引,十幾天後竟然排出結石,到目前為止沒有痛過。一開始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練導引,因為這件事很多村民都拜我為師,我父母也每天跟著一起打。」
還有學員笑著說,除了在工作上的變化,生活上時間觀念更強了,情緒管理能力也大大增強,有的學員還成功戒菸戒酒.培訓時的難忘回憶縈繞在心頭,一時間大家感概萬千。
每天接診患者約12人左右,大多是感冒、發燒、關節炎患者
儘管大家工作繁忙,但他們仍然不忘翻閱在善小培訓時的課件和筆記,只要有時間都會看線上直播課,他們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去學習、去深造,更好的為鄉親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