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醫生悄悄資助困難癌症病患,這個南醫人有「俠骨」!

2021-02-23 南京醫科大學


席瑋是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的一名醫生,他多次對貧困患者施以援手,默默給病人打住院費,當病人問起時,他卻說這筆多出來的住院費是慈善捐助。

14年來,他為數十位貧困患者打款,多則5000元,少則1000元,在他眼中,「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每一分錢對於這些貧困患者來說都是生的希望。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視點發布了這條新聞,引起網友關注。

席瑋是南醫大附屬腫瘤醫院介入科副主任醫師、南醫大碩士研究生導師。他出生在醫生家庭,從小就對醫生這個職業充滿嚮往,被父母照顧困難病患的舉動所感染。席瑋一向都很熱衷公益事業,2005年,他遇到了一個來自農村的貧困患者,他決定幫他一把,給他捐款。自此之後,席瑋每年都會私下給3、4個貧困患者捐款。

「不矜名,不計利」,席瑋給病患捐款總是私下進行,從不大張旗鼓,也未通知病患及家人,只是默默將錢打入住院費中。當病患發現多出來的住院費時,他卻說,那些錢是慈善捐助。14年來,他幫助了數十位貧困病患,可是他們至今都不知道席瑋的善舉。2019年,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才發現席瑋為病患捐款的事,席瑋卻說,這些都不值一提。

其實,席瑋家並不特別富裕,但是他心存憐憫,看不得病人因無錢看病而飽受痛苦。有一年春節前夕,他遇到一位六旬癌症患者,那位老人孩子去世、老伴遠走,上手術臺都是自己籤的字。由於非常窮困,他連1萬多元的治療費都無法支付,席瑋便私下打了5000元到他的住院費中。席瑋說:「他所有親戚都借遍了,但是他已經是一個沒有經濟償還能力的人,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多長時間。」

席瑋告訴記者,由於病人已經是腫瘤晚期,他當時估計病人不會超過三個月的生存期。但是,為了讓這位病人好好過個年,他毫不猶豫地將辦年貨、包壓歲錢、回老家的5000元捐給了病人。那年春節,他們一家三口沒有回老家,都留在了南京,但是他卻覺得一點都不遺憾,「我想至少讓他過一個比較安逸的年。」

席瑋的善舉,也得到了他妻子的支持。席瑋告訴記者,他的妻子是一名護士,身為醫護工作者的他們有一種使命感,始終認為治病救人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他們剛上一年級的女兒始終以父母為驕傲,如今她也成為了一名小義工,會和父親一起到醫院看望患者,還說自己長大以後也要當醫生當護士。

素材來源 /龍虎網

鳴謝 / 邵海亞

編輯 / 蔡心軼

相關焦點

  • 有一種無奈,叫癌症終末期:病人如何才能「走」得有尊嚴?
    死,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也許當你見過癌症終末期病人面臨死亡的狀態時,就不會再那麼忌諱死亡了。得癌症之前還能一口氣跑幾公裡的老爺子,如今到了癌症終末期,瘦得像一根竹竿,身上插滿了大大小小的管子,看起來十分痛苦。王先生十分孝順,雖然父親得了癌症,但是他卻十分傷心,並表示,花再多的錢也要維持父親的生命。醫生卻建議王先生放棄對父親的治療,按照實際情況,王先生的父親已經屬於癌症終末期的病人,再醫治下去並無多大的意義,而且還會增加患者的痛苦。
  • 他是父母心中的孝子,無數病患心中的「小劉醫生」......
    在晶橋杭村衛生室工作的醫生劉竹松,為人溫和有禮
  • 寧夏擴大家庭困難幼兒學前教育資助範圍
    11月19日,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我區在總結開展學前一年教育資助制度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將資助範圍擴大到全區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
  • 考「骨」看癌症:史前時代的癌症病患
    2016年西班牙哈恩大學(Universidad de Jaén)和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dad de Granada)的考古研究發現,一具來自埃及南部Qubbet el-Hawa陵墓的女性貴族遺骸,其骨骼有嚴重的溶骨性病變,在她的頭骨和髖骨上,均可以明顯看見多處孔洞,這是乳癌患者在癌症末期典型常見的癌症骨轉移。考古學家因此推測這名女士是4200年前的乳癌患者。
  • 醫生護士聽過的病患臨終遺言,看完眼淚忍不住了
    有些病患們的臨終遺言是醫生護士這輩子都忘不了的……來源 | 英國那些事兒(hereinuk)
  • 有醫生建議:一旦有症狀、呼吸困難,立刻做這些…
    雖然數據顯示,大多數病患的症狀都是輕微的,一周內可以恢復。但一旦發生了持續性的症狀,在英國應該立刻向NHS 111求助。但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由於每個人機體的免疫反應不一樣,所表現的臨床症狀也有所不同。所以如何判斷感染症狀是輕微還是重症?什麼時候應該向NHS求助?近期英國《衛報》通過諮詢醫學院學者和醫生,向讀者提供如何在特殊時期保持健康的建議。
  • 黃浦好人|治病醫心:上海群力中醫門診部醫生韓龍惠
    16歲開始隨父學醫的韓龍惠,在近30年的從醫生涯中,始終奮戰在群力中醫門診部的第一線,用誠心仁術及價廉效彰的特色草藥,為諸多癌症病患守住了生命中最後一道防線,獲得了上海市勞模、上海商業服務品牌(個人)、黃浦區醫務工匠等稱號。 來韓龍惠醫師處看病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癌症患者,甚至有許多是晚期病患。
  • 曾為陶勇醫生擋下致命刀,她做了這個決定…
    「捐出來,當她說出這個決定之後,我著實有些驚訝。」
  • 一位腫瘤科醫生的忠告:癌症患者必須了解的真相
    【提醒:得了癌症怎麼辦】肺癌、被判活不過100天,6年過去仍健在的腫瘤科醫生提醒3句話:1、再好的藥也救不活心死的人。得知患癌症後,精神和意志立即垮了,再高明的醫生、再好的治療方案、再好的藥物,都救不活一個「心死了的人」。
  • 這個育苗班幫困難兒童圓藝術夢
    9月20日上午,由市民政局、團市委、市福彩中心和團區委共同主辦的「福彩圓夢」—2020年肇慶市福彩育苗計劃在端州區青少年宮舉行開班儀式。
  • 當醫生把病情先告訴患者本人之後......
    據臺媒報導,有病患家屬不滿醫師先把病情告訴患者本人而不是家屬,氣得大罵醫師害患者沒有求生意志,還說醫師是「殺人兇手」、「沒有醫德」
  • 紀念哈姆立克醫生
    有趣的是,在2016年5月哈姆立克醫生在他居住的辛辛那提退休中心第一次他自己實施了這個急救法挽救了一名食物窒息的婦女。哈姆立克醫生因為這個急救方法而聞名世界,但是,他還有其他的發明也同樣有意義。哈姆立克胸管排放閥門(Heimlich Chest Drain Valve),是一種單向閥門避免空氣和血液回流,在越戰中拯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
  • 台州王醫生出名了
    日前,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畫的一幅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醫囑左邊從上到下畫有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每個圖案右側都貼著一排從藥盒子上剪下來的標籤,每個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兩個小圓圈。這幅手繪醫囑,是王醫生為他的一位老年病患陳阿公準備的。陳阿公今年83歲,身患糖尿病已20餘年,並患有嚴重糖尿病足,腳部潰爛。自王醫生2018年被派駐三門縣人民醫院醫共體港南分院起,陳阿公就成了王醫生重點關注的病患。
  • 冒寒下鄉、奉獻愛心 -----南村人在青島聯誼會走訪資助家鄉學子
    2020年1月18日上午,南村人在青島聯誼會對南村鎮家庭困難學生進行了走訪資助活動。
  • 醫生給病人墊錢:一場特別的術前談話
    視頻截圖:患者母親視頻截圖:醫生為病人墊錢視頻中的主角是北京市協和醫院的一名醫生,正在和病患的家屬商量籤署手術同意書的事情由於病患的疾病是「心臟副神經節瘤」,手術風險極高,按照協和醫院的規定,必須有第三方律師在場。其中涉及到一個費用問題,800元律師費的一半,400元需由病人家屬來承擔。聽到這裡,患者家屬突然表示「如果需要交這個費用,我就不做手術了」。
  • 【百日會戰之星】暖心守護 望城公安的「俠骨柔腸」
    11月2日晚上8點,處置完警情的龍琳在回所途中,發現有兩名老人坐在路邊,旁邊還倒著一臺電動車,他馬上下車詢問,原來這兩位老人是夫妻,剛走完親戚回家,可是天色已晚,電動車車燈也壞了,視線不清導致兩人摔倒在路邊,老婆婆也因此扭到了腳,正在兩人束手無策之時被民警及時發現。
  • 布蘭登堡州爆出癌症藥物醜聞
    關於涉嫌在希臘被盜的癌症藥物醜聞,波茨坦檢察院周四將司法檔案遞交到布蘭登堡衛生部。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藥物是否對健康構成威脅。 據稱布蘭登堡一藥品經銷商銷售希臘涉嫌被盜,藥物效果不明的癌症病患用藥。藥品被盜案於2016年12月發現。波茨坦檢察院從2017年4月介入調查。布蘭登堡當局2017年6月才禁止與該藥房進行交易。
  • @60+男性:血小板高,癌症前兆?
    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學家便已發現,血小板與癌症似乎有某種關聯,許多癌症患者體內血小板數量都會升高。而且,血小板數量越多,病情往往越嚴重,存活期也較短。在一項由NIHR資助並發表在《英國全科醫學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來自臨床實踐研究數據鏈和國家癌症登記與分析服務中心的數據,分析了近30萬名血小板計數較高的患者的記錄。他們發現,這些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即使只是稍有提高,一年後被診斷為癌症的機率也會顯著增加。
  • TED:還在與癌症做鬥爭嗎?簡單的血液檢驗能儘早發現癌症
    相較於一藥治萬病的癌症治療方式,現在有一種全新等級的藥物能依照癌症的基因檔案,以標靶方式進行治療。現在對這樣量身訂做的藥物有一個專有名詞,即「標靶治療」。這種藥讓當今的醫生能為病人量身訂做適合的治療,還有許多藥物正在研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