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給病人墊錢:一場特別的術前談話

2021-02-13 醫脈通


(點擊觀看視頻。視頻來自騰訊視頻網)

視頻截圖:敏感而複雜的錢

視頻截圖:花蘇榕

視頻截圖:患者母親

視頻截圖:醫生為病人墊錢

視頻中的主角是北京市協和醫院的一名醫生,正在和病患的家屬商量籤署手術同意書的事情。由於病患的疾病是「心臟副神經節瘤」,手術風險極高,按照協和醫院的規定,必須有第三方律師在場。其中涉及到一個費用問題,800元律師費的一半,400元需由病人家屬來承擔。

聽到這裡,患者家屬突然表示「如果需要交這個費用,我就不做手術了」。從患者母親的陳述來看,他們家庭比較困難,這位老母親淚流滿面,不斷重複著「怎麼可以拿兒子的救命錢來交這個費用……」這時候醫院的年輕醫生突然對律師說,「我替他出這個錢行嗎?」律師同時記下了他的號牌。

短短一句話讓患者老母親感動不已:花大夫為了給我們治病跑前跑後,付出辛苦,付出行動,剛剛這一句「你不拿我拿」,我很感動!無論如何我不能讓你拿,我再窮,寧可不吃飯,也要把這個錢擠出來自己拿……

一個沉重的話題,卻收穫了兩份感動。

其實,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很多很多。看完這短短3分多鐘的視頻,我們不必去探討什麼大道理,也不必將這件事情上升到一個怎樣的高度,這短短3分多鐘的視頻,我們看到的只是感動,為醫生,為患者,還為了一份理解。

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醫生,還有很多醫生給病人墊錢這樣的事情在感動我們。

人心,不會那麼容易得病。

(來源:醫脈通)

歡迎您關注「醫脈通」微信公眾帳號。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彈出菜單後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一天:忙碌的麻醉科醫生
    在醫院裡,不是所有醫生都穿白大褂。
  • 「醫生忙著殺病毒,病毒忙著殺病人,病人忙著殺醫生.」
    這兩天全民防疫,醫生和護士又衝到了危險的最前線。可就在昨天下午,一則突發新聞異常地扎眼。1月20日下午2點左右,北京朝陽醫院的多名醫生被一名男子用菜刀追砍,一名帶孩子看病的患者家屬被誤傷,現場有大量血跡。其中受傷最重的是眼科主任陶勇,後腦勺和胳膊多處被砍傷,手掌肌腱及關鍵神經也受傷嚴重。
  • 醫生的職責之二:幫助病人好好的死
    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用盡武器救人的醫生,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讓病人活下去,而是助人善終。作為醫生,面對生死,心中會有更多掙扎嗎? 晚上八點,臺大醫院燈火輝煌。草草吃著麵包當晚餐,外科監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 醫生解開病人的衣服準備急救,但看到病人胸前的紋身後,他愣住了!
    醫生馬上給他進行檢查,發現他身上的酒精含量過高,脈搏也逐漸變慢,情況非常危急。如果這個時候不進行急救,這個病人的生命可能就這麼結束。然而,就在他們打開患者的衣服的時候,他們都定住了..這個患者身上有一個紋身。身上有紋身的人很常見,長期面對各種患者的醫生對這些也習以為常。
  • 拒收患者600元紅包的小劉醫生,小編盜你圖了!
    「今天給自己管的一個病人換藥,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患者家屬)硬塞600元錢給我,我當場拒絕,僵持近十分鐘(老人邊說邊哭,說去過很多醫院沒有遇到過我這麼好的醫生
  • 手術前,醫生發現病人手心寫了兩句話……
    ——『醫生,辛苦您了;謝謝您,醫生』。」「雖然一天的手術很辛苦,但心裡還是暖暖的,感謝這些可愛的病人,一個醫生的成長、提高離不開你們的信任與支持!」配圖是手心寫滿字的兩隻手。晚上9點多,這條動態在朋友圈裡已經刷屏..
  • 一場瘟疫,兩種醫生
    原標題:一場瘟疫,兩種醫生作者:屈穎妍2020-01-24 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1月21
  • 市醫院:一名麻醉科醫生的自述
    記得小時候去看病,有的醫生不太友好,態度有點差,甚至有一點兇。那時我就對自己說,長大以後我要當醫生,當一個態度和善讓病人喜歡的醫生。高中畢業後,我如願考上了醫學院校。大學畢業後,我如願成為一名麻醉醫生,分到了騰衝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從此開始了十年的行醫生涯。這時候我才知道,讀書時候的苦,和工作後起來,根本不算什麼,用我師父的話說,「從醫就是開始下苦海」。每天早晨8點準時到達醫院交接班,和其他醫生討論當天的手術危重患者,開始接病人,打麻醉。9點,外科醫師開始手術。
  • 北京三甲醫院辭職醫生爆料:有的醫生月收入1000萬……
    「我遇到很多惡性腫瘤的病人,中末期了,他們的表現是各種各樣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教師,和我母親一樣年紀,得了癌症,她的愛人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老夫妻之間互相照顧。有一次,她來醫院做化療,床位很緊張,她和愛人只能在公共區域等待。那是個秋天的下午,太陽從西邊的窗戶照進來,人的輪廓就好像剪影一樣。
  • 北京三甲醫院辭職醫生揭秘:有的醫生月收入1000萬……
    「我遇到很多惡性腫瘤的病人,中末期了,他們的表現是各種各樣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教師,和我母親一樣年紀,得了癌症,她的愛人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老夫妻之間互相照顧。有一次,她來醫院做化療,床位很緊張,她和愛人只能在公共區域等待。那是個秋天的下午,太陽從西邊的窗戶照進來,人的輪廓就好像剪影一樣。
  • 航班上 醫生用牙籤救治癲癇病人!
    航班上 醫生用牙籤救治癲癇病人來源:新民網由新疆喀什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CA1478)上,一名男乘客突發癲癇
  • 永康骨科醫生,拄拐杖為小病人手術,帥過趙啟平!
    「醫生是人不是神,多年的醫學教育,始終會把病人的須求放在第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心勿須質疑」這樣的一句話,說出了不少醫務人員的心聲。 意外受傷 但答應好的手術不能有「意外」陳為是骨一科小兒骨科的專家,7月20日中午11點多,當他拄著拐杖來到醫院,準備給6歲的小女孩手術時,醫院的同事都有些震驚。
  • 朋友只給醫院交了1元,醫生毫不猶豫…
    9月3日18點,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二科病房依然是一片忙碌,值班醫生和護士們不停地在病房穿梭。忽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 婦二科嗎?我是急診,馬上送一個宮外孕病人,請準備一下!」 很快,急診科平車護送著病人來到了病房,做好準備的劉芳副主任醫師、劉秋紅值班醫師及江雅妮、謝海豔護士立即接診了患者。
  • 病人、家屬、醫院究竟誰能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別的國家這麼規定…
    從以上法律法規看,術前籤字制度的立法思想是:術前籤字是手術必要的前置程序,在符合診療條件情況下,由於患者或其近親屬不籤字而導致的不良後果由患者承擔。在榆林產婦事件引發熱烈社會討論的同時,人們不僅對馬茸茸的遭遇感到惋惜,也不可避免地對複雜的術前籤字制度產生了意見分歧。產婦沒能自己做主選擇生產方式,成為整個悲劇爭議的焦點之一。
  • 病人生命垂危!急救醫生看到了什麼...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死
    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名70歲老翁被送達急診室時已經失去意識,醫生發現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過高,脈搏慢了下來,如果不進行搶救恐怕將會沒命。不過就在醫生掀起他的衣服,準備為他施行心肺復甦術時,這位老翁胸前的刺青,讓在場所有人不知該如何是好。
  • 病人說:外科醫生真的好喜歡八卦啊……
    導讀:關於外科醫生在手術中聊八卦的事,醫生們寫過不少文章來說這事兒了,這一次,換個角度,聽聽手術臺上的患者怎麼說
  • 最美女醫生值完夜班為病人義務彈鋼琴2小時
    「音樂有治癒人的力量,可以使人忘掉煩惱,忘掉悲傷。」  在學醫之後,特別是參加工作這些年,王佳婉接觸到了很多病人,他們不但有身體上的病痛,因為病痛的折磨,精神上也倍受打擊,情緒低落。「醫者仁心」一方面應該全力以赴挽救病人的生命,治好他們身體上的疾病,另一方面,也要最大限度使他們心情舒緩,精神愉快。
  • 【尋法制新聞人物之二】醫生民警兼管教民警王俊華
    王俊華,女,現年35歲,2006年9月參加工作,2012年10月考入龍陵縣公安局,大學文化,一級警司,現任龍陵縣看守所醫生民警兼管教民警。獄醫工作對監所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2017年實行涉毒特殊人群應收盡收以來,共收押懷孕婦女20人,除1人在押,2人釋放外,17人均安全生產,在整個孕期,定期帶其產檢,為其加餐,發放營養品,談話教育,確保所有孕婦身體,心理均健康;共收押傳染性疾病患者17人,每天按時為其發藥,監督其服藥,定期複查,確保監區內無一人被傳染;共收押嚴重疾病患者12人,除發藥,監督服藥外,每年三百六十五天,24小時隨喊隨到,及時處置危重病人,陪送患病的在押人員到醫院治療
  • 成長 | 感謝有你,我的標準化病人!
    「你做醫生的必須給我解決問題,否則今天我就不走了。」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教室裡,一位情緒焦躁的女士突然推門而入,一把拉住身穿白大褂的醫生說。旁邊,醫學院的教學老師和同學觀察著這位醫生會做出怎樣的臨場反應。這是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8年制學生的一堂醫患溝通課程,彭女士扮演一位情緒失控的患者,醫學生則扮演值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