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甲醫院辭職醫生揭秘:有的醫生月收入1000萬……

2021-03-05 高端培訓

「我遇到很多惡性腫瘤的病人,中末期了,他們的表現是各種各樣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教師,和我母親一樣年紀,得了癌症,她的愛人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老夫妻之間互相照顧。有一次,她來醫院做化療,床位很緊張,她和愛人只能在公共區域等待。那是個秋天的下午,太陽從西邊的窗戶照進來,人的輪廓就好像剪影一樣。我從辦公室出來,看見她把腳踩在愛人的腳上,她的愛人從後面抱著她,兩個人一步一步往前挪,像是在做遊戲,旁若無人。」

「另外一個女患者也上歲數了,得了癌症,脾氣不太好,經常和別的病人、家屬吵架。那時候我負責她,每次做完穿刺、放腹水之後,會陪她說幾句話。有一天,我要去別的病房了,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嗚嗚地哭了起來,說『大夫你別走,別的大夫都不管我,就你管我,我不希望你走。』她就這樣一直攥著我的手……這個病人像我媽媽一般年紀,這樣地依賴我,那時我覺得自己是重要的。」

「內心能得到這種滿足感,比我掙了多少錢,或者買了多大的房子的幸福感會持續得更長一些。」

「可惜後來,這種感受越來越少了。當我成為主治醫生,就不直接接觸病人了,給病人量血壓、換藥、查體、詢問病史這些事都是下級大夫負責的,我最多就是早上查房時看一眼病人,做完手術再看一眼。」

「到最後是什麼狀態呢?完全就像是走過場,就是流水線。我經常替別的大夫做手術,術前我都不知道病人是誰,不知道他/她長什麼樣,看一看病歷,就開始了。手術之後我都沒見過這個病人,病人就出院了……人情上的反饋越來越少。我甚至感覺自己像一個賣肉的。」

「壓力真的很大,有時感覺自己完全就是不負責任的,但是我沒有任何辦法。」

「我在這家醫院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還是舊樓,牆皮都往下掉。後來醫院的新樓越蓋越多,大夫的工作條件還是那麼差,所有的年輕醫生擠在一個小屋子裡面,搶電腦、寫病歷。一個屋子裡只能放10臺電腦,有40個醫生去搶。」

「但這並不是主要的問題。能在國內做醫生的人,就不會在乎工作環境有多差、工作強度有多大。以我現在的年資來說,已經熬過了最苦的階段。但重要的是,最初想學醫的心態是不是和現在的心態相符合。如果不符合,人就會很失落、迷茫,然後隨波逐流。時間久了,負面的壓力會越來越多,最終讓我離開。」

相關焦點

  • 北京三甲醫院辭職醫生爆料:有的醫生月收入1000萬……
    有一次,她來醫院做化療,床位很緊張,她和愛人只能在公共區域等待。那是個秋天的下午,太陽從西邊的窗戶照進來,人的輪廓就好像剪影一樣。我從辦公室出來,看見她把腳踩在愛人的腳上,她的愛人從後面抱著她,兩個人一步一步往前挪,像是在做遊戲,旁若無人。」「另外一個女患者也上歲數了,得了癌症,脾氣不太好,經常和別的病人、家屬吵架。那時候我負責她,每次做完穿刺、放腹水之後,會陪她說幾句話。
  • 深圳兒童醫院175名醫護人員辭職,真相是這樣的!
    近日,深圳衛視的一則新聞《深圳兒童醫院175名醫護人員辭職》再次引起人們對醫護人員的關注。新聞中提到,2011年到2015年深該院共有36名醫師及139名護士辭職。根據深圳市兒童醫院的統計,去年該院完成門診、急診量187萬人次,出院病人5.7萬人次,住院手術量2.1萬例,而全年該院在崗的執業醫師僅有351名,醫生嚴重超負荷工作。全國放開二胎生育,現面臨兒科醫生緊缺問題!全國兒科缺口20萬,多家醫院兒科停診!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苦不堪言,兒科醫生加班加點是常事,忙到什麼程度?看看這位兒科醫生的辭職自白書就知道。
  • 大型三甲醫院醫生開診所,未來十年將成主流!
    如今,臺灣民營醫院床位佔七成左右,公立三成。臺灣醫師在民營醫院執業的比例超過七成。臺北居民區的大街小巷診所林立,其中不乏公立大醫院醫生出來開辦的診所。周正成小兒診所就是其中一家。他又在診所看病,又在臺大醫院出門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
  • 年僅29歲醫生跳樓身亡!是什麼擊垮了年輕的生命?
    調查顯示: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對全國136家醫院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50.8%的醫護人員感到工作負荷過重,其中醫生群體為64.5%。超過40%的醫生日工作時間多於10小時,僅有33.6%的醫護人員感到自己的睡眠充足。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的醫護人員僅佔46.7%, 兒科專業比例最低,只有39.6%。
  • 曝光:高收入整形美容醫生的三大秘訣
    給她解答以後,我便想延伸說一說整形醫生之間的差距,是哪些因素影響醫生的收入?高收入的整形美容醫生有哪些秘訣?我知道很多魚粉一定猜的是把從業經歷放在第一位。為了成單和謀取提成,給求美客人草率承諾誇大和吹噓,這是沒有醫德的一種體現,沒有醫德的整形醫生只能賺一時,終究會造成自食其果的局面。醫德高尚的醫生的才能擁有客戶信任,才能有回頭客和口碑,正是如此才能長久獲得更高收入。哪些能表現出一個整形醫生是否有責任心?
  • 23名急診醫生集體辭職,這家醫院恐遭降級!
    目前林口長庚醫院證實,確實有約 10 位醫師提出離職意願,院方已積極挽留,若離職情況嚴重,又無法補足醫師人數的話,醫院恐怕會被降級。是什麼引發大量急診醫師辭職?對此,長庚醫院發言人李學禹表示,可能有以下原因:1、醫院調整了急診流程。
  • 達州正健醫院「北京三甲特需專家•夫妻性福門診」 成立僅半月門診量達三百!
    本報訊,記者昨日從達州正健生殖健康專科醫院獲悉,該院開辦的「北京三甲特需專家·夫妻性福門診」於11月30日正式揭牌
  • 大批醫生脫離公立醫院,診所火了!
    ,其中不乏公立大醫院醫生出來開辦的診所。他又在診所看病,又在臺大醫院出門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後來,臺灣鼓勵引導醫生多點執業或者自由執業,慢慢地在外執業的醫師嘗到了甜頭,如今在民營醫院執業的醫師約佔七成。公立民營醫院比例反轉帶來的是臺灣醫療品質的上升,醫療資源的均衡化,病人看病的便利化。
  • 醫生的醫生:病理醫生
    其實不是的,中國最缺的醫生,是病理科醫生。據國家衛計委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有執照的病理醫生僅有9000餘人,按照每100張病床配備1名-2名病理科醫師計算,缺口高達4萬-9萬人。很多醫院,對病理科的發展並不重視,在很多人的眼裡,病理科也不重要。可是,在我外科醫生眼裡,病理科醫生又是怎麼樣的呢?兩年前,我去新疆做援疆醫生。
  • 臺灣如何給醫生發工資?如何確定醫生工資標準?
    在30多年前,臺灣的公立醫院也充斥著「以藥養醫」和紅包文化,但是臺灣經過30多年努力,在很大程度解決了已遺留問題。30多年前,臺灣公立醫院醫生工資由政府編列預算支出,醫院不再向病人收取醫師診療費。教會醫院等私立醫院也參照公立醫院的工資制度。臺灣醫生當時的收入並不高。
  • 三甲醫院主任掛號費漲價,一次1000元!
    ▍特需掛號費漲了近5倍 日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的一則漲價通知在業屆流傳。通知表示,該院上海市名中醫劉嘉湘教授榮膺「國醫大師」稱號,自2017年9月起,特需門診掛號費調整為1000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是全國示範中醫院、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官網對這位名醫有詳細介紹:劉嘉湘,男,1934年6月生,福建福州人,國醫大師、龍華醫院主任醫師、終身教授等。 據《醫學界》報導,此前劉嘉湘的特需門診掛號費一直是268元。
  • 值得借鑑:臺灣大批醫生脫離公立醫院,診所火了!
    ,其中不乏公立大醫院醫生出來開辦的診所。他又在診所看病,又在臺大醫院出門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公立醫院佔九成,醫生和病人也集中在大醫院。後來,臺灣鼓勵引導醫生多點執業或者自由執業,慢慢地在外執業的醫師嘗到了甜頭,如今在民營醫院執業的醫師約佔七成。公立民營醫院比例反轉帶來的是臺灣醫療品質的上升,醫療資源的均衡化,病人看病的便利化。名醫離開大醫院自己開辦診所臺灣周正成小兒診所是臺灣的明星診所。
  • 為死亡醫生擔責,他讓安哥拉內政部長辭職
    反對黨人士則要求內政部長和警察局長辭職。安哥拉最大反對黨秘書長Chicuamanga告訴媒體,該國最高領導人「本應在事件發生的最初幾個小時內站出來譴責這一行為,並表示與死者家人團結一致」。針對此事,Chicuamanga要求內政部長和警察局長辭職,並強烈譴責警方執法的過分行為。
  • Ya,91年,168cm,三甲醫院醫生,成熟善良
    Ya,1991年5月出生,身高168cm,體重58kg,湖北天門人,戶口湖北武漢洪山區,現工作和居住都在武漢洪山區。本科畢業於湖北民族大學,研究生畢業於大連醫科大學,現是洪山區街道口某三甲醫院醫生,短婚未孕(疫情前結婚,疫情結束後離婚),無子女,漢族,屬羊,獅子座,無宗教信仰,不抽菸不喝酒。
  • 廣州7家醫院30名醫生推薦假冒奶粉
    據材料顯示,廣州市衛健委近期調查查實,7家醫院共30名醫生向81名嬰幼兒推薦使用相關固體飲料。圖/家長林女士提供30名涉事醫生中,推薦方式包括使用本院內「處方」、院外「處方箋」,以及採用口頭、小紙條、卡片等形式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遭家長公開舉報。多款產品被指由兒科醫生背書,銷售網絡緊鄰醫院,繞過監管重重關卡,成為「過敏寶寶」腹中餐。
  • 北大醫院醫生被孕婦家屬毆打,判了!
    去年10月12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醫生
  • 患者1600萬醫生僅2萬多 社會歧視風險高精神科現「醫生荒」
    今天,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掛牌成為華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和第九臨床學院。揭牌儀式上,同濟醫學院校長陳建國透露,打算增設精神衛生系本科專業,培養和輸出更多的精神科醫生。精神病人20年翻了10倍市衛計委主任陳紅輝介紹,社會競爭加劇,生活工作壓力增大,我國精神障礙患病率上升十分明顯。
  • 新聞澤要:醫生微博上曬了一件羽絨服,全國網友都炸了!
    這兩天成都一位醫生火了,這位醫生叫任黎明,是成都某三甲醫院泌尿外科的一位副主任醫師,那他怎麼就火了呢?還有的人質疑這位醫生的收入來源:你一個執業醫師,花錢這麼大手筆,是不是收紅包收來的?是不是吃醫藥回扣吃來的?不過也網友支持這位醫生:人家憑本事吃飯,你們有什麼好噴的?
  • 快報|晉城市三甲醫院大陽籍專家第三期義診活動圓滿結束
    晉城市三甲醫院大陽籍專家第三期義診活動圓滿結束2020年10月17日,周六,天氣格外晴好,秋陽高照,風清氣爽。這本是一個陪著家人賞秋出遊的大好日子,可是他們卻穿起了白大褂,風塵僕僕踏上了回家的行程,參加晉城市三甲醫院大陽籍專家第三期義診活動,踐行醫者仁心、服務鄉親的初心使命。
  • 又一國家出臺法規,公開醫生收入!
    節前,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發布了關於醫生付款信息披露的規定,這被視為加拿大最全面的醫生付款信息披露。這些規定符合阿爾伯塔省醫療保險法(AHCIA),該法要求衛生部門從截至 2018 年 3 月 31 日的財政年度開始,每年披露所有以按次計酬向醫生支付的醫學服務費用情況,披露信息包括醫生姓名以及向其支付金額的所有公司名字、年度總金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