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解析!病人、家屬、醫院究竟誰能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別的國家這麼規定…

2021-02-23 律新社

我國術前籤字制度,現行法律法規有一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1982衛生部頒布的《醫院工作制度》第40條:「實行手術前必須由家屬或單位籤字,緊急手術來不及徵求家屬或機關同意,可由主治醫師籤字。」

1994年國務院頒布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徵得患者同意,並應當取得其家屬或關係人同意並籤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時,應當取得家屬或關係人同意並籤字。」

《執業醫師法》第24條規定:「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

《侵權責任法》第60條規定:「醫療事故的免責事由有三項一是患者或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範的診療,但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其二是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三是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從以上法律法規看,術前籤字制度的立法思想是:術前籤字是手術必要的前置程序,在符合診療條件情況下,由於患者或其近親屬不籤字而導致的不良後果由患者承擔。

在榆林產婦事件引發熱烈社會討論的同時,人們不僅對馬茸茸的遭遇感到惋惜,也不可避免地對複雜的術前籤字制度產生了意見分歧。產婦沒能自己做主選擇生產方式,成為整個悲劇爭議的焦點之一。

有人認為,醫院應該採取更靈活的制度更人性化地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案;其他人則認為,醫院通過術前籤字制度實現自我保護,是目前緊張的醫患關係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一制度不僅是對醫院行為的規範,也是對醫院自主權利的保護。

然而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在榆林事件中,產婦的主觀意願被忽略,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悲劇。無論是醫院還是家屬,在相互指責之前,如果都能從產婦的角度出發,多去關心和關懷經歷巨大陣痛的準媽媽的感受,兩個生命或許就不會因此消逝。

對比之前提到的幾個其他國家的相關制度,我國的術前籤字制度可以更多考慮患者的意見。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家屬和病人本人的意見不一致時,制度也應提供空間多考慮病人的感受和意願,對病人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一)審判案例

1. 案號(1995)和民初字第461號

2. 案號(2013)穗海法生民初字第180號

(二)法律法規

《醫院工作制度》(1982)第40條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1994)第33條

《執業醫師法》第24條

《侵權責任法》第60條

相關焦點

  • 籤「麻醉知情同意書」你怕了嗎?
    有不少人聽到麻醉醫生講到麻醉相關的併發症及風險,病人及家屬都顯認為是麻醉醫生在推卸責任,或者是為了嚇唬病人,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保證麻醉安全是麻醉醫生的職責,每位麻醉醫生都會把保障麻醉病人的安全作為一生工作當中的頭等大事,沒有哪個麻醉醫生會拿病人的生命以及自己的職業生涯當兒戲。
  • 英國發放棄急救同意書,老人被迫籤字承諾:自己判自己死刑
    據英國媒體近日報導,英國多地養老院及診所向老人發放了"放棄急救同意書",以此要求老人承諾,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惡化時不會叫救護車,收到同意書的都是年邁且體弱者
  • 【關注】知情同意:對抗父權主義的利器
    最近身體常常跟我鬧彆扭,搞得我不得不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在臺灣看病最大的感受是醫生都比較和藹可親,往往會花好長時間來跟你解釋病況、病因、治療方案及其原因等。與臺灣的醫務社工聊起上海看病難的經歷,他們安慰我說: 「上海的醫患比太低,醫生少、病人多,醫生可能沒那麼多時間吧。」但我覺得這或許可以看作是父權主義的殘餘影響在服務領域中的表現。
  • 英國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老人被迫同意:感覺自己被判了死刑
    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醫院將床位轉移給年輕人,老人只能哭喊:「救救我,我也想活下去。」然而在英國,有些老人比她更慘。01養老院老人被迫籤放棄急救同意書4月7日,根據相關報導,英國多地的養老院及診所向患者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他們要求老人在該同意書上簽字,以此承諾如果感染新冠肺炎且病情惡化時,不會叫救護車。
  • 籤了手術同意書,醫院就可以免責嗎?——律師「以案釋法」之周四人身財產保護
    案情簡介醫院告知王某要進行手術,王某及其家人同意並籤訂了手術同意書王某的家人要求賠償,醫院以術前已籤署手術同意書為由拒絕賠償,法院是否支持?籤訂手術同意書,意味著患者或者家屬同意進行手術,並且知悉了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醫療風險,這是醫院的告知義務,也是患者或家屬行使選擇權的結果。
  • 家屬代籤你能接受麼?
    FOR 工作人員對於🏦工作人員來說,需要本人籤字的業務,那必然是高風險業務,那無論如何都需要遵守本人的籤名的鐵律,這也算職業操守之一了吧?這點操守都沒有,這點保障都沒有誰還敢把錢放🏦?而且死揪著這個點不放,是閒的沒事麼?
  • 手術同意書籤字後在法律上有什麼後果
    手術同意書內容包括術前診斷、手術名稱、術中或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手術風險、患者籤名、醫師籤名等。籤訂的手術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 臺中:同性伴侶可籤醫療手術同意書
    這裡會每天為你提供最新的形婚交友信息和圈內各種新鮮事兒……  臺灣高雄市和臺北市先後開放「同性伴侶註記」之後,臺中市政府衛生局也在公函中表示,同性伴侶可以在臺中市各醫療院所籤署醫療手術同意書    根據社團法人臺灣基地協會的消息,臺中衛生局7月21日援引衛生福利部門的解釋指出,同性伴侶只要符合「醫療法」第63條規定和指導原則,就可以替未成年人或無法親自籤名者籤署手術同意書。
  • 病人生命垂危!急救醫生看到了什麼...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死
    老翁的刺青寫著:「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Resuscitate),這是相當常見的臨終病人意願,或經過其家屬同意,在病人瀕死或無生命跡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以下簡稱DNR),讓病患能更有尊嚴且走得安詳。
  • 去醫院探病,病人家屬一定要回禮紅包?
    因為探望病人、去醫院在中國民間覺得是不好的事情,會給探望者帶來黴運 。而利是就是個化解晦氣的物品,給利是可以圖個好意頭,讓探望者吉吉利利,逢兇化吉的意思。關鍵是送出去了這份心,希望來探望的人回去後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醫院陰氣重,紅色的利是封是可以驅邪的。    探望完病人,要在回到自己的家之前將利是封拆了:取了裡面的錢,然後把利是封丟掉!不要帶利是封回家!這樣就可以丟掉晦氣!    同理,反正是因為不好的事而收的利是,都要這樣做,例如參加喪禮收的利是,也不要帶回家,而辦喜事收的紅包就可以帶回家。
  • 病人還沒死,家屬已經盼著入土為安了!醫院真是個看透人性的地方
    文章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病人還沒死,家屬已經盼著入土為安了!
  • 法國器官捐獻新法:生前沒有提出反對 死後默認同意捐贈
    根據新規,除了選擇在官方渠道註冊為「主動退出」的人外,所有人都將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不管家屬是否同意捐贈死者器官。據英國《衛報》報導,從2017年1月1日起,法國的器官捐獻新法正式生效。該法規設置了「預設默許」原則,也就是說,除了選擇在官方渠道註冊為「主動退出」的人外,所有人都將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不管家屬是否同意捐贈死者器官。
  • 醫生給病人墊錢:一場特別的術前談話
    視頻截圖:患者母親視頻截圖:醫生為病人墊錢視頻中的主角是北京市協和醫院的一名醫生,正在和病患的家屬商量籤署手術同意書的事情由於病患的疾病是「心臟副神經節瘤」,手術風險極高,按照協和醫院的規定,必須有第三方律師在場。其中涉及到一個費用問題,800元律師費的一半,400元需由病人家屬來承擔。聽到這裡,患者家屬突然表示「如果需要交這個費用,我就不做手術了」。
  • 屬實:英國多地養老院及診所向身體不好的老年患者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
    網傳消息:4月7日,英媒報導稱英國多地養老院及診所向患者發放「放棄急救同意書」,以此要求患者承諾,若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惡化時不會叫救護車,收到同意書的患者均為年邁且體弱者。同意書寫了兩點:一是如果感染新冠,病情惡化時你的家人不會撥打急救電話;二是稀缺的醫療資源可以用在那些年輕且健康的人身上,畢竟他們生存的機率比較大。最後一行字寫著:我們沒有拋棄你,但我們也得現實點。
  • 【院內新聞】雙礦醫院急診科 慧眼辨急症 挽救中毒病人
    早7:30分,雙礦醫院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剛剛結束交班,一聲聲緊急的「120」急救車呼叫聲響起,大家迅速行動做好接診準備……「病人家屬口述該男子43歲,在家中突然意識不清,原因不詳。」醫護人員一面聽「120」急救人員介紹情況,一面迅速展開急救:測血壓200/120mmHg,查雙側瞳孔明顯縮小,伴劇烈嘔吐,初步考慮腦出血的可能性大,病情危急。
  • 劇情大反轉!難產孕婦跳樓身亡,一屍兩命!產房裡的11個小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名孕婦的家人卻堅持順產,並在《產婦住院知情同意書》上簽了字。但是到了下午5點的時候,產婦疼得實在是受不了了,兩次走出分娩中心和家裡人說疼得不行了,想要剖腹產,期間這名孕婦甚至下跪懇求家人,但家人態度強硬,一直不同意,堅持順產。醫護人員也出面勸過家人為產婦進行剖腹產,可是家屬打死都不同意。
  • 她還是籤了《放棄治療同意書》
    科室裡住著一位70歲的老爺爺,半年前,老爺爺因為腦出血被送到當地醫院急診科。因為發現得比較晚,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間,經過插管和心電監護等搶救措施,病情稍微穩定,聯繫我院並轉入我科進一步治療。「郭XX家屬在嗎?」「護士你好,我是他的妻子。」「你們的兒女呢?」
  • 無棣縣人民醫院:提高病人滿意度,婦產科在行動
    科室門診增加診室,共設立四個診室,同時開放,減少病人等候時間。 對每位產婦進行產後訪視徵求意見婦產科門診分診正在有序進行,值門診的楊方雪護師發現一名來刷卡的阿姨沒有家屬,年齡又大還不識字。她就主動當起了「家屬」,辦卡、樓下交費、化驗、上廁所、拿藥……阿姨直誇好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