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嚴重,我們所在的省份,還在居家封鎖令期間。國內的親人過不來,國外的朋友無法聚。所以,今年的春晚,就我們一家四口獨自觀賞了。
這麼鄭重其事地看春晚,還是第一次。於是,我提前擺好了果盤和自助餐,以便大家在「精力不濟」的時候隨時取用。
沒成想,兩個小傢伙對春晚還挺感興趣的,全程被深深地吸引,都顧不上去吃東西了。
媽媽,中國好酷!
今年的春晚舞臺,雖然小巧,但設計得非常酷,帶著滿滿的科技感!看得倆小傢伙眼花繚亂的,激動地在沙發上跳。
尤其是機器人寫字、跳舞、洛天依在空中飛來飛去,李宇春通過神奇的幻境門在不同場景中穿梭..辰辰一直在問我,「媽媽,他們怎麼做到的?」
2021年春晚節目 來自網絡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用現代科學技術,就能實現這些變化!」我不知道他們具體怎麼做到的。
「哇!太酷啦!中國的科技太牛啦!」辰辰一直在感慨!
「對啊,中國非常強大!而且,你們看,裡面的好多元素,都帶著傳統文化的美與咱們的大好河山,有長城、有天壇..」我趁機也「擺弄」一下自己的「博學」。
2021年春晚節目 來自網絡
「媽媽,我要回去看看,看看那些地方!」菲菲都激動地不行。帶她去這些地方的時候,她還在襁褓中,應該是沒有一點印象了。
看著孩子們眼裡的光,我很感動!我希望他們能永遠以「中國人」自居,能熱愛祖國的文化和大好河山。我和周先生,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我們生活在蒸蒸日上的中國,我們是中國現代發展成果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我們對祖國有著非常濃厚的深情。
但辰辰菲菲不一樣,他們離開中國時,太小了,我希望他們能學好中文,去讀中國的歷史和文學。但在加拿大,要學好中文很難,中文承載了幾千年的文化底蘊,學起來本身就不容易。誠如我,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卻也分不清「哪裡」和「那裡」的區別。每篇文章,周先生都能挑出很多毛病。何況是孩子,一周只有一次中文課。無疑,他們對中國的嚮往,對祖國的熱愛,對東方文明的興趣,是開啟他們學習動機的鑰匙。
媽媽,她們好漂亮!
菲菲自己在學舞蹈,對春晚的舞蹈節目特別有興趣。換一個節目,她就會情不自禁地叫一次「媽媽,她們好漂亮!」
前段時間,她差點因為學舞蹈太累,不想堅持了。我想趁著這個機會,再激她一把。
「菲菲,你如果堅持學下去,也會像她們一樣漂亮!你看,她們的腿又長又直!丁老師不是說了嗎?天天做拉伸,就能變成大長腿!」
菲菲讓爸爸陪著練拉伸 Lisa攝
她立馬就跳下沙發,去壓腿了!還有一些高難度動作,自己做不了,就讓爸爸趴著,自己跳到爸爸身上去展示「身手」。
我想,這些美麗的畫面,會久久地留在她的腦海,對這個「愛美」的小姑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激勵。
辰辰菲菲隨春晚節目舞起來 Lisa攝
媽媽,他們是什麼意思?
辰辰喜歡語言類節目,尤其是小品和相聲。每次到這個節目的時候,他都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
但他常常搞不懂他們說的意思。他不停地問我,「媽媽,你們在笑什麼?哪裡搞笑啦?」他們倆不懂得語言背後的「梗」,自然很難找到笑點。
而語言類節目,是每年春晚最有爭議的部分。今年的《開往春天的火車》有對女性歧義的嫌疑;《每逢佳節被催婚》有對單身和男性外貌冒犯的嫌疑。我又很難給他解釋清楚。
於是,我告訴他,語言背後是文化,如果你想聽懂他們在說什麼,你得多學習中文,多看中文書,慢慢就會明白啦!他很是不甘心,把這些節目,要翻出來多看幾次,把人家的臺詞都背下來。我想,他只要有興趣研究,總有一天會發出「會心一笑」的。
媽媽,武漢的人怎麼辦?
當看到武漢由於新冠疫情被全城封鎖的時候,辰辰緊張地拉著我的手,「媽媽,封城之後,武漢的人怎麼辦?」
「武漢最先發現新冠病毒,為了不傳染給其他人,就只有封城了。他們很勇敢。因為他們的勇敢,病毒才得到控制。」
「病毒都在武漢,武漢的人會死嗎?」
「感染了病毒,有一部分人會死。」
他倆聽我這麼一說,眼睛裡都有淚光。估計是第一次這麼真切地感受到病毒的殘酷!
當這個節目的歌聲響起的時候,他們也跟著哼了出來。我不曉得他們是否能理解到這其中的民族大義,能感受到奉獻與犧牲。但他們應該可以體會到面對災難時,中國人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