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見過安全出口處那個向門口匆匆逃跑的「小綠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因「悲」而生,身世坎坷。
1972年,日本大阪千日百貨大樓發生火災,奪走了118條人命;1973年,日本熊本大洋百貨發生火災,造成104人喪命……
消防人員在救援時非常困惑,明明許多人就已經在安全出口了,可他們怎麼就沒打開那扇門呢?
消防人員通過分析認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個淺顯易懂、辨識度高的逃生標誌。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向來告訴群眾,這是安全出口。
於是1978年,日本消防安全協會舉辦了一場「緊急逃生出口」標誌的設計大賽。
經過專家嚴格評選,小谷松敏文設計的「小綠人」從3337份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
但最初的版本過於歡脫,缺少緊張感。1979年,多摩美術大學教授太田幸夫對這個「小綠人」進行了改良,增進了「緊張感」,告訴危難的人,快快快!
1984年,日本消防研究中心研究員神忠久帶著「小綠人」前往巴黎,參加「ISO安全標誌國際賽」。
在此之前,人們一直使用的是美國的作品(EXIT紅色標誌),可人們又覺得這標誌與其他危險標誌起了衝突,所以舉辦了一場比賽。
最終,「小綠人」勝出,被廣泛地使用,在各種地方提醒人們注意安全。
這也激發了日本群眾尋找安全標誌上小人的興趣,網友們還大開腦洞,給他起了個名字 —— 皮特託先生(pikuto,ピクト)。
皮特託先生真的很忙碌呢,下次見到他記得打個招呼~
(小心跌倒標誌)
素材來源:
讀者文摘《「小綠人」皮特託先生》你好
逃命先生皮特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