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市各大醫院都在發展「網際網路+醫療」,設立了網上預約掛號服務,這樣不僅方便市民就醫掛號,也大大提升了院方服務市民的工作效率。網上預約掛號悄然改變了人們的看病體驗,也縮短了排隊時間。據了解,目前我市各大醫院網絡預約掛號的比例均直線上升。但這對於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電腦的老年人來說,有些困難。
「我是上個星期用微信掛的號,掛的號能具體到幾點幾分,這樣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昨天下午,在市區一家醫院的門診大廳內,通過手機掛了耳鼻喉科診療號的周先生來到診室門口籤到後,沒等多久,醫生就開始叫他的號。同樣,市民王小姐早在上周就為母親微信掛號預約了心血管科的專家號,她稱,「現在網絡預約掛號非常方便,不用擔心當天去掛不到專家號,而且還可以踩點去,省去了排隊等候時間。」
李大爺今年68歲,他眼神不好,使用的手機是大字號的簡易「老人機」,手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話,至今沒有裝什麼「微博」、「微信」軟體。由於身體不好,經常上醫院,提起微信可以預約掛號時,他一臉無奈,「我連什麼是微信都不懂,更別提掛號了。」昨日,醫院大廳,筆者隨機採訪了一位前來就診的老人,老人稱自己不會用微信,兒女也不在身邊,所以只能自己來到醫院排隊掛號。
據了解,我市多家醫院在推出微信預約掛號的同時,也推出了現場預約掛號、電話預約掛號等多種預約掛號形式。「老年人如果無法使用網絡預約掛號,可以通過電話、現場等渠道進行預約。」對此,我市一家醫院工作人員坦言,老年人不會使用微信,掛號確實要麻煩一些,因為預約電話有時需要多打幾個,而現場預約還得來一趟醫院。
針對一些不會上網玩手機的老年人,我市多家醫院也增設了自動掛號繳費終端機。不過,筆者走訪發現,使用自助掛號繳費機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年長的患者需要在醫院工作人員幫助下才能使用。
對此,我市醫院專家也表示,現在醫療資源確實很緊張。為解決新冒出來的「看病難」問題,醫療衛生機構應該普及網絡預約知識,提高老年人對新生事物的認知能力,逐漸培養智慧醫療所帶來的便利,同時鼓勵老年人學習並嘗試接受新東西。另外,醫院還應為老年人開設綠色通道,簡化就診流程,提供更加舒心便捷的就診體驗。
由於每家醫院每天的掛號數量有限,患者預約掛號成功之後,醫院就會為預約患者留出一個號,正常掛號的數量就會減少一個。如果預約患者不能按時就診,不僅浪費了一個就診號,還會影響其他患者就診。但往往就有一些患者在手機預約後不如約就診,無形中是一種浪費。
據悉,醫院針對一些患者預約後不如約就診且不取消預約的情況規定,如果患者未能按時就診,且未通過電話或網絡取消就診預約,累計超過三次之後,患者的名字、身份證號即被列入「黑名單」,該患者將無法再通過電話或網絡進行預約掛號。
@所有人,你有一個大禮包,籤收開啟十九大style
《中國正在說》入選「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龍巖城區暢通工程廣受市民好評:我越來越愛這座城市了!
涉嫌經營過期食品,出廠器械未檢驗,龍巖這倆企業被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