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巖簡介】二面巖地處武陵鎮下中村,是一條長約4公裡的幽長溪谷。谷中溪水自大林水庫流出,婉轉盤旋,最後從位於下中村二組的小浪口處流入長江中。谷中植被豐富,多生灌木,也有野雞、斑鳩穿梭其間,偶有野豬出沒。二面巖谷中石壁上有一清代崖墓,現在還清晰可見。二面巖平均海拔高度約300米,發源地與入江口落差達100餘米。在二面巖溪谷的上段,有一條百年以上的茶馬古道,古道崎嶇綿延,被一橫跨在溪谷兩岸的石拱橋連接,這裡曾是武陵商貿、交通的主要通道,身臨其中,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仿佛依稀可聞。在二面巖溪谷中段有一個叫梭口灘的地方,有一個落差10餘米的瀑布,每當溪水上漲,溪水飛流而下,景象甚為壯觀。
下面是一首描寫武陵二面巖的抒情詩:
二面巖,像一首朦朧詩
何真宗
沒有公路的時侯,從老家
到武陵鎮上,我們都走二面巖
二面巖中間隔著一條溝
站在山頂,看不到山腳
走進山溝,看不到山頭
這條溝,像通往山外的萬花筒
鄉裡鄉親走著走著就老了
童年走著走著就沒了
到鎮上讀書的時候,我從巖這邊
走到巖那邊。下坡,爬坡。
深一腳,淺一腳地
背著背簍走了六年
背簍裡裝著書本
裝著糧食,裝著農民父母親的希望
裝著鄉下人進城的夢想
那時,山溝裡流水的聲音
是我們心跳的聲音
群峰中鳥鳴的聲音
是我們闊步的聲音
每一滴汗珠
在每一個學生的眼裡
都能變成珍珠。每一滴淚水
都能變成星光。每一次出發
都能創造未來。也就在那時
二面巖讓坎坷和平坦兩個詞
過早地投入我的生活
出門遠行時,我的鄉愁裡懸浮著二面巖的形狀
那深溝兩旁無限綿延的山崖
如兩張飛翔的翅膀,給我祝福和力量
快樂地唱著歌,輕輕地飛過來
讓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出發
一路上,我記住二面巖的深度和高度
下坡,爬坡。直路,彎路。
這個過程,讓我時刻提醒自己
上坡海拔的盡頭會有下坡
下坡低谷的盡頭會有上坡
而彎直在心 心裡平衡
路就平坦
多年以後,我從遠方來
走過青蔥歲月,走過花樣年華
二面巖,在公路和車流聲中
慢慢地成為記憶,讓我們的生活
一半是歡樂,一半是憂鬱
掛在心深處——
像一粒音符
像一束花朵
像一首朦朧詩
PS:別忘了告訴你身邊的朋友關注【萬州武陵】微信公眾帳號,微信添加朋友搜索「萬州武陵」即可關注,也可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進行關注,或者長按二維碼識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