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留聲機:疊層石

2021-02-08 EarthScience讀書會

疊層石,層狀沉積構造。營養生物體(通常是藍藻細菌),被認為是地球上出現生命的最古老的生物記錄和最早的證據。


早期疊層石是幾十億年化石記錄的主要組成部分,大約從3.5 bva開始。


在前寒武紀,地球上「原始」的環境惡劣到我們所知的無法維持生命,疊層石可以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茁壯成長。在顯生宙,它們成為食草動物的犧牲品而逐漸減少今天,疊層石繼續形成,儘管它們在正常的海洋環境中幾乎滅絕了,在世界上只有幾個地方過著危險的生活。


現代疊層石存在於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認為不適宜的地區,存在於含有高鹽水、高鹼度和高溫或低溫地帶的極端環境中。這些地方不包括吃草的蝸牛和其他消耗藍藻細菌的動物。


在鯊魚灣(澳大利亞)以及整個西澳大利亞、巴哈馬群島(如埃克蘇馬沙洲)、印度洋、美國的各種地區(如黃石國家公園)都發現了最近形成的疊層石。拉古納·薩爾加德:(巴西,墨西哥沙漠。冰川國家公園(蒙大拿和加拿大),西奈的太陽湖,它是熱日的,含有高鹽的水。


對現代疊層石的研究有助於解釋古代疊層石的生態和環境,以及地外行星或衛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84位作者貢獻了這卷書的34章。


他們來自27個國家(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巴西、加拿大、中國、克羅埃西亞和德國)。法國,以色列,印度,義大利。日本、墨西哥、紐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俄羅斯、斯洛維尼亞、韓國、西班牙、瑞典、瑞士、臺灣、英國、美國)。我們把這本書分成七個部分,涵蓋了阿幹巖、現代疊層石和天體生物學。我們希望這本書能豐富讀者對疊層石的了解。


圖8。顯微鏡下燧石巖相薄片中微化石的顯微照片。坐標(以毫米為單位)和載玻片數被給出。


圖10。顯微鏡下燧石巖相薄片中微化石的顯微照片。坐標(單位為mm)和載玻片編號被篩選。

(a)內部出露的淺陸棚砂磷相南斯匹次卑爾根的霍恩松發育成大量的細粒序列。含有大量磷酸鹽結核的生物沉積砂巖。(b)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最南端的沙質磷化相中周期性排列的原始磷化結節(箭頭)

電子書(PDF 高清  可複製粘貼)獲取方式

1,添加小編微信:17851764051

2,發送本期軟文連結給小編

【特別聲明】

我們讀書會只做知識的搬運工,不做商業用途,我們所有的資料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即刻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球密碼:探秘地球的「金鑰匙」——重力
    為什麼要研究地球重力?首先,地球的質量分布不均勻且形狀不規則,造成了不同位置地球重力的差異。如果地球是一個均勻且光滑的球體,那麼我們很容易就能推算出任一點重力的大小。但事實並非如此,地球的中間凸出、兩極下陷,密度分布也不均勻。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物體相對地球位置變化時,受到的重力作用有差異,這種差異反映著地球內部物質密度分布的變化。
  • 422世界地球日,一起愛地球吧!
    地球日是宣傳我國國土資源國情國策、提高公眾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意識、普及地球科學技術知識的重要平臺。1972年全國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197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此後保護環境的政府機構和組織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成為了全球性的活動,我國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舉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
  • 地球一小時|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2020地球一小時」環保公益活動將於3月28日19:30開始。
  • 【與地球共生息】風大不調
    本文選自《與地球共生息》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與地球共生息】火大不調【與地球共生息】水大不調【與地球共生息】地大不調【與地球共生息】填不滿的鼻下橫【與地球共生息】氣候異常【與地球共生息】全球暖化【與地球共生息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2020年這個不平凡的一年造就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主題: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0年的開端,註定是讓人難忘的。
  • 【2020地球一小時】倫嘉科技為地球發聲,與自然共生
    地球一小時活動從2007年雪梨的標誌性熄燈開始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全民環保活動地球是一個大的磁場,人類無時無刻不受地球磁場的作用與影響,同空氣、水、陽光一樣是人們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四大要素之一。人體內臟腑、組織、器官都存在著不同強度的生物磁場,但必須靠地球磁場不斷的補充。
  • 地球模擬器3D遊戲:開局一個小破地球,快來模擬解鎖地球文明
    《地球模擬器3D》遊戲小程序好玩嗎?《地球模擬器3D》小遊戲怎麼玩?怎麼進入《地球模擬器3D》?文章下拉到底部,點最後一個圖片進入遊戲!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找不到的好遊戲!————————————————————————沐沐今天推薦這款遊戲叫《地球模擬器3D》,這是一款模擬經營地球的小遊戲,
  •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倡議書
    2020年4月22日,我們即將迎來第51個「世界地球日」。
  • 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我們齊參與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當委內瑞拉還在為今年第3次全國大停電煩惱時,全世界各地的著名城市,近日卻在為著一個叫「地球一小時」的活動而瘋狂努力著。「地球一小時」該活動最初由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及《雪梨晨鋒報》合作發起,提倡於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當地時間晚上20:30-21:30(今年為3月30晚),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12年間,「地球一小時」活動從一個國家(澳大利亞)擴展到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倡議書
    4月22日,我們即將迎來第51個「世界地球日」。
  • 外太空的地球夜景——從另一個角度看地球
    高博特鹽水瓶調整腸道菌群失調,讓腸胃更健康(本品不代替藥物治療作用)【廣告批文:滬食健廣審(聲)第2015090040號】從沒見過這麼美的地球,如此驚豔地球夜景只有從太空中才能欣賞到。只有在夜間地面燈火通明,天空中沒有任何雲層遮擋時,這樣的景象才更令人印象深刻。
  • 「地球超載日」提前到來:人類已用光本年度地球資源
    這可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好日子,到達Earth Overshoot Day意味著地球在這一天開始進入了本年度生態赤字狀態,也就是說,人類已經在8個月的時間裡用完了這一年地球的可再生自然資源的總量。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合作夥伴,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的測算,地球在今年的8月9日突破了「收支平衡」,開始了生態負債。
  • 只有一個地球
    大家都說:「只有一個地球,一定要注意環保。」 當然,環保是一件好事情,但誰說只有一個地球呢?我冷冷清清地躺在冰冷堅硬的土地裡。我在這裡已經躺了幾十億年了,長到我自己也不記得時間了。地球早就被完全汙染。原來人類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發現了一個「新地球」,並且在那裡已經安置好了新的生活。其中有幾艘火箭飛船裡裝的不是活人,也不是生活物資,而是自人類文明以來一代又一代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傑出人士的骨骸,因為無論在哪裡,人們也不會忘記他們。而我只能與那些和我一樣的普通人的殘骸一起眼睜睜的看著人類奔往新生活,把我們丟在這個即將毀滅的地球。我試圖吶喊我奮力掙扎,可是一切都於事無補。
  • 歐德寶:保護地球、熱愛生活
    世界地球日起源於美國,設想最初來自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是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社區草根運動。1970年4月22日被選定為第一個『地球日』。中國則是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舉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並將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個地球日的主題定位「防止地質災害」。
  • 世界地球日 | 善待地球,讓我們一起素食減碳,擇善而食!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
  • 全球衛星同時發現:地球突然變得乾淨異常!地球難道在自我拯救?
    全球衛星同時發現:地球突然變得乾淨異常!地球難道在自我拯救?
  •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與地球有話說:願您母親般的胸懷原諒無知無畏的人類,儘快修復昔日的榮光。我為地球做件事:製作環保酵素,倒入土地淨化,並讓更多的人了解環保酵素的價值。~子珩️我與地球有話說:感恩您,偉大的地球母親,您生養萬物卻不求回報,我們願用一言一行從我做起,讓大地微笑,讓天空不再哭泣,願我們的地球母親永遠美麗健康!
  • 真愛不孤獨 地球水ON THE WAY 專訪地球水公益組織創始人
    除了欣賞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美麗景色之外,我們更是有幸請到了地球水公益組織的發起人Patrick 和 Henk,為我們講述地球水組織一步步創立的動人故事。5年前,《LOHAS樂活》雜誌與荷蘭的Patrick和Henk結下緣分,幾年裡地球水項目先後為中國的15所學校,以及雲南、甘肅、內蒙古、山西等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了清潔水系統。
  • 【漫畫】請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活動宗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世界地球日沒有國際統一的特定主題,它的總主題始終是「只有一個地球」;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地球母球(圖/畢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