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不孤獨 地球水ON THE WAY 專訪地球水公益組織創始人

2021-02-15 LOHAS樂活雜誌

為了探訪地球水公益組織的起源,《LOHAS樂活》雜誌專程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進行採訪。除了欣賞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美麗景色之外,我們更是有幸請到了地球水公益組織的發起人Patrick 和 Henk,為我們講述地球水組織一步步創立的動人故事。



5年前,《LOHAS樂活》雜誌與荷蘭的Patrick和Henk結下緣分,幾年裡地球水項目先後為中國的15所學校,以及雲南、甘肅、內蒙古、山西等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了清潔水系統。這個從阿姆斯特丹開始的以水換水故事,默默在世界各地留下一串堅定的足跡。



故事從一次雪山之行開始,加拿大背包客Kori Chilibeck在攀登雪山的長途跋涉中,遇見一位赤裸雙腳、衣衫襤褸的老人,正背著一個巨大的包裹下山。好奇詢問之下,才得知老人是一位挑工,上下山一趟需耗時兩周,而每天的報酬僅是5美分。這一幕深深觸動了這位年輕人和他的荷蘭朋友Patrick。

「那時我跟許多年輕人一樣,希望多賺些錢,擁有大房子和漂亮的太太。但當在加拿大度假的我聽到這個故事以後,一切都開始改變了」。Patrick說。經過長期而大量的研究,Patrick發現更令他震驚的現實,地球上每天有6000人因缺乏潔淨的飲用水而死亡,其中80%是兒童。他快速而果斷地辭職,將地球水的構想付諸實踐,用「以水換水」的方式幫助世界上喝不到潔淨飲用水的人們。

這個行動吸引了Henk的加入,「我以前策劃很酷的大型音樂節,曾在巴黎動用了40輛超級大貨車做流動音樂舞臺!這讓人很興奮,但卻只停留在那一天,我想該做些讓更多需要的人們快樂的事情了」。



2007年到現在,他們在肯亞修建河槽和大壩,令乾涸的河床重新引入汨汨流水,這片流域又恢復了勃勃生機;在喀麥隆的27個地區開展「改善兒童衛生健康」計劃,幫助鄉村人民喝上健康的飲用水;在馬拉威培養近40位「水、環境和衛生」項目專家,實現當地人自力更生的能力。8年來,項目為全球超過115個國家和地區的3400萬人提供了清潔可持續的飲水系統。


Patrick和Henk說,「因為地球水,我們在路上認識了許多的朋友,比以前快樂得多」。我想起一句話,每個人都帶了一整箱的愛飛往目的地,回程打包行囊的時候,似乎裝得比原來更多。在採訪結束的時候,我們為這兩位公益家的愛心和決心所感動。也就像他們二位說的,地球水永遠在路上,永遠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參與進來支持這個項目,為更多缺水地區的兒童的福祉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真愛不孤獨,地球水 ON THE WAY!

相關焦點

  • 光華設計基金會「地球公民公益基金」正式揭牌!
    光華設計基金會 「地球公民公益基金」於2019年7月5日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螞蟻森林174號林地正式啟動,XXY Innovation
  • 地球一小時|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2020地球一小時」環保公益活動將於3月28日19:30開始。
  • 【2020地球一小時】倫嘉科技為地球發聲,與自然共生
    地球一小時活動從2007年雪梨的標誌性熄燈開始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全民環保活動地球是一個大的磁場,人類無時無刻不受地球磁場的作用與影響,同空氣、水、陽光一樣是人們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四大要素之一。人體內臟腑、組織、器官都存在著不同強度的生物磁場,但必須靠地球磁場不斷的補充。
  •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在每年的4月22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由第一個地球日衍生出來的地球日網絡是一個旨在提升、壯大現有環保運動的非政府環保組織。
  • 在地球隔離比在太空更孤獨?疫情下三位太空人返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1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三名太空人任務完成準備回家,結果發現地球跟他們出發前已經大不相同
  • 楓林公益2020年"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倡議書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一個公益活動,具體是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周六晚8:30全球城市景觀照明熄燈一小時,該活動是全球最大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之一,旨在喚起人們的節能意識。
  • 茱莉蔻玫瑰水:公益共分享 賦予「愛」意義
  • 朵以服飾「關愛地球,熱心公益」大型公益活動即將開始!
    - The World Earth Day -2016年4月22日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目的在於喚起人類愛護地球
  • 歐德寶:保護地球、熱愛生活
    世界地球日起源於美國,設想最初來自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是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社區草根運動。1970年4月22日被選定為第一個『地球日』。中國則是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舉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並將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個地球日的主題定位「防止地質災害」。
  • 「地球超載日」提前到來:人類已用光本年度地球資源
    這可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好日子,到達Earth Overshoot Day意味著地球在這一天開始進入了本年度生態赤字狀態,也就是說,人類已經在8個月的時間裡用完了這一年地球的可再生自然資源的總量。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合作夥伴,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的測算,地球在今年的8月9日突破了「收支平衡」,開始了生態負債。
  • 硅藻︱地球賴以生存的瑰寶
    硅藻,地球賴以生存的瑰寶,硅藻對人類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生物。它的巨大貢獻,讓人類得以生存,動物得以生存。即便在死後,它以硅藻土的形式繼續為偉大的一身延續價值。而最後化作硅藻泥,造就了綠色環保健康家。硅藻,是什麼?
  • 422世界地球日,一起愛地球吧!
    地球日是宣傳我國國土資源國情國策、提高公眾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意識、普及地球科學技術知識的重要平臺。1970年4月22日,由美國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發起並組織的環境保護活動,猶如星火燎原.全美國共有2000多萬人參加,約1萬所中小學,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國的各大團體參加了這次活動,這一天就成了第一個地球日。
  • 《流浪地球》:為了那百分之零點一的「希望」
    一切的感性、不理智、堅持,最後成就了地球的「希望」。因為那一點點「希望」的火苗,人類在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的「死亡」之牆面前,活了下來。這是何其的蒼茫與壯闊,大氣與磅礴。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電影《Fury Road》:絕望與失望並存的地球
    本文選自nautil.us
  • 插畫海報 | 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綠色生活
    野生救援公益項目       客戶  |  野生救援WildAid       創意策劃  |  北京奧美       插畫設計  |  樂品文化>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共同發起,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供技術支持。
  • 打卡領國家級證書 綠色地球志願者
    綠色地球志願者聯盟,是在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展翅翱翔基金等多家組織機構的指導下,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網際網路+資源循環利用專委會、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閱鄰、實習僧等單位共同發起的環保倡導活動,致力於大學生環保理念養成與自我成長的活動。
  • 今晚,為地球熄燈1小時
    這些經歷之後,心中確是有所想法,就是希望地球好好的,但又苦惱自己能做的不多。所以,當我發現如今有這麼多人關注著我,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倒不是自己多麼有覺悟,也不認為這個熄燈一小時有多麼科學,只不過想能力所能及地表示一下對環保的支持,一個儀式,而儀式往往確實是必要的。
  • 地球密碼:探秘地球的「金鑰匙」——重力
    為什麼要研究地球重力?首先,地球的質量分布不均勻且形狀不規則,造成了不同位置地球重力的差異。如果地球是一個均勻且光滑的球體,那麼我們很容易就能推算出任一點重力的大小。但事實並非如此,地球的中間凸出、兩極下陷,密度分布也不均勻。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物體相對地球位置變化時,受到的重力作用有差異,這種差異反映著地球內部物質密度分布的變化。
  • 【中隊活動】「愛護地球 保護環境」主題班會
    本周,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了一個美麗又渺小、和藹可親、資源有限的地球,我們也意識到了「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
  • 垃圾分類還是吃掉地球,這是個問題?
    如果看完教程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分類,那該如何是好呢?那也別慌!萬能的微博網友不僅寫出了劇本還給出了方案。只要你有個孩子!這樣你就可以在瀕臨奔潰的邊緣,欣慰的把垃圾分類大旗交給下一代了。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讓孩子們學會垃圾分類。那怎麼樣才能讓一個孩子學好垃圾分類呢?首先要讓他明白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