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一億三千萬,如果再不對糖尿病進行預防,中國將會成為洗腎大國!」亞示國際糖尿病暨減重中心院長、中華糖尿病協會副會長黃致錕在1月18日舉行的「世紀療法——逆轉糖尿病座談會」活動上這樣說道。
數據顯示,全世界有3.47億人患有糖尿病,世衛組織預測到2030年糖尿病將成為全球第七位主要死因。
在中國,糖尿病患病形勢也並不樂觀,目前已達9200萬,且有1.48億人是糖尿病「後備軍」,而因糖尿病引發的腎病、周圍神經病、視網膜病變等疾病更是給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WHO估計,2005-2015年間中國因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經濟損失達5577億美元。
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正是改變目前糖尿病嚴峻形勢的一大手段。
47歲的林先生,五年前罹患糖尿病,一直以口服藥物控制病情,但由於吃藥麻煩,且覺得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在經過多方搜集信息後,前年進行了胃縮小腸繞道手術。原本175公分85公斤的林先生,術後一年多,體重變成標準的61公斤,BMI指數由27.8降為19.9,除了原本的糖尿病痊癒以外,高血壓、高血脂和脂肪肝也同時改善。
針對林先生的案例,黃致錕介紹,該手術的原理在於縮短胃腸之間的蠕動距離,減少人體對於食物中糖分的吸收,降低血糖對人體的影響,所以對於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特別明顯。這種微創手術的優勢在於:減少創傷巧用腹腔鏡無須開腹;減輕患者心理創傷,當天即可下地行走;創傷小、恢復快、風險性低、術後疼痛小、美容效果好、傷口感染率小、併發症少。
「體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手術,人體自我保護機制會催促患者多次進食以維持能量,術後初期會有體重減輕情況,所以在術後要補充複合維 生素。6個月後體重下降就會趨緩恢復正常,而體重原本就偏高的患者,則可以減輕體重到標準值內,加上之後的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對未來身體狀況有非常好的幫助。」
不過黃致錕表示,並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適合這種手術,一般通過服藥將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不建議手術。而有三類人不適合手術,一種是胰島素功能完全喪失的糖尿病患者;一種是胰島素功能降到最低,且體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另一種是1型糖尿病患者。
「我們說,世界上沒有一項手術能讓人更好:盲腸炎把盲腸割了,和以前的生活並無多大區別,可能傷口還會感染;膽結石,把膽拿掉,患者可能會經常拉肚子……但只有胃縮小腸繞道手術,能讓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在活動快結束時,黃致錕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