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1型糖尿病事出有因,無非因為三點!怎麼去治療他呢?_患者

2021-02-12 花一樣的生活

原標題:專家提醒:1型糖尿病事出有因,無非因為三點!怎麼去治療他呢?

糖尿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1型糖尿病,另一種是2型糖尿病,與前者相比更難治療,會縮短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所以很多人想知道1型糖尿病的平均預期壽命是多久?

一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

如果是20歲以上的男性病人,他的預期壽命基本上可以超過40歲,所以他可以活到60或70歲,而正常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7歲,這表明男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減少了大約10歲。

1型糖尿病婦女的預期壽命可達68歲,而健康婦女的預期壽命可達81歲,而婦女的預期壽命為13歲。

1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縮短的原因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可以看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經常檢測血糖,並選擇良好的血糖控制方法。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有效的方法是注射胰島素。許多人認為注射胰島素是傷害的來源,因此他們想知道1型糖尿病的原因。

I型糖尿病的出現與以下三個方面有關

第一,免疫系統的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發現多種免疫抗體。這些抗體是一種異常抗體,會損害人體胰島素,影響胰島β細胞的分泌,阻止胰島素的分泌。

第二,遺傳原因

遺傳因素是導致1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通過研究發現,1型糖尿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特徵。如果父母患這種疾病,就會增加患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第三,病毒感染

這一點尚未得到充分證實,醫學科學家懷疑這種病毒也可能導致1型糖尿病,因為臨床數據顯示,這種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基本上有不同程度的病毒感染,例如導致風疹的病毒和導致腮腺炎的病毒在1型糖尿病的病因中發揮作用。

在可控範圍內,我們必須做好預防1型糖尿病的工作,當然,我們還需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治療1型糖尿病可選擇以下措施。

首先,適度運動

I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穩定後可以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這對控制血糖有很大幫助,當然,患者在運動中必須根據自己的能力逐步進行。

第二,選擇藥物

1型糖尿病患者診斷後基本需要長期依賴藥物,需要採用外源性胰島素替代療法,但必須注意個體差異,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是不同的。

第三,科學飲食

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飲食,以確保足夠的營養,如蛋白質補充劑,但遠離脂肪和糖含量高的食物。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

相關焦點

  • 好消息:二型糖尿病90%能自愈,錯過機會就太可惜了!
    隨著醫學界對於糖尿病研究的深入,糖尿病的神秘面紗也被層層揭開,專家認為,只要採取正確的調養方法,90%的二型糖尿病是可以實現臨床治癒的,既在不用藥,只靠規範生活方式的方法,實現血糖平穩以及降低併發症風險。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綜合症,在解放初期,國民的飲食都比較粗糙,大都吃的是五穀雜糧,這樣反而有利於健康,易消化。
  • FDA批准dulaglutide注射劑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9月18日宣布,已批准禮來公司每周1次皮下給藥的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dulaglutide用於治療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
  • FDA批准Jardiance用於降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心血管死亡
    FDA approves Jardiance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來源:FDA美國FDA今日(2016年12月2日)批准了Jardiance(依帕列淨)一項新的適應症,用於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
  • 顛覆糖尿病治療!CDE受理全球首個胰高血糖素受體抗體
    全球首個胰高血糖素受體抗體臨床數據公布2017年06月17日在大會壓軸的「ADA Presidents Oral Presentation」環節,由華人科學家嚴海博士與人聯合創辦的REMD Biotherapeutics及其分公司北京科信美德首次公布了全球首個胰高血糖素受體抗體REMD-477用於1型糖尿病治療的
  • 小夥一天三瓶可樂竟中毒 專家:春節前胡吃海喝是禍首
    楚天都市報1月6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孟佳 趙林) 25歲的李先生從小把可樂當水喝,從最初每天一瓶,到現在一天要喝三瓶可樂。臨近春節,他飯局不斷,每晚大吃大喝,上周出現嘔吐被送往漢陽醫院,最終確診酮症酸中毒、低鉀血症,被宣告病危,幸虧搶救及時,目前小李轉危為安,病情穩定。
  • FDA批准首個「人工胰臟」控制1型糖尿病
    據臺灣「中央社」9月29日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28日核准上市的「人工胰臟」堪稱第一型糖尿病患福音,這是全球第一個類似裝置,有助患者持續監控血糖,並視需要自動導入胰島素。據報導,第一型糖尿病患通常是孩童時期即已確診,他們一天得多次注射,或使用管子導入的藥物泵,來提供救命的胰島素。
  • 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醫療標準-2020》
    不間斷的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是預防急性併發症和降低長期併發症風險的關鍵。有大量證據支持一系列幹預措施來改善糖尿病結果。美國糖尿病協會的《糖尿病醫療標準》旨在為臨床醫生、患者、研究人員、醫保和其他感興趣的人提供糖尿病的醫療護理要件、綜合治療目標和醫療質量評價工具。
  • 提醒大家:快速降血糖的方法
    酒文化,一直是我國很深的一種文化,但是喝酒傷身體,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眾所周知,酒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危險品,而糖尿病患者,想喝酒了該怎麼辦呢
  • 院士提醒:「糖尿病」,「血糖」說降就降的好方法,建議收藏!
    院士提醒:糖尿病,血糖說降就降的好方法,建議收藏!糖尿病26年,花了150000多年沒治好,只用了一種中藥,百個試驗,沒有復發,數千萬糖朋友反饋好用!收集!九方對糖尿病的治療是有效的。讓我們列出一兩個要看的部分當事方:處方1:處方1:麥冬90克,麥冬90克,黃芪90克,雲嶺15克,梔子15克,山茱萸肉15克,豆瓣30克,虎杖45克,水煎30克。每劑煎三次,將果汁混合三次,每天早上、晚餐中和飯後各取一次。
  • 維生素D或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藥!
    這是由巴塞隆納自治大學(UAB)的CIBER糖尿病及相關代謝性疾病 (CIBERDEM)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提出的,該研究指出這種受體是預防和治療該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維生素D缺乏症與1型(T1D)和2型(T2D)糖尿病的高發有關,研究人員也發現過這種疾病與維生素D受體基因變異的關係。
  • 原始點案例:處理糖尿病
    我用原始點處理糖尿病 我有一位阿姨,患糖尿病八年,蛋白兩個加號,尿糖三個加號,經常腰疼和腿疼,原始點療法應該能治好吧?
  • 來自醫生兼糖友的提醒:這些偏方不能信
    他在年少時期發現自己罹患1型糖尿病,雖然曾經抗拒、沮喪,但是在經過一番心境轉換後,長時間控制血糖的經驗讓他找到與糖尿和平共處的方法。甚至立志從醫、投入對糖尿病的研究,以期能幫助更多人的健康免於受到糖尿病的威脅。很多病友都有使用偏方草藥的經驗,許多偏方號稱能治療糖尿病,不過也只能針對2型糖尿病有些效果,對1型糖尿病來說都沒用,千萬不要亂吃,以免造成生命危險。
  • 輕鬆做患教:糖尿病飲食口訣
    國際糖尿病基金會的最新 2015 數據顯示,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已達 4.15 億,到 2040 年,這一數據將升至 6.42 億。
  • 春節期間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的去飲食?
    那糖尿病患者在餐桌上如何去吃更健康?第一,含有飽和脂肪酸較多的紅肉限量去吃,25克的五花肉就有90千卡,相當於35克饅頭的能量。建議選擇瘦一點的肉。糖尿病最突出的併發症之一是冠心病。豆腐中含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如大豆異黃酮、大豆甾醇、大豆皂苷等,對預防血脂異常、高血壓等糖尿病併發症有一定作用。
  • 擴散:牙周治療可為多種疾病患者有效降低治療費用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裡斯堡:一項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證明對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而言,治療牙周疾病是多麼的重要。這項研究調查了34萬群眾,證實了牙周治療可以為患者在其他疾病治療,比如糖尿病和中風,在住院費和醫藥費上省去高達5600美元的費用。
  • 雞心螺毒液: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雞心螺(Cone Snail)又叫「芋螺」,是一種含有劇毒的海洋生物,因為它的尖端部分隱藏著一個很小的開口,可以很快速地從這裡射出來一支毒針,以使其目標一命嗚呼。但這個對於魚類而言的壞消息,卻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新的研究表明,這種海洋生物產生的「武器化胰島素」相比於傳統的藥物對於高血糖治療更加有效。
  • 新型微創手術,讓2型糖尿病逆轉勝!
    亞示國際糖尿病暨減重中心院長、中華糖尿病協會副會長黃致錕在1月18日舉行的「世紀療法——逆轉糖尿病座談會」活動上這樣說道。  數據顯示,全世界有3.47億人患有糖尿病,世衛組織預測到2030年糖尿病將成為全球第七位主要死因。
  • 患者必知:紅皮型牛皮癬的症狀和護理
    如不及時抗感染和補充電解質,患者很快就產生併發症而死亡。  一般的紅皮病型牛皮癬通常是由於局部用藥刺激或者使用糖皮質激素等誘發,或是多年的牛皮癬史及膿皰型牛皮癬發展而來,對任何治療反應均差,患者抵抗力下降,病程冗長,還易並發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真菌感染等,給治療帶來更大的難度。
  • BMJ: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於緩解2型糖尿病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機構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於緩解2型糖尿病。
  • Nature封面:尼古丁成癮加劇2型糖尿病風險,抽菸的另一大危害被證實!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菸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焦油等有害物質還會破壞血糖穩定,導致血糖升高。經過多年的不懈研究,科學家總算找到了將尼古丁攝入和糖尿病風險相聯繫的關鍵蛋白,這一研究也成功成了最新《Nature》雜誌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