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打折、洩露個人信息…雙十一前夕三部門發話了!

2021-02-25 人民網

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會議從加強平臺內商品和服務價格管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等九個方面對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


會議指出,線上經濟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在「雙十一」促銷期間,強迫商家「二選一」等競爭失序問題突出,促銷規則暗藏玄機,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絕,消費維權實施困難,違法廣告時有出現,直播營銷問題凸顯,侵害消費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線上市場秩序。 

會議從九個方面對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 

不得濫用市場優勢地位排除限制競爭。不得實施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協議和違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等行為;不得濫用優勢地位強迫商家站隊「二選一」,對平臺內經營者的選擇平臺行為實施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條件;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實施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 

自覺維護線上經濟競爭秩序。杜絕刷單、刷評、炒信等失信造假行為,不得發布浮誇的直播帶貨「戰報」虛增流量,不得從事商譽詆毀、裹挾交易等違法違規競爭行為,或依託算法推薦、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進行「隱形」不正當競爭行為。 

加強線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治理。嚴格落實產品質量責任,嚴控假冒偽劣商品宣傳和銷售流通,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積極協助執法部門查處侵權假冒違法行為。 

加強食品安全治理。嚴格履行入網經營者資格審查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保證入網經營者註冊、許可證明文件的真實性,不得銷售來路不明、渠道非法、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食品。 

加強廣告審核。嚴格規範廣告發布行為,提高廣告品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杜絕虛假宣傳、低俗內容。 

加強平臺內商品和服務價格管理。加強對價格促銷方案的事前審查,加強對虛假打折行為的管控,不得藉助自身優勢地位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 

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樹立消費者至上理念,健全完善高效便捷的投訴舉報處理和反饋機制。依法落實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產品「三包」等規定,積極探索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創新。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高度重視消費者個人信息數據安全、使用與保護,嚴格防範個人信息數據被洩露和濫用。嚴控各類平臺和App過度收集用戶數據且洩露和濫用,避免電信欺詐等次生風險發生。 

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遵守《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依法享受納稅優惠。 

雙「十一」後,市場監管部門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依法查處一批違法案件,集中曝光一批違法案例,密集出臺一批規章制度。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公布了《經營者集中審查暫行規定》《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接下來還將制定出臺《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關於平臺經濟行業的反壟斷指南》等一批規範線上經濟發展的制度措施。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相關焦點

  • 密接者個人信息被洩露,竟遭電話辱罵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 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學校共青團」(ID:tzyxxb)、「南方都市報」(ID:nddaily)、澎湃新聞評論近日,一份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協查函,讓梁女士的姓名、電話等個人隱私信息在麗江朋友圈流傳
  • 「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圓通致歉!| 文末又有個活動.
    「雙11」剛過去你的快遞多嗎近日有媒體報導圓通快遞多位「內鬼」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公司隨後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並全力配合調查。相關犯罪嫌疑人於9月落網。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河北省邯鄲市公安在近期偵辦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涉案嫌疑人涉及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多個省市,涉案金額120餘萬元。
  • 山東86萬條個人信息被出售案破!快看看你的信息有沒有被洩露!
    「你好,我們這裡有一個新開的樓盤……」騷擾電話大家肯定都接到過不少想沒想過你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的?通過勘驗取證,對傳輸工具和推廣信息等證據進行固定,準確鎖定犯罪嫌疑人並最終抓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辛某。據辛某供述自9月中旬至9月底,三次未經公司審批許可也未經信息本人同意,非法獲取86萬條公民個人信息並通過暗網出售提供給境外人員獲利。11月2日,該被檢察院批准逮捕。
  • 「雙十一」替別人刷了卡?購物陷阱需謹慎
    今晚都是「雙十一」洗乾淨手準備搶搶搶搶購也要提防其中的陷阱。「雙十一」避坑指南,快來看看吧!
  • 你的個人信息可別「主動洩露」了
    ➤低價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繫。➤購物平臺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購物平臺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 一張快遞單就可能洩露你全家信息!如何安全收寄快遞?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
  • 一張快遞單居然洩露你全家人信息?!不想出事就這樣做!
    現在還有誰不會上網購物呢說不會的我相信你是在裝逼那麼作為廣東人購買能力可說是全國領先水平雙十一,雙十二,也是我們貢獻得最多      只要一張快遞單就能知道全家信息,不當處理快遞單號, 不僅會導致信息洩漏,還可能讓你的人身安全受威脅!到底一張快遞單會不會讓你全家的信息洩露呢?
  • 一張快遞單就可能洩露你全家信息!收貨後趕緊毀掉!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
  • 一張快遞單就可能洩露全家信息!蜀黍教你如何安全收寄快遞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上遊灰色產業,令人防不勝防!殊不知,除了無孔不入的網絡,即使是一張小小的快遞單都有可能成為你信息洩露的源頭。
  •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洩露得差不多了
    報鍋趕緊打電話給渝北區公安分局,民警證實,這個通知的確是他們出的,並不是假圖……渝北區公安分局警長周維告訴報鍋:「如果這些遊戲你都玩過,那你的重要個人信息可能已經洩露得差不多了。」你的個人信息是怎麼洩露的? 據了解,此類微信測試遊戲是有後臺伺服器的,是微信用來給一些公眾號或服務號做瀏覽記錄的。其後臺伺服器本來只能得到用戶的微信號,但只要你在測試遊戲中填寫了自己的真實姓名,你的姓名就會與微信號在資料庫中關聯起來。此時,某些不良遊戲設計方再輔以另外一些遊戲,比如輸入生日測生辰八字,輸入手機、QQ號碼測吉兇,吸引你點擊。
  • 買賣個人信息的被抓了!解恨!
    需要貸款嗎……」相信不少的人都會接到類似的推銷電話,但他們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個人信息很可能已經被洩露了。近日,三門公安成功偵破一起洩露、倒賣個人信息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搗毀了一條全省範圍內的非法出售企業信息產業鏈。家住三門的鄭先生每天都要接到數十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推銷騷擾電話,日常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 一張快遞單就能洩露你全家信息!收到快遞後一定要這麼做!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
  • 兩天三件大事兒?國家闢謠了!
    ,有媒體報導稱,目前重慶、上海、山西、瀋陽、貴州、河南等省市衛生和社保系統出現大量高危漏洞,數千萬用戶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洩露。,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我們都要高度關注,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漏洞修補,以負責任的態度保障參保人的個人信息安全和社保基金安全。
  • 周口一男子舉報企業汙染,信息被洩露遭涉事工廠暴打,無法無天?
    之後舉報信息被洩露給豫祥腸衣廠的負責人,他們讓邵紅兵去工廠看一下,結果剛進工廠就被三個人拳打腳踢圍毆,被打到顱內出血,這些人甚至還讓他跪下,還說誰再舉報的話,舉報一次就打一次。這不是電視裡經常演的惡霸片段嗎?誰舉報誰就遭殃。沒想到發生在現實之中,令人痛心,讓人憤怒。
  • 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洩露患者隱私,需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洩露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解讀:正式版相比草案刪去了「造成患者損害」這一條件,這意味著無論該行為對患者是否造成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誰偷了我的個人信息?!
    中介表示她手上的公民個人信息是通過關係在某運營商購買回來的,有些樓盤會買賣業主信息。隨後,記者來到清新區找到這間中介公司,當記者說想買業主信息的時候,中介人員說自己手上有近9萬條個人電話及住址信息,可以打包購買。據中介人員介紹,很多中介公司、包括一些樓盤都會通過各種手段購買公民個人信息,這已經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 你的個人隱私可能正通過這幾種方式被你自己洩露!
    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曬火車票、登機牌,卻忘了將姓名、身份證號、二維碼等進行模糊處理,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個人信息洩露行為。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銀行業務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不經意間扔掉,可能會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導致個人信息洩露,所以在丟棄前請將個人信息塗抹或撕毀。
  • 確診病例個人隱私疑被洩露,警方介入
    隨後,疑似趙某的身份證號碼、個人照片、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開始在朋友圈、微博等平臺流傳。其中還有一張女孩穿白裙子、坐在車內的照片也在朋友圈及各大視頻平臺熱傳。據了解,針對本次「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事件,成都公安已介入調查。
  • 雙十一要來了 怎麼理性購物?這份消費提示請查收!
    今年的「雙十一」比往年提前,各大電商平臺從10月21日起開始預售,「直播」銷售方式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