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精!」密接者個人信息被洩露,竟遭電話辱罵

2021-02-24 共青團中央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 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學校共青團」(ID:tzyxxb)、「南方都市報」(ID:nddaily)、澎湃新聞評論

近日,一份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協查函,讓梁女士的姓名、電話等個人隱私信息在麗江朋友圈流傳,有人發簡訊對她進行辱罵。1月8日,雲南麗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對該事件通報稱,由於寧蒗縣西布河鄉工作人員工作失誤所致,對梁某表示歉意。

通報稱,2021年1月3日,麗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協查函,通報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確診病例劉某的密切接觸者梁某曾於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間到過麗江市。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該立即對梁某在麗密切接觸者(即確診病例劉某的次密切接觸者)追蹤觀察。經認真排查,該市共排查到梁某在麗江密切接觸者17人(同航班乘客12人、酒店工作人員5人)。目前,在麗江集中隔離觀察10人(古城區5人、寧蒗縣2人、華坪縣3人),第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健康狀況良好,離麗江7人均已按規定推送有關地區核查。

通報稱「在追蹤排查過程中,由於寧蒗縣西布河鄉工作人員工作失誤,導致梁某等人的個人信息在微信朋友圈洩露,給梁某等人的生活造成困擾,對此我們表示最誠摯的歉意。事情發生後,麗江市高度重視,責成寧蒗縣成立工作組當面向梁某作出了誠懇道歉。紀檢監察部門已會同有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正在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責任倒查,我們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個人信息遭洩露的梁女士表示,從1月6日晚,她連續接到來自麗江的電話和簡訊,這些打電話的人不斷質問,並辱罵她「千裡傳毒」、「害人精」,對她生活造成困擾,只因為她是北京一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2020年12月8日上午,有人在社交平臺發布信息稱,「學生李澤帥居住於高新區科華南路銀泰泰悅灣,為成華區確診病例趙某的密切接觸者……」@成都發布 官方微博8日上午闢謠稱,經核實,李澤帥21歲,11月8日至12月5日期間並未去過相關地區活動,並於12月6日凌晨4點多開車至南充,目前在南充回成都的高速上。關於李澤帥確診的信息不實。

2021年1月6日,杭州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的同時,發現該無症狀感染者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傳播,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另外,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此前,國內多地發生過新冠感染者因信息被洩露而遭遇網絡暴力的事件。成都確診女孩被網曝後面臨「社會性死亡」;瀋陽確診患者和家屬的具體身份信息都被洩露後,每天接到上百條辱罵;在北京、天津各地都發生過新冠確診者被網暴的行為……病毒越是狡猾,我們越需要相互守護。

相關焦點

  • 孝歌歌詞:《手機是個害人精》
    點上方藍色字農村孝歌,再點【關注】按鈕,看更多歌詞《手機是個害人精》各位朋友慢慢聽,不表西來不表東,單說手機害人精,它比毒品還上癮,毒品危害部分人,手機害的全球人。手機真是害人精,害的人們沒心情,有時晚上睡不成,一玩就是大天明,有時誤了做營生,智慧型手機真害人,不像原來小靈通,只打電話不視頻,不聊天沒紅包群,出軌少也不離婚,還不影響人睡眠,雖然有點不先進,起碼它也不害人,埋人手機害人精,害死害活害家庭,孩子作業做不成,好好家庭過不成。
  • 總是接到推銷騷擾電話?買賣個人信息的被抓了!解恨!
    需要貸款嗎……」相信不少的人都會接到類似的推銷電話,但他們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個人信息很可能已經被洩露了。近日,三門公安成功偵破一起洩露、倒賣個人信息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搗毀了一條全省範圍內的非法出售企業信息產業鏈。家住三門的鄭先生每天都要接到數十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推銷騷擾電話,日常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 山東86萬條個人信息被出售案破!快看看你的信息有沒有被洩露!
    「你好,我們這裡有一個新開的樓盤……」騷擾電話大家肯定都接到過不少想沒想過你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的?通過勘驗取證,對傳輸工具和推廣信息等證據進行固定,準確鎖定犯罪嫌疑人並最終抓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辛某。據辛某供述自9月中旬至9月底,三次未經公司審批許可也未經信息本人同意,非法獲取86萬條公民個人信息並通過暗網出售提供給境外人員獲利。11月2日,該被檢察院批准逮捕。
  • 河源某醫院洩露寶媽個人資料,不法分子進行電話詐騙.......
    當事人描述事件經過東哥,我今天遇到電話詐騙了,我小孩在源城醫院出生的,可是不知道怎麼會把所有的信息以及我們夫妻的都洩露了,說是財政局有補助款的那種,給她提供銀行卡一定要有錢的,幸好我留了個心眼去醫院問了,根本就沒有!現在我只想知道我們這些信息是如何洩露的,該找誰?我想搞清楚為什麼這麼私密的信息會洩露,而且我怕我現在的銀行卡不安全!
  • 「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圓通致歉!| 文末又有個活動.
    「雙11」剛過去你的快遞多嗎近日有媒體報導圓通快遞多位「內鬼」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河北省邯鄲市公安在近期偵辦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涉案嫌疑人涉及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多個省市,涉案金額120餘萬元。
  • 一張快遞單就可能洩露你全家信息!收貨後趕緊毀掉!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
  • 馬印航空AWS數據遭遇洩露,涉及數百萬乘客電話、住址、護照等信息
    當地時間2019年9月18日,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合資的廉價航空公司馬印航空證實,大量乘客信息洩露,受影響乘客人數或達數百萬。
  •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洩露得差不多了
    報鍋趕緊打電話給渝北區公安分局,民警證實,這個通知的確是他們出的,並不是假圖……渝北區公安分局警長周維告訴報鍋:「如果這些遊戲你都玩過,那你的重要個人信息可能已經洩露得差不多了。」你的個人信息是怎麼洩露的? 據了解,此類微信測試遊戲是有後臺伺服器的,是微信用來給一些公眾號或服務號做瀏覽記錄的。其後臺伺服器本來只能得到用戶的微信號,但只要你在測試遊戲中填寫了自己的真實姓名,你的姓名就會與微信號在資料庫中關聯起來。此時,某些不良遊戲設計方再輔以另外一些遊戲,比如輸入生日測生辰八字,輸入手機、QQ號碼測吉兇,吸引你點擊。
  • 誰偷了我的個人信息?!
    平日裡,張女士很少上網,也很少在網上留下個人信息,買賣房產的詢問電話更是少之又少。左思右想,她想起了最近去過市房管局,便問對方是否是房管局透露的信息。「我問他是不是房管局給你信息的,他說不是,是買回來的。」
  • 虛假打折、洩露個人信息…雙十一前夕三部門發話了!
    會議指出,線上經濟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高度重視消費者個人信息數據安全、使用與保護,嚴格防範個人信息數據被洩露和濫用。嚴控各類平臺和App過度收集用戶數據且洩露和濫用,避免電信欺詐等次生風險發生。 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遵守《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依法享受納稅優惠。
  • 確診病例個人隱私疑被洩露,警方介入
    隨後,疑似趙某的身份證號碼、個人照片、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開始在朋友圈、微博等平臺流傳。其中還有一張女孩穿白裙子、坐在車內的照片也在朋友圈及各大視頻平臺熱傳。據了解,針對本次「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事件,成都公安已介入調查。
  • 你的個人隱私可能正通過這幾種方式被你自己洩露!
    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曬火車票、登機牌,卻忘了將姓名、身份證號、二維碼等進行模糊處理,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個人信息洩露行為。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銀行業務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不經意間扔掉,可能會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導致個人信息洩露,所以在丟棄前請將個人信息塗抹或撕毀。
  • 網上「黑市」個人信息隨意買賣
    剛剛買了房,裝修公司的電話就打過來了,剛剛買了車,保險公司的電話就跟過來了……屬於隱私的個人信息被洩露,讓人煩心更讓人憂心。近期,央視記者就發現一些信息販子在網絡上公然叫賣,聲稱只要提供一個人的手機號碼,就能查到其所有私密的個人信息,而且範圍覆蓋全國。果真如此嗎?央視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視頻:記者調查 網上「黑市」 個人信息隨意買賣記者登錄了一個專門販賣個人信息的QQ群,裡面的群員多達1946名,非常活躍。
  • 一張快遞單就可能洩露你全家信息!如何安全收寄快遞?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
  • 突發:女子網購保險套,信息洩露被侮辱"你是小姐嗎?」
    【男子:我沒有發呀,打錯了吧你?記者:沒有打錯,這是你的號碼呀!】隨後電話被掛斷。記者嘗試再次撥打,對方就一直不接聽了。截止目前這個事情就成了懸案了到底是不是這個男人發的信息是如何洩露的都不得而知,不過機智的小編突然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 【提醒】警惕以「郵政掛號信」為名騙取個人信息
    呼和浩特新聞網1月5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1月5日報導 「您好,這裡是中國郵政,您有一封掛號信已寄到,請及時到當地郵局領取,詳情請按*號鍵進入人工臺……」市民羅先生告訴記者,他近日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號碼
  • 一張快遞單就可能洩露全家信息!蜀黍教你如何安全收寄快遞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上遊灰色產業,令人防不勝防!殊不知,除了無孔不入的網絡,即使是一張小小的快遞單都有可能成為你信息洩露的源頭。
  • 浙江2000多條學生信息洩露,從學校、班級、姓名、電話,按順序排列,執法人員甚至看到了……
    近日,浙江舟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定海分局稽查大隊的執法人員,在查處這些教育培訓機構時,搜出了大量觸目驚心的個人信息,然後,在海量信息中,這位執法人員居然還意外的發現了自家孩子的信息,這這這……家長每天收到的騷擾簡訊、電話記者看到在查獲的登記本上都是定海區域內小學和中學的名字,轄區內的學校幾乎是全覆蓋
  • 一張快遞單就能洩露你全家信息!收到快遞後一定要這麼做!
    一直以來,公安機關對侵害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可是各種個人信息洩露的案件仍然頻發。
  • 關注 | 逾50000張澳洲駕照信息洩露!電話號碼、地址和出生日期等數據,均被存儲在亞馬遜的雲存儲服務中,可供公眾查看
    >,專家警告稱,黑客可利用這些信息申請信用卡和貸款。Diachenko稱這一神秘的數據洩露是「危險的曝光」,並稱這些文件很有可能被「惡意參與者」看到,他們可能已經複製了一份。他提醒稱,這些人可以用此信息冒充他人申請貸款,或者代表某人做些事情。對此,IDcare的安全顧問Christine Jackson表示,考慮到Centrelink、電話公司和銀行通常都用駕照來驗證身份,盜竊駕照可以說是騙子的「法寶」。騙子還可能會申請信用卡和個人貸款,直到你的信用記錄陷入混亂,他們不能再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