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風採|丁立:書寫援疆暖心答卷

2021-02-21 七師零距離

燦爛的陽光、純淨的藍天、巍峨的天山、雄渾的大漠、熱情的人們……隨著援疆工作的深入開展,丁立對這座戈壁小鎮的感情越來越深,漸漸地把真情和實幹融入這裡。

丁立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將淮陰區的援助資金重點放在解決當地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重點啟動扶持一批醫療、教育、文化事業等團場地區急需、百姓迫切需要的民生項目。

2017年,支持126團55萬元用於「軍墾文化訓練教育基地」建設;援助126團醫院價值45萬元的生化儀一套;支持126團中學20萬元用於校門改造、捐贈10萬元校園掃雪設備。2018年,援助126團包括消防車在內的各項資金實物兩百餘萬元……

2017年秋季,126團中學校門前的柏油公路通車了。由於這條新建的柏油公路距離學校大門太近,很可能會對師生的交通安全構成威脅。細心的丁立發現這一情況後,考慮到團場經濟困難,迅速向淮陰區委、區政府匯報了這個情況,並建議給予該校援助資金改建中學大門。通過他的努力爭取,淮陰區委、區政府給予20萬元援助資金,改建了該校大門,並新建了配套的警衛室和門前停車場、人行道。

為提高該校教師隊伍專業素質,並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丁立先後多次與淮陰區教育部門聯繫和協商,敲定了今後每年選派青年教師到淮陰區中學參加專業培訓的計劃,還敲定了今後由淮陰區教育局對該校中考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的計劃。經過多方奔走協調,2018年,淮陰區為126團中學新建餐廳,並為該校添置了一批現代信息化教學設備和一臺價值10萬元的掃雪機。

通過走訪和調研,丁立了解到126團醫院醫務人員年齡結構偏大、醫療設備落後。他迅速向淮陰區有關部門反映了這些情況,並提出建議:希望能夠援助一臺目前醫院急需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在他的多次努力爭取下,淮陰區委、區政府投入45萬元,為該醫院援助了一臺生化分析儀醫療設備。同時,丁立還主動與淮陰區有關部門取得聯繫,敲定了126團醫院選派年輕醫務人員前往淮陰區醫院參加專業技術培訓的計劃。

通過丁立的積極努力、穿針引線,三年以來,126團與淮陰區共進行了15次互訪交流,高位推動了援疆工作,進一步強化了兵地融合,使團區融合工作走在七師前列。

為了調動更多資源支持126團發展,丁立還仔細研究了淮安市援建資金使用規則,成功申報並實施了投資600萬元的126團社區服務中心。同時,他還積極申請援建資金200萬元,用於新建126團中學民族餐廳和公共廁所。

一項項援疆項目溫暖了團場百姓的心,六百多個援疆的日日夜夜虧欠了家人。為了援疆,丁立遠離年幼的孩子和體弱的妻子,身患疾病的長輩,他的心中也曾有過不舍和自責,但看到團場的孩子露出幸福的笑容、團場的百姓對援疆幹部伸出大拇指,他覺得自己的這段援疆歲月是那麼的美好!(唐婉麗)

相關焦點

  • 【檢察故事】傾力援疆無怨無悔 以泰山「挑山工」精神書寫檢察援疆情
    點擊藍字 輕鬆關注新春佳節萬家團圓但歡聚時刻總有人遠離家鄉默默堅守崗位為全面落實高檢院、省院援疆工作部署,進一步推進山東檢察機關對口援疆工作,根據山東省檢察院的統一安排,帶著組織的殷殷重託,2020年10月11日,泰山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員額檢察官王永與兄弟院檢察同仁一行四人遠赴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檢察院喀什地區分院,開啟了為期六個月的援疆工作。
  • 【援疆訊】天津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專家、北京市第十批醫療援疆專家已抵達和田
    近日,天津市第三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醫療隊(含2020年新增隊員)和北京市第十批援疆醫療隊共41位援疆專家已先後抵達和田,目前正處於休整隔離期。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影響,今年的援疆醫療隊返疆和新派遣工作稍晚,但是,此次選派的專家人數和專家陣容非常強大。
  • 援疆醫生王志元:手術剪剪不斷的思鄉情
    「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開在天山上,雪蓮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樹都能長在戈壁灘上,胡楊做到了;不是誰都能來援疆,我做到了。」
  • 勃利縣人民醫院舉辦 援疆醫生侯巖松歡送會
    1234會上,白海軍院長代表院領導班子做了講話,他說此次援疆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推進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和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侯巖松同志能夠積極主動請纓,充分體現了「舍小家、顧大家」的高尚情操,叮囑侯巖松同志在援疆期間要注意自身安全和健康,要多了解當地的人文、民俗、地理等基本知識,以便於開展工作;希望他牢記責任,樹立政治意識,增強使命感,不辜負組織的重託;要堅定信心,克服困難
  • 人物丨徐佳:深深援疆「醫者」情
    作為一名從新疆走出去的醫學專家,2017年6月,徐佳在接到中組部關於選派援疆幹部的通知後,主動報名請纓支援邊疆、回饋家鄉父老。7月30日,經組織考察合格,徐佳代表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中組部第九批援疆幹部到達烏魯木齊市。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培訓後奔赴對口支援單位——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開始了醫療援疆工作。
  • 援疆醫生吳志寧:我用中醫理療技術贏得新疆百姓的喝彩
    在今年2月,奉化區中醫院的一位中醫師作為浙江省第九批援疆醫生的一員,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短短半年時間,他就贏得了當地醫生和病人的信任。他就是奉化區中醫院的康復科主治中醫師吳志寧。
  • 援疆故事丨冬日,帕米爾高原冰山上迎來這位中腫刀客!
    這是中腫援疆專家鄭雲最熟悉的日常,但對於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人民醫院來說,卻是與眾不同的精彩瞬間。在這家位於帕米爾高原上海拔 3200 米的醫院裡,「中腫刀客」鄭雲的援疆故事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日,即將結束一年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地一院」)援助工作的鄭雲副主任醫師接到一通緊急電話。
  • 【援疆日記】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新疆衛生健康建設
    於是,在徵得單位領導和家人同意之後,我義無反顧的提交了援疆申請,並且成功作為江門市選派的5名援疆專家之一併兼任醫療隊隊長開展為期半年的醫療援疆工作。經過了8個多小時的飛行,4小時多的車程,心情複雜,既有實現援疆夢想的激動,也有離別家人和熟悉環境的依依不捨,還有馬上開始新生活、新體驗的忐忑不安。
  • 南山區「十大優秀青工」 | 陳小林:援疆支教,為「淘氣包」開啟數學思維之門
    一年半來,在她和援疆同仁的努力下,喀什市第十八小學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大部分老師參與課題《基於喀什地區維吾爾族小學生「說數學」、「做數學」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課堂上逐漸看到老師們鼓勵學生完整地表達,並重視學生動手操作、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此,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喀什第十八小學的教學成績由原來市級排名十幾名提高到了第三名。
  • 【對話】上海援疆醫生航班上用牙籤挽救癲癇病人!援疆一年多隻回家過1次~
    上海龍華醫院援疆專家田雨當時就在飛機上,作為一名援疆醫生,目前擔任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此次應克拉瑪依中心醫院之邀,參加該院於24日舉行的第十一期「上海名醫大講堂」活動。聽到求助廣播後,田雨馬上來到機艙尾部,向機組人員表明身份。當時患者被周圍的三位朋友按在座位上坐著,神志不清、呼之不應、口吐痰涎、四肢強直。
  • 【援疆之歌】愛心零距離 暖情傳雙城——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教育基金會捐贈儀式在六團雙城鎮舉行
    2017-2018年,杭州市蕭山區援疆指揮部5名幹部陸續進駐六團雙城鎮,團鎮與蕭山區雙方的人才交流達到鼎盛時期,團鎮4名幹部到蕭山區掛職鍛鍊。這些援疆幹部帶著黨中央的重託,帶著杭州蕭山區人民的深情,來到這片熱土,杭州蕭山區人民與六團人民之間從此架起了連心橋、鋪上了共富路。多年來,他們在這裡播種智慧,揮灑熱血,實踐諾言,創造奇蹟。
  • 【十九大時光】泉州開展援疆恆愛行動 用毛線織出20年「泉昌情」
    10月19日,由福建省泉州市婦聯、泉州市第七批援疆分指揮部、豐澤區婦聯聯合主辦的「恆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公益活動在泉州舉辦啟動儀式,百名愛心媽媽將共同編織愛心毛衣,為新疆昌吉市的孩子送上冬日的溫暖。
  • 「豹子頭」林衝:援疆路上的追尋與感動
    收到援疆通知的林衝,了解到新疆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後,為了儘快熟悉,他用了整整一個多月時間,終於啃完了12本教材。熟悉新教材只是第一步,而如何運用新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等,必須深入研讀新課標。
  • 情暖親戚,心繫家人,身在崗位 ——「心有明月永無缺」的援疆人
    今天中秋節,家人團聚的日子,作為一名援疆人,家人在內地,換位思考,也是帶著感恩的心(內地應該感謝新疆、感恩新疆),我想能替本地幹部值個班,他們就能多一次回家過節的機會。心有明月永無缺,中秋節的援疆人,情暖親戚,心繫家人,身在崗位,入疆的第一個中秋節,別有滋味,我們願做固沙紅柳,默默奉獻。(文:昌吉州公安局副局長、山西省援疆幹部 葉雄)
  • 灌南援疆教師從死神手中將新疆女孩生命搶過來!(附視頻)
    時間:4月29號晚上9點40左右;主角:89年出生的灌南中專援疆教師李祥瑞;事情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