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醫生王志元:手術剪剪不斷的思鄉情

2021-02-22 大禹城

「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開在天山上,雪蓮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樹都能長在戈壁灘上,胡楊做到了;不是誰都能來援疆,我做到了。」這是我市援疆醫生王志元在援疆一年間真情揮灑的詩句。

2017年春節剛過,在妻子做完手術的第三天,來自我市中醫院的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志元便匆匆踏上了援疆的班機。放下了病榻上需要照料的妻子,放下了即將中考需要鼓勵的兒子,面帶微笑揮揮手,轉身揮淚赴邊關。

開設外科門診。三坪農場醫院是一甲醫院,主要承擔公共衛生及全民查體任務,職工不多,診室也少。王志元發揮自身專業特長,主導開設了外科門診,可開展8餘種手術。作為主刀醫生,王志元是大家的主心骨,大小手術都靠他操刀,累了顧不上休息,渴了顧不上喝口水,日久天長,嘴巴上火起泡是常有的事。從開診至今,每天平均接診10餘人次,累計接診4000餘人次,開展外科門診手術200餘臺。

幫帶年輕醫生。王志元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此,他常常是放下手術刀就拿起滑鼠,趕忙寫體會,做課件,通過業務講座等形式,把掌握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全部傳授給年輕醫生,使之業務素質大大提高。

但願天下人無病,何懼架上藥生陳。援疆以來,王志元本著「醫小病防大病治未病」的宗旨,多次到養老院及社區門診義診,義診人次100餘人,當地群眾無人不熟識他,誇讚他,常有群眾帶著當地最熱情的招待「抓飯」到宿舍去看望他,盼望他能在新疆多幹幾年,造福一方。

「夫醫者,非仁愛不可託,非聰明理達不可任,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王志元說,儘管手術剪剪不斷他的思鄉情,但他願意將對家人的濃濃思念埋藏在心底,將一名醫師大愛無疆的援疆情澆築在兵團大地。

                                                                                               記者:李月

                                                                                            編輯:張雅男  秦嶺

相關焦點

  • 禹城市中醫院王志元:願將汗水灑天山
    2017年2月21日,我院醫師王志元到達新疆三坪農場醫院,進行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該院是一甲醫院,主要承擔公共衛生及全民查體任務,初來乍到的王志元發現這裡缺乏專業的外科醫生,僅能開展簡單的外傷縫合手術。
  • 援疆故事丨冬日,帕米爾高原冰山上迎來這位中腫刀客!
    塔縣人民醫院馬吾蘇木·馬木特副院長接診了一位棘手的患者,患者卡米拉(化名)是一位塔吉克族中年女性,患者因腹痛、腹脹、噁心症狀來到塔縣人民醫院就診,影像檢查後發現,患者肝內有囊性佔位(15cm ×13cm),初步診斷為「肝臟單純性囊腫—囊型包蟲病」,急需手術處理!但因縣級醫院手術能力有限,急邀援疆專家鄭雲前往開展手術。
  • 勃利縣人民醫院舉辦 援疆醫生侯巖松歡送會
    12342月22日上午,勃利縣人民醫院在多功能廳會議室召開了歡送兒科侯巖松醫生赴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醫院支援醫療工作歡送會,縣醫院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參加了會議
  • 人物丨徐佳:深深援疆「醫者」情
    作為一名從新疆走出去的醫學專家,2017年6月,徐佳在接到中組部關於選派援疆幹部的通知後,主動報名請纓支援邊疆、回饋家鄉父老。7月30日,經組織考察合格,徐佳代表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中組部第九批援疆幹部到達烏魯木齊市。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培訓後奔赴對口支援單位——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開始了醫療援疆工作。
  • 援疆醫生吳志寧:我用中醫理療技術贏得新疆百姓的喝彩
    在今年2月,奉化區中醫院的一位中醫師作為浙江省第九批援疆醫生的一員,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短短半年時間,他就贏得了當地醫生和病人的信任。他就是奉化區中醫院的康復科主治中醫師吳志寧。
  • 【檢察故事】傾力援疆無怨無悔 以泰山「挑山工」精神書寫檢察援疆情
    點擊藍字 輕鬆關注新春佳節萬家團圓但歡聚時刻總有人遠離家鄉默默堅守崗位為全面落實高檢院、省院援疆工作部署,進一步推進山東檢察機關對口援疆工作,根據山東省檢察院的統一安排,帶著組織的殷殷重託,2020年10月11日,泰山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員額檢察官王永與兄弟院檢察同仁一行四人遠赴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檢察院喀什地區分院,開啟了為期六個月的援疆工作。
  • 醫生的醫生:病理醫生
    據國家衛計委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有執照的病理醫生僅有9000餘人,按照每100張病床配備1名-2名病理科醫師計算,缺口高達4萬-9萬人。很多醫院,對病理科的發展並不重視,在很多人的眼裡,病理科也不重要。可是,在我外科醫生眼裡,病理科醫生又是怎麼樣的呢?兩年前,我去新疆做援疆醫生。
  • 【對話】上海援疆醫生航班上用牙籤挽救癲癇病人!援疆一年多隻回家過1次~
    上海龍華醫院援疆專家田雨當時就在飛機上,作為一名援疆醫生,目前擔任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此次應克拉瑪依中心醫院之邀,參加該院於24日舉行的第十一期「上海名醫大講堂」活動。聽到求助廣播後,田雨馬上來到機艙尾部,向機組人員表明身份。當時患者被周圍的三位朋友按在座位上坐著,神志不清、呼之不應、口吐痰涎、四肢強直。
  • 【十九大時光】泉州開展援疆恆愛行動 用毛線織出20年「泉昌情」
    10月19日,由福建省泉州市婦聯、泉州市第七批援疆分指揮部、豐澤區婦聯聯合主辦的「恆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公益活動在泉州舉辦啟動儀式,百名愛心媽媽將共同編織愛心毛衣,為新疆昌吉市的孩子送上冬日的溫暖。
  • 【援疆訊】天津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專家、北京市第十批醫療援疆專家已抵達和田
    近日,天津市第三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醫療隊(含2020年新增隊員)和北京市第十批援疆醫療隊共41位援疆專家已先後抵達和田,目前正處於休整隔離期。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影響,今年的援疆醫療隊返疆和新派遣工作稍晚,但是,此次選派的專家人數和專家陣容非常強大。
  • 3歲孩童股骨骨折,醫生成功施行矯正手術
    電動車倒地,將3歲小童的左腿壓至骨折,醫生採用微創手術,在1釐米小的創傷口進行骨折手術矯正。 聽到小然「哇哇」大哭,父母急忙趕到,小然左腿被電動車壓住的地方已腫脹,自己無法站立,隨後被緊急送到就近的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經檢查,小然左大腿明顯畸形,診斷為左股骨骨折。
  • 援疆風採|丁立:書寫援疆暖心答卷
    燦爛的陽光、純淨的藍天、巍峨的天山、雄渾的大漠、熱情的人們……隨著援疆工作的深入開展,丁立對這座戈壁小鎮的感情越來越深,漸漸地把真情和實幹融入這裡。丁立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將淮陰區的援助資金重點放在解決當地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重點啟動扶持一批醫療、教育、文化事業等團場地區急需、百姓迫切需要的民生項目。
  • 德沃夏克:美國音樂發展推動人,將思鄉之情融入黑人音樂靈感
    在紐約任教的兩年時間裡,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他的家鄉,而這首經典之作正是他懷著思鄉之情而創作出來的。1893年12月15日,這首交響樂在卡內基音樂廳進行了首演。演出一結束,觀眾便報以熱烈的掌聲,《自新大陸》一舉成名。直到現在,依然有無數的聽眾為德沃夏克《自新大陸》的優美旋律所折服,他無愧被稱為無與倫比的旋律大師。
  • 【援疆日記】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新疆衛生健康建設
    於是,在徵得單位領導和家人同意之後,我義無反顧的提交了援疆申請,並且成功作為江門市選派的5名援疆專家之一併兼任醫療隊隊長開展為期半年的醫療援疆工作。經過了8個多小時的飛行,4小時多的車程,心情複雜,既有實現援疆夢想的激動,也有離別家人和熟悉環境的依依不捨,還有馬上開始新生活、新體驗的忐忑不安。
  • 胸外科醫生眼裡的漏鬥胸手術
    昨天一位陝西的漏鬥胸患者與我聯繫,他告訴我說,他今年25歲,漏鬥胸,為了治病,他去了西安一所被當地人認為最出名的醫院的胸外科看醫生,醫生是一位「看起來非常權威的教授」,教授告訴他說,「漏鬥胸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必須手術治療,手術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常規手術,這種手術效果不錯
  • 【援疆之歌】愛心零距離 暖情傳雙城——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教育基金會捐贈儀式在六團雙城鎮舉行
    2017-2018年,杭州市蕭山區援疆指揮部5名幹部陸續進駐六團雙城鎮,團鎮與蕭山區雙方的人才交流達到鼎盛時期,團鎮4名幹部到蕭山區掛職鍛鍊。這些援疆幹部帶著黨中央的重託,帶著杭州蕭山區人民的深情,來到這片熱土,杭州蕭山區人民與六團人民之間從此架起了連心橋、鋪上了共富路。多年來,他們在這裡播種智慧,揮灑熱血,實踐諾言,創造奇蹟。
  • JAMA發文警告醫生:手術不能這樣做!
    JAMA告誡醫生關注安全和質量少有醫院不支持外科醫生多做手術,特別是名主刀同時實施幾臺手術,並非完全是從經濟利益考慮,他們的時間極為寶貴,患者也希望由名主刀上臺手術。因此,主刀醫生通常把幾個同類手術或相近手術的患者並聯在一起,同時並舉實施手術或錯位開始時間,輪番大戰幾臺、甚至十幾臺手術。
  • 醫生打著石膏做手術,可以感動但不能鼓勵!
    來源:東方網,作者:郝雪梅「感動,醫生拄著拐杖來做手術!」11月25日,鄞州二院麻醉師李平發的一條微信讓大家感動:為了給高危產婦做剖宮產手術,醫院產科主任生啟芳拖著剛骨折過、還打著石膏的病腿上了手術臺,並成功完成了手術,母子平安。
  • 手術後喝葡萄糖被噴!醫生回應,網友出手了...
    近日一段醫生手術後「豪飲」葡萄糖的視頻在網上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