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七大世界遺產中的帕斯帕提納神廟,被中國遊客俗稱為「燒屍廟」。
這座廟宇供奉著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破壞神溼婆,不僅是尼泊爾等級最高的印度教神廟,也是南亞最重要的四座溼婆神廟之一。
流經帕斯帕提納神廟的聖河旁,遊人可以看到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職業,代代相傳,終生不變。
他們就是燒屍人。
燒屍工人的階層往往屬於不被歸入種姓的達利特人,暨「賤民」。然而,他們在宗教上又有特殊地位,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原來,尼泊爾是一個以印度教為主體的國家,信眾認為火葬是人生最後一場聖禮,而幫助完成這個聖禮的人就是燒屍人。所有人都需要經過他的「檢驗」。
這份職業由家族世襲,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燒屍人,只有家族中那些忠誠的信徒,獲得婆羅門祭司和世人認可後才能成為燒屍工人。
他們一旦選擇這個職業,一生都必須從事無法放棄。燒屍人終日徘徊在加德滿都的巴格馬蒂河河畔——它被認為是偉大恆河的兩個源頭之一,是尼泊爾人心中的母親河與聖河,也是火葬的聖地。
帕斯帕提納神廟收費高昂,是所有離世尼泊爾印度教信眾嚮往的歸宿。神廟之中,一名燒屍人正在工作,木柴緩緩焚燒。
每天焚燒五六具屍首,濃煙讓燒屍人留下眼淚。他的種姓屬於不可觸摸者,是眾人眼中的異類,不知道朦朧的眼中,是否能看到冥河上的船夫。
焚燒屍體的地方在人來人往的河邊。尼泊爾人對此十分淡然,對他們而言,死亡不過是脫去肉體這件「舊衣服」,靈魂進入新的輪迴。
由於燒屍工人將灰燼全扔進巴格馬蒂河裡,導致河水呈現出奇異的墨綠色。神牛、鴿子、猴群、野狗和流浪的孩子依賴這條河流為生。
濃煙滾滾,這是輪迴不斷的過程;目睹這一切的燒屍人,是命運永恆的僕從。
最後,焚燒完畢,燒屍工人將灰燼推進河裡,靈魂完成輪迴。而他的輪迴,會在現世中繼續重演,某天過後才在聖河邊解脫。
具備諷刺意味地是,就連最神聖的帕斯帕提納神廟也被分為兩個區位:
一邊密集的小型平臺提供給平民階層使用,普通木柴堆積,燒屍人將汽油用作輔助燃料,低溫下沒有全部成灰的遺體很快被扔進河流。
橋那端的兩個石質平臺則僅供上流社會使用,正對神廟主體的那個甚至只允許舉辦王室的葬禮;死去的富豪們被裹上綢緞,放滿鮮花,使用檀木與香料緩緩燃燒,奢華的青煙直上天堂。
人人都追求平等,因為知曉它的可貴。正如佛經中所言,眾生皆擁有平等從輪迴苦海中超脫的佛性和機會。
然而,作為神與聖河的終生囚徒,尼泊爾燒屍人卻現身說法地告訴我們——
不僅生命,連死亡也不見得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