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鎮琅沃村有這樣一個家庭,在這次疫情發生之後,爺爺、兒子、孫子,祖孫三代相繼奔赴防控一線,攜手抗擊疫情,他們的家國情懷在共同抗擊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和詮釋。
兒子郭軍文第一個衝了上去。郭軍文自2010年起任琅沃村黨支部書記,在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藉助村廣播和微信群宣傳發布封村令,命令村民不走親戚、不串門、不聚餐、戴口罩、窩在家。他深入到子女在武漢工作的2戶農戶家中,了解情況,勸其聯繫子女,不要返鄉,就地隔離。他每天還要在卡點站崗值班,有了他的身先示範,全村村民紛紛自覺配合防疫工作。
同他一起並肩衝在前線的還有他的老父親郭記生,一位有著56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一位老支部書記。防疫期間,郭記生每天利用村廣播高頻次宣傳並通報當前疫情發展的嚴峻形勢,提醒全體村民做好防護,要求大家關門閉戶,不要出來,自己對自己負責,他常對群眾說,「在家躺著睡總比住醫院好。」他不怕惹人,村裡部分上了年紀的群眾沒有防控意識,喜歡春節期間走親訪友,聚集打牌,他反覆解釋疫情危害,講述防控知識,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他常對卡點執勤人員說,「我們是共產黨員,就要保一方平安,非常時期要採取非常措施。在這緊要關頭,寬是害,嚴是愛。」
郭興魁是郭軍文哥哥家的孩子,老郭的親孫子。看著爺爺和叔叔每天堅守在防控疫情一線,他也坐不住了,主動請纓,表示:「其它忙我幫不上,但我不怕苦不怕累,我會執勤、噴藥和消毒。」他主動承擔起了每天對執勤卡點、村委會、公共場所的噴藥消毒任務並按時到卡點執勤。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舍小家為大家、先國後家,從來都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疫情當前,責任在肩,祖孫三人,義無反顧地奔走在防控一線的行動和奉獻也許很渺小,但只要全鎮乃至全國所有小家行動起來,就能匯聚成磅礴的精神能量,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