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東芝(Toshiba)宣布將於2015年度末(2016年3月底)退出白光LED領域。而去年7月,東芝宣布計劃在2014——2016年度期間投資500億日元引進新設備,旨在於2016年結束前將白光LED的月產能擴增至15億件,佔據全球白光LED市場10%的份額。如今計劃未實現,卻宣布退出,不禁令人唏噓!那麼,東芝計劃退出白光LED市場,究竟誰將受益呢?
據業內人士透露,東芝計劃減少LED外延片及晶片的內部生產,停止白光LED晶片的生產並增加外包,這可能會為臺灣LED晶片製造商帶來更多的訂單。
據悉,東芝於2012年通過轉移美國普瑞(Bridgelux)的矽基氮化鎵(GaN-on-Silicon))技術從而步入LED市場。2013年,東芝計劃擴大LED生產投資,然而矽基氮化鎵LED晶片比藍寶石晶片的收益率明顯降低很多。因此,矽基氮化鎵LED晶片成本相對較高,這也許是東芝計劃停止生產白光LED晶片的原因吧。
消息稱,臺灣隆達電子(Lextar Electronics)和東貝光電(Unity Opto Technology)已成為東芝的代工廠商(OEM),因此很有可能收穫更多的訂單。
(文章來源於網絡)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