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將美國關於種族歧視的討論推至高潮,繼而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
身為一個人種混雜的國家,膚色問題一直是美國最大的矛盾之一。
儘管一直在進行平權運動,甚至在奧斯卡等藝術領域,「黑色優先」已經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但『白人至上主義』的擁護者對黑人、亞裔的歧視依然從未斷絕。
在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關於種族歧視的膚色論被推至頂峰,各大國際公司也開始「跟風」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其中最令人迷惑的,就是Google旗下的瀏覽器Chrome團隊的操作了。
『黑白名單』涉嫌種族歧視?
事件發生後,Chrome團隊第一時間出來表示,將會替換掉程序代碼中共2000餘處「黑名單」和「白名單」的用詞。
黑名單和白名單不能用了,那該用什麼來替換這兩個詞所表達的含義呢?
Chrome方給出的建議是:blacklist→blocklist,whitelist→allowlist.
『block』意為封閉、封鎖,『allow』意為允許、準許,連起來就是封鎖名單和準許名單,與黑白名單所表達的含義正巧對應,也不存在種族爭議,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可他們為啥要這麼做呢?這事兒跟英語中黑名單和白名單的說法有關係。
黑名單:blacklist
白名單:whitelist
黑人:the black
白人:the white
大家發現什麼問題了沒有?
沒錯,black這個代表著黑種人的詞彙,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代表著「被人厭惡的或權限受阻的人(或軟體)的名單」一詞中,而含有white的whitelist則被解釋為「擁有優先權和享有特殊對待的人(或軟體)的名單」。
Chrome團隊表示:「這不就是在明擺著說black都是壞的,而white才是好的嗎?這種用法就是在加深人們種族歧視的印象,我們Chrome絕不能這麼幹!改,必須改,馬上就改!」
響應他們的還有英國網絡安全公司:
/ 「黑名單」和「白名單」是英國網絡
安全局禁止的種族主義詞彙 /
和英語類似,法語中也有同樣的情況:『liste noire』表示黑名單,『liste blanche』代表白名單,其中的noir含有黑種人的意味,因此也同樣遭到了禁用。
英國網絡安全局表示:「眾所周知,白名單和黑名單在網絡安全領域指所希望的和不希望的事物。然而,這個專業術語存在問題。其隱含的意思,白色就是「好/被允許/可靠」,而黑色則是「壞/危險/禁止」。
According to the WHO, a "Il est assez courant de dire liste blanche et liste noire pour décrire les choses souhaitables et indésirables en matière de cybersécurité. Cela n'a de sens que si vous assimilez le blanc à "bon, autorisé, sûr" et le noir à "mauvais, dangereux, interdit." is "an epidemic occurring worldwide, or over a very wide area, crossing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and usually affecting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因此也被建議更改成 『liste de refus』(拒絕名單)和『liste d'autorisation』(許可名單)。
有關『黑白』的短語
連科技用語都不能涉及「黑白」了,那我們該用什麼來形容膚色呢?
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詞:
如果你是天生皮膚黑,可以用『dark』
eg:I』ve got dark skin.
我是天生皮膚黑。
如果你是後天曬黑的,可以用『tan』
eg:Just look at my nice tan!
看我曬得多好看!
如果你皮膚比較白,則可以用『fair』
eg:Snow White has fair skin.
白雪公主的皮膚很白。
有人可能會說,至於嗎,無論你是黑色還是白色說到底只是一種顏色,有必要安上「好」與「壞」的評價嗎?
還真就至於。
在英語中,許多短語、諺語的固定搭配中,黑色都是「壞的、令人討厭的」的意味,而white則是「好的、令人喜歡的」。
比如:
black-hearted 壞心腸的 vs white lie 善意的謊言
black sheep 害群之馬 vs white crow 罕見的事物
black mail 敲詐 vs white hands 清白無辜
在法語中也有類似的對比:
une âme noire 醜陋靈魂 vs blanc comme neige 純潔無瑕
當然,舉出的這幾個例子並不能代表全部情況,有時黑色也能表示「尊貴奢華」,白色也有「蒼白無力」的說法,但就像中文中的「黑道」「白道」分別代表壞人好人一樣,黑白這兩個顏色所帶有的好壞意味,已經是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種認知了。
真正帶有歧視意味的,並非區區兩個單詞,而是人們陳腐的思想。
不過時代在進步,觀念也在進步。在無數個平權運動的爭取之下,美國年輕一代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發聲:Color is not a threat!
侵權聲明:圖片和視頻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