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魚:我是一塊冰

2021-02-24 食材磚家

在日料店吃刺身和鐵板燒時,會見到一種叫南極冰魚的魚,一開始還認為這是商家的詭計,起個好名字以哄抬物價。可細究一下,這冰魚還真沒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僅真的來自南極,而且,食材君驚訝的發現…..它簡直就是一塊冰。

我是一塊「冰」

食材君反覆強調,吃魚,只要是來自冰冷海域中,大都非常鮮美。南極冰魚生活的環境不僅僅是用「冰冷」、「深海」、「兩極」這些詞兒能形容的。它們的確生活在南極的冰冷海域中,但並不是深海魚,南極冰魚生活的平均水深是10米,而在南極,淺海的溫度往往更低,冬天上面是冰層覆蓋,即使在夏天,水溫也低得驚人,所以,南極冰魚生活的溫度範圍非常狹窄,在零上1.5℃到零下1.8℃之間。這麼低的溫度,要是人,早就凍成冰棍了,但是,南極冰魚卻能獲得悠然自在。

在嚴寒中生存,保持體溫和減少能耗是關鍵。為了獲得更多的氧氣,南極冰魚乾脆連鱗片也退化掉了,魚皮特別薄,且能像腮一樣呼吸,這樣一來,對攜帶氧氣運輸的紅血需求降低,幾乎看不到紅血球的存在,血液變得近乎透明,所以也稱「白血魚」。不僅如此,為了抗凍,冰魚體內還能產生「抗凍液」,這種抗凍蛋白可以使血液的冰點降低,同時,冰魚的血液也非常稀薄,血管卻異常粗大,這些都是為了保證冰魚的血液在接近冰點的溫度還能順暢流動。

南極冰魚血紅蛋白的缺失不是一種有用的適應行為,而是一個基因突變導致的不幸結果。冰魚的血液攜帶氧氣的量只有普通魚類血液的10%,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大幅調整自己的身體。進化鑄成的這個大錯也許對於大多數魚類來說是致命的,但冰魚的鰓、皮膚,加上一點點幸運的環境優勢,拯救了它們,沒讓它們因血液的缺陷而滅亡。

南極冰魚是南極一大類魚的總稱,約有16種。因為魚嘴長得像鱷魚,所以學名稱「鱷冰魚」,但其實,它們是海鱸魚的一種,和我們常吃的鱸魚是親戚關係。南極的魚蝦雖然質量很高,但種類卻並不多,別看南極冰魚生長緩慢,但數量卻不少,竟能佔到南極魚類總量的35%以上。

仔細看看南極冰魚長得還是挺萌的,雖然外型細長,但頭卻比較大,外皮呈黑白相間,呆萌的大眼睛卻配著青面獠牙的嘴,纖細的魚鰭骨上那層皮上沒有鱗片,而且是白色,有些部位潔白如雪,另外的部分都是半透明的。

南極冰魚的沒有鱗的魚皮很薄,全身呈現有點半透明的狀態,柔軟的外皮底下是豐美的魚肉。魚肉細嫩、緊實又不失彈性,有蝦肉的口感,因此得名「蝦魚」。無論是刺身、清蒸、涮煮、油炸還是燒烤,都能呈現冰魚獨特的細緻鮮甜。

冰魚除了一根魚骨外並無細刺,再加上沒有魚鱗,做魚和吃魚的人都表示很滿意。不過,全球正在變暖,哪怕溫度升高一點點,對生活在零度冰水中的冰魚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能否生存下來,可能還要依賴這些小魚的自身能力了。

了解更多食材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在首頁輸入數字「1」

看食材君為您匯總的精選文章目錄

相關焦點

  • 青島啤酒把南極浮冰帶到三亞開歡聚吧,「歡聚」開啟穿越模式遍布世界
    1月2日,一塊浮冰出現在20多度的海南三亞,一下就引起了當地群眾的好奇圍觀。
  • 我為了拍攝南極冰山,耗時兩天兩夜與巨浪搏鬥
    麥可說:「拍攝這些冰山的時候,我完全被震驚了。海水把每塊冰山都襯託成藝術品。」符咒般令人著迷:攝影師麥可鏡頭下的南極冰山遙遠:雄偉的冰山位於南美洲南端和南極州的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德雷克海峽麥可來自紐約迦太基(Carthage),他說:「我的作品展現的都是自然風光,這裡是我們星球上唯一一塊少受人類汙染的淨土
  • 「9歲的我帶你去南極!」
    ▲她叫姚松喬,今年已經26歲了,目前就讀牛津大學碩士,研究如何用商業模式創造環境與社會價值。9歲的我帶你去南極20歲那年,她在德國波恩做交換學生,隨後進入了一家環保機構實習,並參加聯合國的後續氣候大會。那一刻,她決定今後的職業一定要與環境有關。而從那之後每年的工作和休假,都去到世界的不同地方親近自然,進行跟環境有關主題的旅行,在熱帶雨林徒步,研究遷徙的蝴蝶,在尼羅河上漂流,了解世界各地的環境故事。
  • 「伊萊克斯」冰箱,上面「水簾洞」,下面「南極冰山」,「這簡直不能生活了」
    2017年,戴女士在寧波萬科官山望花苑小區買了房子,她說當時在開發商旗下,一家叫做「美好家」的公司,買了兩臺伊萊克斯冰箱,說是義大利進口的,結果使用中冰箱上面像是「水簾洞」,下面像是「南極冰山」。雙層冰箱像「水簾洞」加「南極冰山」
  • 養生經南極磷蝦油
    南極磷蝦油膠囊,比一般的深海魚油保健效果更好,有的人長期關節痛,吃了四周關節就不痛了,而且比以前靈活。南極大陸曾被譽為「潔白無瑕」的世界,地球上的最後一塊「淨土」。南極海裡還有許許多多叫做磷蝦的微小生物,它是南極洲眾多的魚類、海鳥、海豹、企鵝以及鯨類賴以生存的食物。南極磷蝦的蘊藏量十分驚人,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它是人們今天已經發現的含蛋白質最高的生物,蛋白質含量達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還含有極為豐富的人體組織所必需的胺基酸和維生素A。
  • 遊記 | 百年帆船夢幻南極(5):企鵝郵局
    今天登陸Berthelot Island看到的是阿德利企鵝,是本次南極行程看到的第四種企鵝,也是體型最小的一種。圓圓的小眼睛總給人一種賊眉鼠眼的感覺。EUROPA的船員們在南極十幾年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壯觀的冰川崩塌,Good Luck for Chinese New Year。
  • 南極的小企鵝們萌化了!
    你親眼見過南極的冰川嗎?見過小企鵝萌萌的在冰川上溜達嗎?快來看!南極的企鵝要火了!這賣萌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呀!
  • 北極熊可以移民到南極嗎?
    Steven Amstrup花了30年的時間在美國地質調查局研究阿拉斯加的北極熊,這也是他從五歲開始的夢想。在PBI工作時,Amstrup經常被問到科學家是否可以拯救北極熊,比如能否把北極熊搬遷到南極?
  • 【世界上有從沒見過冰的企鵝?真的!】
    企鵝怕熱,一直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地方,這大家都知道,但是最近有人跟好奇君說
  • 電影《南極之戀》,不僅僅是純美的愛情
    電影《南極之戀》,一部發生在南極的愛情的故事。因為一場發生在南極的一次墜機事故,一家婚慶公司的老闆吳富春和一個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的生命交織在一起,他們兩人在南極冒險生存的七十多天中,他們敬畏了自然,領悟了純粹的愛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看《南極之戀》震撼人心除了,男女主人公純粹的愛情和南極唯美的風光,更多還是應對疫情的感悟。
  • 榜樣|吳桐:南極精神終身難忘
    南極考察隊分為越冬和度夏兩種,絕大部分科考工作都是在度夏期間完成的。比如地質遙感,微生物,環境等方面的項目都是在此時完成的。度夏考察隊在極晝期間,溫度也比較高,5到10度左右。吳桐屬于越冬考察隊,在南極待了一年多。  吳桐在南極的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自己負責崗位的觀測工作,早晚要巡視一遍儀器。兩個人負責20多臺機器,分散在站區的各個地方。
  • 冰爽一下 | 超級奇異果芒果冰
    \ 配方使用麥子廚房綿綿冰機 / 【我剁手都要買的寶貝(麥子廚房雪花綿綿冰機碎冰機刨冰機冰沙機家用綿綿冰機粗細可調),快來和我一起瓜分紅包】,點擊連結再選擇瀏覽器打開http://c.b0yp.com/h.TrY9BS
  • 南極出現紅色、綠色的雪……
    去年2月28日,南極烏克蘭科考站就發現了「西瓜雪」現象。在去年8月,歐洲阿爾卑斯山脈也出現粉紅色冰川。俄羅斯媒體分析,變色可能是微型藻類繁殖的結果,比如使其呈現紅色的就是「雪衣藻」中的類胡蘿蔔素。研究人員表示,南極溫度升高為藻類的生長提供了條件,該現象可能導致極地冰雪消融失控,應引起重視。
  • 新晉網紅「冰盤」熱度持續發酵!
    不久之前,一塊「會旋轉的冰」瘋傳朋友圈,現在很多呼倫貝爾人都知道有這麼一處神奇的地方。
  • 今日影推||《南極物語》
    1958年2月,其間,三名隊員帶著15隻用來拉雪橇的樺太犬(又譯作「庫頁犬」),到南極內陸山上考查。歸途中遇到大霧,而且準備不足的隊員都患了雪盲,完全看不見路。在離基地還有幾十公裡的地方,他們把兩隻在南極長大的狗,太郎和次郎放開,讓它們回基地叫人來接他們。兩隻狗帶來基地的人和車,使所有人得以安全返回。
  • 四川小夥南極開「天價」火鍋店?記者求證
    一些媒體轉發了「南極火鍋店」消息  近日,一則「四川小夥南極開火鍋店」的消息在網上熱傳。網傳「小夥南極開火鍋店」配圖記者通過搜圖發現,這張所謂「南極火鍋」的白色建築物,與南極長城站全景圖相似度極高,應是在原圖上進行PS合成手段添加文字,就成了文中所謂「南極火鍋店」。此外,配圖的外國人與中國人齊聚一堂吃火鍋的圖片,也是問答類網站「知乎」的「外國人吃火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問題下的回答配圖。
  • 火地島:離南極只有800公裡
  • 趨勢 | 俄媒:南極之戰,俄羅斯居於中國下風
    文章摘編如下:俄羅斯即將迎來發現南極兩百年紀念日。在這座龐大的冰川聚寶盆中,蘊藏著眾多的資源,如鈾、黃金、釷,其淡水更佔到全球儲量的80%。不過,俄羅斯需要這塊寶地嗎?在我們關停本國南極科考站的同時,中國的新站點卻在不斷增加。
  • 南極磷蝦油連載一:CCTV科教頻道深度報導:南極磷蝦油不可比擬的營養價值與祛病功效!
    2011年CCTV科教頻道詳細報導了南極磷蝦,對磷蝦油進行了深度介紹,首次爆料磷蝦油的營養價植和祛病功效遠超各種深海魚油,是各種深海魚油的3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