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 城中村巷內的公廁
條件簡陋 設施髒亂
讓人無法下腳
終於憋著氣上完了廁所
衝出公廁的那一秒
仿佛重獲新生.
但近日小溪觀察到
江溪城中村巷內的公廁慢慢變多了
也變得更乾淨了
走進去毫(bu)無(tong)異(fan)味(xiang)!
今天
就跟著小溪來盤點一下
江溪城中村巷內的那些高規格公廁吧~
以上三個公廁
均按一類標準設置了
男女衛生間、第三衛生間、母嬰室和管理間
還充分在細節上體現了
周全的人性化服務
男女衛生間
均配備大理石洗手臺及整容鏡
泡沫洗手液、烘手器等一應俱全
第三衛生間裡
高低坐便器、安全扶手、寶寶椅、嬰兒護理操作臺等
設施設置周全
為媽媽們提供一個更貼心的場所
公廁環境的保持離不開高標準的管理。據小溪了解,這些公廁的衛生清理,實施全天候跟蹤清潔機制。保潔員按照每15分鐘清潔一次、每6個小時消毒一次的保潔要求進行工作。
通過提高工作標準,強化長效管理,逐步形成洗手間家庭衛生標準,體現出較高的城市環境衛生理念、城市文明水準及人文關懷,受到江溪市民好評。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
公共廁所雖然小
卻也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
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和健康狀態
還關乎城市的形象樹立
因此
做好公廁的建設與管理
是城市管理不容忽視的環節!
編輯 | 汪吉舟
審稿 | 劉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