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江門日報臺山微事"↑免費訂閱
近日,2015「首爾·中國日」在首爾廣場成功舉行,來自中韓兩國的12支表演團體和41個參展單位為首爾市民帶來了一場「韓流」、「漢風」相互交融的文化盛宴。在活動中,廣東省精武會理事長、中國佛家拳會會長、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海外聯誼長、臺山佛家拳學會創會會長伍新雄向首爾市民展現了源自江門的南拳,彰顯了僑鄉武術文化的魅力。
伍新雄與韓國友人交流。
「這次有幸得以參加這樣盛大的活動,特別激動。在活動中,表演了一套南拳,名稱為『十面埋伏拳』。」伍新雄介紹,這套拳攻防兼備,每一個動作都有三個環環相扣的回應動作,還設計了下三步對方可能性的攻擊或者逃跑的回應動作。這套拳是今年年初伍新雄和其佛家拳師傅陳榮恩一起創編的。
伍新雄與恩師陳榮恩合影
據伍新雄介紹,此次參與「首爾·中國日」活動對於弘揚僑鄉武術文化有很大的作用,不僅向韓國人民展示了僑鄉武術文化的魅力,而且還加深了中韓武術的交流與溝通,為僑鄉武術文化今後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平臺。
「我在參與活動期間,韓國24般武藝協會總秘書長林漢弼先生以及韓國搏擊協會負責人等希望我們韓中武術界多交流,更好地促進韓中武術的良性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兩國的民間團結友愛。他們都提出,在適當時機帶中國武術團體到訪韓國武術界。另外,還有韓國青少年武術運動委員會負責人宋鎮鎬先生專門開會商討明年的活動,希望每年都舉辦友好交流活動。」伍新雄說,「這些交流機會必將能把中國和僑鄉武術文化進行更好地展示。作為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海外聯誼長,我認為這也是我的職責。」
伍新雄1972年出生在端芬鎮廟邊村委會三益村,這是臺山洪拳大師雲集之處,於是伍新雄從小就受到了武術的薰染,走上了習武道路。6歲的伍新雄就開始跟隨洪拳巨子伍添旺和伍佰球學習洪拳。由於勤奮和聰穎,伍新雄很快得到了不少洪拳大師的青睞,其中就有洪拳大師餘志偉。1994年起,伍新雄開始了跟隨餘志偉大師深造洪拳的歷練,深得餘志偉師傅的真傳。
餘志偉大師
隨著時間的推移,伍新雄的功夫越來越深,接觸到的武術大師也越來越多,不少大師都相繼傳授功夫於他。2004年,伍新雄開始跟隨佛家拳大師陳榮恩學習,同年7月22日與陳榮恩創辦了梁天柱(佛家拳創始人)國術館,陳榮恩任館長,伍新雄任副館長。
佛家拳大師陳榮恩
2005年,伍新雄又拜世界慈善拳王、白鶴派大師陳克夫師傅學習武術和跌打傷科技術。2006年入選《當代中華武術大典》之卷三《當代中華武壇精英名錄》。2011年獲廣東省武術精英賽金牌。2012年加入廣東省武術協會。2013年考得中國武術六段,成為臺山首位考取該段位的武術大師。
白鶴派大師陳克夫
在不斷學習武術的過程中,伍新雄有了新發現,「中國文化應該走出去,武術團體正是這個大趨勢的先行者。」
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陳榮恩就前往加拿大成立了安大略省佛家拳總會,不斷擴大佛家拳在海外武術中的影響力,在加拿大、美國、巴西等地區掀起了學習佛家拳的熱潮。各地佛家拳武館紛紛成立,至今海外弟子已經有逾萬人。
「我們就是要走向世界傳授佛家拳,傳播中國文化。」在伍新雄的努力下,成立了臺山市佛家拳學會,致力於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創新工作,尤其以海外傳播為主,效果甚好。
伍新雄認為,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國走向世界的重要宣傳方式。在中國武術文化中,僑鄉武術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江門作為僑鄉,江門武術在海外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很多江門籍的人把武術帶到海外進行發展,並且進行中西結合,既有傳承又有創新。而「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將能讓僑鄉武術文化遠播海內外、近惠眾鄉裡,進一步推動僑鄉武術文化的挖掘、保護和整合發展,打造中國僑都的文化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