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熱點:新型超薄傳感器,讓智能隱形眼鏡走向現實

2021-03-05 傳感器專家網

【新型超薄傳感器,讓智能隱形眼鏡走向現實】

研究人員使用新的製造工藝開發了多功能超薄傳感器,這為智能隱形眼鏡的生產鋪平道路。該傳感器由薩裡大學、哈佛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的研究團隊共同開發。

新的隱形眼鏡傳感器系統包含一個用於接收光學信息的光電檢測器,一個用於診斷潛在角膜疾病的溫度傳感器以及一個用於直接監測淚液中葡萄糖水平的葡萄糖傳感器。

該超薄傳感器層與傳統的智能隱形眼鏡不同,它們的剛性或體感傳感器和電路晶片夾在兩個隱形眼鏡層之間,通過微流體傳感通道與淚液接觸。由於其易於組裝,高檢測靈敏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強度,該新層可以安裝在隱形眼鏡上並保持與淚液的直接接觸。而且,它不會干擾眨眼或視力。

【英特爾推出RealSense ID】

英特爾推出基於主動立體方式的Realsense ID 3D攝像頭F450,用於安全的人臉解鎖場景。Realsense ID將有源深度傳感器與專用神經網絡相結合,隨時隨地為每個人提供安全、準確的面部驗證。

【MEMS陀螺儀研發企業芯動聯科擬登陸科創板】

MEMS陀螺儀研發企業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動聯科」)擬登陸科創板,已經與中信建投證券籤署輔導協議,並報送中國證監會安徽監管局備案。

芯動聯科成立於2012年7月,公司主要從事MEMS傳感器產品的研發、生產、應用開發和銷售。芯動聯科是國內少數專業從事高性能及工業級MEMS陀螺儀晶片研發、設計與測試並產業化的半導體晶片設計企業。

【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合作,2021年新車型落地】

1月7日消息,華為智能汽車研發又有新動態,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始於2020年1月28日的合作,將於2021年上半年落地有新車型推出。據悉,華為將在此款車型中承擔軟體系統、ICT技術和雲計算等方面的研發落地工作。

華為車載設備與北汽的合作在2020年開始。此前,華為在首次面向公眾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時,北汽藍谷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該車型成為首個搭載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

【蘋果將至少五年後才能推出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由於開發工作仍處於初期階段,蘋果公司(Apple)將至少花費五年的時間來推出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蘋果公司擁有硬體工程師團隊,負責開發驅動系統、車輛內部和外部車身設計,以最終出售車輛作為目標。與前幾年相比,這是一個更雄心勃勃的目標,當時蘋果的汽車項目主要致力於創建基礎的自動駕駛系統。與特斯拉相比,蘋果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集成自動駕駛系統的能力,這項昂貴的計劃促使蘋果公司開發了自己的軟體、傳感器硬體和晶片技術。

聲明:本文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傳感器專家網觀點或立場。更多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如有投稿爆料採訪需求,請發郵箱:sensorexpert@sensorexpert.com.cn。

相關焦點

  • 日本科技:新型氫氣傳感器 消耗功率不到傳統氫傳感器的1%
    據國外網站報導:東芝公司目前開發出新型氫氣傳感器,完成了氫氣傳感器的創新。
  • 新技術:智能隱形眼鏡用於診斷和治療糖尿病
    近日,韓國浦項科技大學(Poha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OSTECH)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無線驅動的「智能隱形眼鏡 該研究團隊開發的智能隱形眼鏡由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製成,併集成了生物傳感器、藥物輸送和數據通信系統。 圖片來源:Sei Kwang Hahn(POSTECH)經研究證實,通過智能隱形眼鏡分析糖尿病家兔淚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與傳統通過抽血利用葡萄糖傳感器所測得的血糖水平一致。
  • 氣體壓力傳感器的生活應用
    氣體傳感器作為一種高效、高效的工具,在環境監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及時、準確、充分地反映了環境質量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規劃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按照國家環保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環境領域氣體檢測儀器量也逐年增加,環境領域氣體傳感器的數量逐年增加,如用於檢查汽車尾氣、工廠廢氣、廢氣、室內空氣壓力傳感器。
  • 氣體壓力傳感器的效果有哪些?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開展著,進而也帶動了傳感器職業繁榮開展,氣體壓力傳感器作為先進智能的氣體壓力監測剖析設備,在環境監測中有著極為廣泛的使用。
  • 納米傳感器讓手機長出「電子鼻」
    原標題:納米傳感器讓手機長出「電子鼻」   科技日報訊 (實習生魏曉敏 記者張曄)手機能聽、能看不稀奇,能聞出「味道」的手機你見過嗎?10月27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納米博覽會上,世界上首個將納米技術、化學氣體傳感器、移動終端結合的嗅覺手機亮相。
  • 閃亮登場:博世推出堅固耐用型氣壓傳感器
    氣壓傳感器使可穿戴設備能夠檢測到用戶的海拔變化,例如上下樓,以計算用戶燃燒的卡路裡數量。到目前為止,許多氣壓傳感器還不具備抗液體能力,因此將其集成到防水產品中一直是個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Bosch Sensortec開發出BMP384,這是一款堅固的氣壓傳感器,採用緊湊型封裝並提供領先市場的精度。
  • 微拆:SONY Xperia Z3中使用到的MEMS慣性傳感器
    eWiseTech和麥姆斯諮詢(MEMS Consulting)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為促進中國MEMS傳感器和智慧型手機產業協同發展,共同推出「微拆
  • 在環境監測中生物傳感器有哪些應用
    近年來,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人們迫切希望擁有一種能對汙染物進行連續、快速、在線監測的儀器,生物傳感器滿足了人們的要求。
  • 以色列研製納米傳感器「電子鼻」 嗅覺勝過偵探犬
    日前,以色列科研人員研製出一款用納米化學傳感器為主要材料製作的新型電子晶片———「電子鼻」,它的出現將為維安人員的工作減壓不少。納米傳感器「電子鼻」勝過偵探犬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化學學院的菲爾南多·帕多爾斯基教授聯合納米科學技術中心的研發人員,研製出了這款納米技術傳感器「電子鼻」,對炸藥氣味分子的「嗅覺」勝過了偵探犬的鼻子,一舉成為該領域一項突破性的成果。
  • 喜訊:Zhaga book18道路照明傳感器獲得DALI聯盟Zhaga-D4i最佳應用獎
    「Zhaga-D4i 最佳應用獎」授予Comlight AS公司的道路照明傳感器,該工程應用在峽灣之國挪威西南部城市埃格爾松(EGERSUND),道路總長13公裡,共275盞燈具。Comlight AS公司的道路照明傳感器集成多普達雷達移動傳感器,可以檢測車輛,自行車和行人,這些傳感信號和燈具聯動,提前點亮燈具,提供安全、高效、節能的照明。
  • iSkin皮膚傳感器:將身體變成電子觸控面板
    可穿戴式技術的出現將不可避免地引領服裝成為下一代觸屏智能設備。然而,為何要止步於此呢?
  • 奇速英語時文閱讀:智能傳感器讓辦公室社交隔離更容易
    以色列一家公司的智能傳感器可以幫管理者解決這一難題。只要在天花板上安裝這一傳感器,就能跟蹤記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間距過小時還能發警報提醒。
  •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傳感器在工業廢氣監測中的應用
    工業廢氣淨化示意圖工業廢氣中含有大量的氣體成分,當監測複雜氣體中的各種氣體時,可以選擇採用同時監測多種氣體的檢測儀器,或者是安裝相應的氣體傳感器,如NO傳感器、SO傳感器等,它們也可以直接用在工業廢氣檢測儀上。ME4-SO-E4二氧化硫傳感器 ME4-SO-E4型傳感器是定電位電解型SO傳感器。
  • 璧山路邊車位即將實行收費,已安裝地磁傳感器,在這些地方……
    「我們安裝的這個黑色金屬器物叫地磁傳感器,是為停車泊位數位化改造做準備。」見記者前來採訪,重慶必好智慧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籌安排,區內的地磁傳感器均由該公司安裝,是我區智慧停車管理系統的一部分。「地磁傳感器就是一種安裝在地面的智能晶片,能自動感知車輛的停放情況,提高車位使用效率和道路通勤率,實現城市停車有序化管理。」
  • 能量敷料:由人體熱量驅動的傳感器
    佩戴在皮膚上或作為植入物的傳感器正變得日趨流行,以收集個人醫療生物數據。傳感器可以監測人類健康的重要標誌,如心率、血壓、大腦活動、肌肉運動、卡路裡燃燒和某些化學物質的釋放。最終目標是自供電可穿戴技術,但是這些技術需要可靠且持久的電源。佩戴在皮膚上的傳感器很快就可以靠人體熱量提供電能熱電材料利用溫度梯度現象來實現發電。
  • 空氣淨化器中兩大主流PM2.5傳感器對比及應用
    相比於淨化器配備的空氣品質傳感器,大部分人更熟悉的可能是常見的「霾表」,隨著空氣汙染的日益嚴重,這種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絲毫不遜色於大部分淨化器,這也正顯示了用戶對於身邊空氣品質的關注。不過您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淨化器本身配備傳感器的同時,很多人仍選擇霾表來監測室內空氣品質呢?
  • 無需貴金屬的電化學傳感器——定量檢測亞硫酸鹽,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標   籤:學科前沿關鍵詞:離子液體 電化學傳感器 亞硫酸鹽 吩噻嗪亞硫酸鹽在生產和存儲過程中被廣泛用作食品和飲料行業的添加劑。但亞硫酸鹽的毒性可能會引起哮喘、過敏等疾病,所以如何能夠有效且靈敏的檢測出食品中的亞硫酸鹽含量是食品質量控制和環境安全研究中具有挑戰性的領域之一。
  • 商業周刊發布全球首款超薄電子紙閱讀器
    《商業周刊/中文版》於2015年4月1日北京時間上午8點正式在全球發布世界首款彩色超薄電子紙閱讀器Bloomberg Businessweek/
  • 智能小車:Arduino機器人小車,3D列印汽車
    今日話題機器小車左手傳感器,右手智能小車小車教程1.Chameleon作為歐洲首款3D列印汽車亮相
  • 直擊臺北單車展:談智能還早得很
    不過自行車畢竟是傳統的工業,只是慢慢電子化,但真正做到智能的還不多見。不過智能配件越來越多,包括智能碼錶、充電系統越來越多。2、各傳感器傳感器加入不過電子化的自行車越來越多,像喜瑪諾、速聯這些大廠商還有一些小的廠家都開始生產基於電子控制系統、傳感器的技術的零配件,這些傳感器、電子控制系統等新的技術用在傳統的機械式自行車零件上,使自行車走向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