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敷料:由人體熱量驅動的傳感器

2021-03-06 MEMS

一種可拉伸並實現自我修復的材料利用人體的熱量進行發電,可以為可穿戴電子設備持續供電。研究人員精心地結合了三種有機化合物,開發出一種既可以拉伸又可以自我修復的熱電材料原型。該材料可以實現自發電,其堅固度足夠承受來自日常生活的壓力和應力。

佩戴在皮膚上或作為植入物的傳感器正變得日趨流行,以收集個人醫療生物數據。傳感器可以監測人類健康的重要標誌,如心率、血壓、大腦活動、肌肉運動、卡路裡燃燒和某些化學物質的釋放。最終目標是自供電可穿戴技術,但是這些技術需要可靠且持久的電源。

佩戴在皮膚上的傳感器很快就可以靠人體熱量提供電能

熱電材料利用溫度梯度現象來實現發電。它們有望利用人體熱量為可穿戴設備供電,從而消除對電池的需求,但是當前的熱電材料缺乏靈活性、強度和彈性,無法避免永久性損壞。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由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Derya Baran和Seyoung Kee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在該研究中,他們混合了高導電性熱電聚合物PETOT:PSS(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二甲基亞碸(一種能夠增強PETOT:PSS性能的有機化合物)和Triton X-100(一種粘性凝膠狀試劑,可促進與PETOT:PSS進行氫鍵鍵合)。

Kee表示,「最終材料成份對提供我們所需的彈性和自我修復特性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使用3D印表機將其混合物摻入厚薄膜中,然後在壓力下測試這些薄膜的熱電性能。首先,他們發現薄膜兩側之間的溫差為32攝氏度,產生的最大功率輸出為12.2納瓦(nw)。

隨後,該團隊用刀片將薄膜切成兩半,以測試薄膜的自我修復能力,同時為LED燈進行供電。

Kee指出,「令人驚訝的是,在切割過程中或切割後,LED燈的燈光都沒有熄滅,我重複進行了10次切割活動,但是它在不到1秒鐘內就能自我修復,輸出功率為初始值的85%。」

此外,當研究人員將薄膜拉伸至比原始尺寸長三分之一左右時,它仍然可以穩定供電。

Kee強調道,「穿戴式電子設備在持續壓力下,其電源很容易斷開,我們的材料可以提供持續且可靠的動力,因為它可以變形、拉伸,最為重要的是具備自我修復能力。」

除了高效的生物傳感器和發射器,12納瓦不足以驅動多種設備,但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端。

Kee補充道,「我們已經證明,使用3D列印可以輕鬆製備此類材料,這是一種非常流行且實用的技術。下一步,我們將尋找具有更好熱電性能的材料,以便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產生更大的功率。」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02/adfm.201905426

延伸閱讀:

《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與技術趨勢-2019版》

《電子皮膚貼片技術及市場趨勢-2019版》

《生物MEMS和非侵入式傳感器-2018版》

相關焦點

  • 傳感器熱點:新型超薄傳感器,讓智能隱形眼鏡走向現實
    【新型超薄傳感器,讓智能隱形眼鏡走向現實】研究人員使用新的製造工藝開發了多功能超薄傳感器,這為智能隱形眼鏡的生產鋪平道路
  • 芬蘭的樺樹汁:低熱量,純天然,「革命性的能量飲料」
    (Eija Kontio / Lehtikuva)據mtv報導,芬蘭開發出一種可能使能量飲料市場發生革命性變化的原材料:樺樹汁。這將是純天然產品與含有防腐劑調製的野生漿果產品之間的競爭。林業工業公司芬歐匯川(UPM)在2020年12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談到了樺樹汁的好處:蔗糖含量低,但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 所以很多人在運動後將其用作恢復飲料。
  • 科學膳食:常見水果熱量GI值與食用建議
    這裡就要提一下熱量與GI值了。熱量在食品領域通常以卡路裡(calorie/cal)或者大卡(Calorie/C)表示。熱量提供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如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吸收等等,以及在從事運動,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 白米飯:除了熱量之外,什麼都沒有
    但隨著人口的增長,捕魚、狩獵和採集無法滿足人類能量的需求,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獲得穩定且有能量的食物成為農耕文明的動力,以生產稻米、小麥為主的農耕文明由此誕生,距今約1萬-4000年,這就是史學家所稱的新石器時期。
  • 我們又估算了:你一天能消耗多少熱量,以及三餐吃進多少熱量!
    本文作者:黃麗洪審稿專家:田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昨天我們講到,多喝一瓶可樂要步行1小時才能把熱量消耗掉
  • 實驗證明:正面情緒,激發生命能量
    老師說,這是可以用人體生理學的一些知識來解釋的,人的心臟不是永遠都按照一個恆定的節奏在跳動,哪怕是在安靜的狀態下你的心率也非常不規則,有時我們的心裡呈現出的是關愛、感激這樣積極快樂的情緒,心律圖顯現平穩、均勻而有規律的正弦波;反之,內心產生了焦慮、生氣、擔心的情緒時,產生的則是忽上忽下的混亂鋸齒狀波紋。心率變異性就是人的心臟在感知情緒的過程中使用的一種特殊語言。
  • iSkin皮膚傳感器:將身體變成電子觸控面板
    合作研發人員之一、來自德國薩爾蘭大學Martin Weigel說道:現有的電子產品絕大部分都是由堅硬的元件構成,這使得穿戴非常不適,並且限制了使用部位(如手腕、頭)。但我們的傳感器柔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它可以覆蓋許多部位,如耳背或者前臂。比起現有的電子產品,我們擁有更大的植入空間。
  • 日本科技:新型氫氣傳感器 消耗功率不到傳統氫傳感器的1%
    據國外網站報導:東芝公司目前開發出新型氫氣傳感器,完成了氫氣傳感器的創新。
  • 在環境監測中生物傳感器有哪些應用
    近年來,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人們迫切希望擁有一種能對汙染物進行連續、快速、在線監測的儀器,生物傳感器滿足了人們的要求。
  • 納米傳感器讓手機長出「電子鼻」
    原標題:納米傳感器讓手機長出「電子鼻」   科技日報訊 (實習生魏曉敏 記者張曄)手機能聽、能看不稀奇,能聞出「味道」的手機你見過嗎?10月27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納米博覽會上,世界上首個將納米技術、化學氣體傳感器、移動終端結合的嗅覺手機亮相。
  • 豆腐腦:低熱量大豆製品,配合低卡滷子食用有利於減脂,推薦食用.
    低熱量大豆製品,配合低卡滷子食用有利於減脂,推薦食用
  • 礦物油對人體有害嗎?
    食品中若含有礦物油,大多是由包裝紙上遷移過去的,含量一般處於人體可以正常代謝的範圍內,因此街坊們也不用過於擔心,但出於預防原則,攝入量越少越好,尤其是兒童。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教授汪學德表示,礦物油不能被人體吸收、消化,但其攜帶的多環芳烴類等有害物質可能會進入到血液系統,誘發細胞突變。因此,建議兒童儘量不要食用含礦物油成分的食品。
  • 減肥冷知識:蜂蜜比冰淇淋的熱量還要高!
    卡路裡是營養學中用來衡量飲食所提供能量的單位。當你消耗的卡路裡多於攝入的卡路裡時,體重就會減輕。相反,攝入太多熱量會導致體重增加。100克生花生大約含有587卡路裡的熱量。這一廣受歡迎的堅果能量相對較高,但根據最近的研究,它並不會導致體重增加。花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3、維生素E和鋅,甚至可以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 熱量預警,元氣滿滿的那麼大芝心蝦球
    2017年12月在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的日子,老牛拉攏了老大和機械狂跑到廚房,嚷嚷著要在這個新舊交替的神聖時刻養(放)精(縱)蓄(自)銳(己),用充滿能量的最佳狀態迎接新年養精蓄銳是吧,充滿能量是吧,那就來迎接熱量的洗禮吧!元氣滿滿的那麼大芝心蝦球走起!食材就是1斤新鮮的蝦子,再準備肥肉100克、切片麵包和芝士片,還會用到生薑和蔥白。
  • 健身餐指南:每天攝入多少熱量,如何搭配食材?你吃對了嗎?
    健身餐指南:每天攝入多少熱量,如何搭配食材?你吃對了嗎?
  • 氣體壓力傳感器的生活應用
    氣體傳感器作為一種高效、高效的工具,在環境監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及時、準確、充分地反映了環境質量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規劃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按照國家環保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環境領域氣體檢測儀器量也逐年增加,環境領域氣體傳感器的數量逐年增加,如用於檢查汽車尾氣、工廠廢氣、廢氣、室內空氣壓力傳感器。
  • 最神奇的水果:熱量偏高卻能減肥,還能治抑鬱!
    在水果中熱量的確不低,但是減脂增肌人士為什麼都喜歡運動前後來一根?一根中等的香蕉含3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3公克的纖維,且其中含有2~3公克的抗性澱粉。抗性澱粉因為難被消化,所以身體吸收的熱量也較少,並可增加食物在腸胃道停留的時間,相對飽足感也比較持久。
  • 食譜|【一口一個燕麥能量球 】趕走霧霾天的萎靡
    微博:@Tia醬公眾號:SeriousEats由@Tia醬授權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 氣體壓力傳感器的效果有哪些?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開展著,進而也帶動了傳感器職業繁榮開展,氣體壓力傳感器作為先進智能的氣體壓力監測剖析設備,在環境監測中有著極為廣泛的使用。
  • 【JIE精選】中國膳食轉型模式溫室氣體排放的驅動因素:供給與需求選擇
    在確定未來排放的有效緩解策略時,有必要了解與飲食相關的排放在總體規模上如何隨時間變化,以及由於社會經濟動態驅動的成分變化。本研究將環境擴展的投入產出表與個人每日食物攝入量數據相連,評估了1997-2011年期間中國膳食溫室氣體排放的變化。文章進一步分解了各種社會經濟驅動因素對溫室氣體排放變化的貢獻。